農業考察報告範文4篇

市人大常委會:

為了解我市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基本情況,促進農業穩定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根據市人大常委會的工作部署,9月10日—11日,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吳水和,原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尚天法分別帶領部分市人大常委會委員和農業小組人大代表,分赴林州市、縣、縣、縣等縣(市),聽取了有關縣(市)的工作情況匯報,認真察看了其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情況,並與基層幹部民眾進行了廣泛的交談,對我市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工作有了較深的了解。

一、我市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主要工作及成效

通過視察,大家認為:近年來,我市高度重視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工作,認真貫徹黨和國家各項強農惠農政策,切實加大對農業基礎建設的投資力度,使全市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進展較快,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提高了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為推進新農村建設和現代農業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一)“紅旗渠精神杯”競賽成績突出,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明顯加強。近年來,我市以“紅旗渠精神杯”競賽為動力,持續開展農田水利基本建設,較好地完成了農田水利基本建設任務,連續14年獲省政府頒發的“紅旗渠精神杯”。在重點水利工程建設方面,先後實施了南谷洞、琵琶寺水庫除險加固,河市區東段治理、茶店坡溝治理,引黃補源、躍進渠灌區節水技術改造等一批重點水利工程建設。在農村水利工程建設方面,通過建水庫、機電井、旱井、水窖、集中供水處,初步形成了溝相通、渠能聯、旱能澆、澇能排的防洪除澇抗旱減災體系和水資源供給保障體系。節水灌溉面積已達370多萬畝,年可節水3億m3,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十分顯著。

(二)重點林業工程進展順利,林業生態市建設開局良好。近年來,我市林業工作緊緊圍繞林業生態建設和促進農民增收兩大任務,積極組織實施了太行山綠化、防沙治沙、退耕還林、外資造林等重點林業工程,紮實開展“四荒”拍賣造林體制改革,大力搞好林業高效園區建設,切實加強林地、濕地、沙地林業資源管護工作,使全市各項林業工作取得了重大進展。特別是在今年林業生態市建設過程中,通過加強領導、加大獎補力度、嚴格考核獎懲、嚴把造林技術關、實行戶戶契約以及廣泛宣傳發動等措施和手段,使我市林業生態市建設開局順利,取得了明顯成效,截至目前,全市共完成造林面積34.28萬畝,是省下達28.83萬畝的119%,完成森林撫育和改造4.3萬畝,是任務的100%。全市的林木覆蓋率由21.6%提高到25.4%,生態環境狀況初步得到改善。

(三)耕地保護政策及責任製得到了較好落實。近年來,我市把保護耕地作為確保糧食安全和保護農民利益的首要任務。通過強化領導、廣泛宣傳、動態巡查、開源節流等一系列措施,全面落實關於耕地保護的各項政策、規定,實現了全市耕地總量的動態平衡,確保了全市基本農田面積不減少、質量不降低、用途不改變,全市現有農用地面積522646.49公頃,其中:耕地408214.21公頃;園地11505.39公頃;林地68926.49公頃;牧草地4.71公頃;其他農用地33995.71公頃。1999年—,我市共實施占補平衡項目782個,新增耕地面積9826.66公頃。此外,我市還開展了工礦廢棄地治理和磚瓦窯廠復墾等項目,自以來共開發整理和復墾土地4.3萬畝,新增耕地21200畝。

(四)農業機械化水平發展較快,農機管理水平不斷提高。農業的根本出路在於機械化。加快農業機械化步伐,提升農機裝備水平,是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內容。近年來,我市緊緊圍繞新機具推廣、農機具購置補貼、組織聯合機收、機械化秸桿還田、農機行政執法等工作,不僅提升了農機裝備水平,而且提高了農機管理工作水平,有力的服務了全市的農業生產發展和新農村建設。目前,全市農機總動力已達514.64萬千瓦,擁有大中型拖拉機7870台、聯合收割機6900台、秸桿還田機7522台、鏇耕機7196台、機引播種機34130台(其中免耕播種機1230台)。隨著我市農業機械化的推進,一方面提高了我市小麥、玉米等主要農作物的產量,增強了農業抗災防災能力,提高了生產效率,增加了農民收入。另一方面解放了大批農村勞動力,加快了農業結構調整的步伐,促進了我市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

(五)加大了科技興農力度,農業技術推廣成效顯著。大力開展科技下鄉活動,認真實施種子工程、沃土工程、植保工程和綠證工程“四大工程”,積極推廣各項優質配套技術。如縣結合其工作實際,創建了三大科技推廣體系,實現了良種良法配套。目前,縣小麥優質專用率已達到100%。使精量半精量播種、秸稈還田、測土配方施肥等八大技術得到推廣 ,推廣配方施肥250萬畝,今年夏糧生產測土配方施肥面積接近170萬畝,基本實現全縣覆蓋。林州市近幾年來每年都會引進農業新技術6—8項,農作物新品種30餘個,篩選出適合該市的農業新技術3項,農作物新品種10餘個,並認真加以推廣。縣重點推廣了優質小麥、玉米、花生、尖椒以及配方施肥、病蟲害綜合治理等5項新技術,推廣面積較大,使該縣的

農業效益得到了較大提高。

二、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用於農業基礎建設的財政投入不足,農業基礎設施仍很薄弱。近年來我市對農業的總投入雖然大幅度增長,但大都用在了扶持農業龍頭企業、發展高新技術項目等方面,用於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資金卻明顯不足。因此,我市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還遠遠不能滿足發展現代農業的需要。如全市已治理的中低產田面積占總耕地面積的比例不足30%,尚有近400萬畝的中低產田有待開發改造。通往農田的道路、橋樑年久失修,有些已經損壞,雨天泥濘難行,嚴重影響了農民民眾的生產生活。但由於農村集體經濟力量薄弱,民眾“一事一議”比較困難,極需要財政投入資金修復改造。此外,今年是創建林業生態市第一年,省下達我市植樹造林任務已超額完成,但市財政獎補資金缺口較大,至今沒有到位,占地補助資金具體落實時間也沒明確,民眾吃不上“定心丸”,將直接導至夏秋兩季收種時新植樹木的保存問題。

(二)部分農田水利工程年久失修,老化問題嚴重。我市的許多農田水利工程,如紅旗渠、躍進渠、漳南渠、豆公渠等灌區工程大多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修建的,年久失修,老化問題嚴重。代表在視察中看到,豆公灌區的攔河大閘仍在帶病運行,急需修復。據匯報統計,全市110座小水庫中,有60多座病險水庫未得到治理,嚴重威脅下游安全。許多橋樑、涵閘等建築物,由於當時的設計標準低,經過多年超標準運行,現在大部分已成病險工程,橋樑斷裂、橋墩傾斜問題突出,嚴重影響了農民民眾的生產生活,急需要進行技術改造。據了解,縣存在比較嚴重問題的橋涵閘就達643座,縣2600座橋樑中的半數承載能力不夠或損壞,200座水閘中90%存在漏水等毛病,有的已無法提起。而且,目前我市有很多水井沒有通電,只能用柴油機進行灌溉,澆一畝地要比用電增加成本12元。全市現有的540萬畝耕地中,還有90萬畝的耕地缺少灌溉設施。另外,縣傾全縣之力耗資4800萬元歷時四年的修建的引黃補源工程,由於上級沒有統一調水機構,至今沒有引來黃河水。

(三)農技推廣體系不健全。目前,我市農業技術推廣體系不健全,一是大多數鄉鎮農技站已名存實亡,即便是僅有的一兩名農技人員,也往往服務於政府的中心工作。二是農業科技推廣經費投入不足,農業科技推廣人員待遇低,人心不穩。三是隨著農業技術推廣力度的加大,對農業科研、技術推廣人員的素質要求也相應提高,而目前農業技術幹部再培訓的渠道卻沒有相應建立,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新技術的推廣套用效果。

(四)農業機械化水平發展不均衡。隨著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等國家支農惠農政策的實施,各級政府雖然加大了對農業機械化的投入,但相對較少,特別是一些農機化新技術、新機具推廣套用資金缺乏,新的生產領域的機械化進展慢,滯後於新農村建設、農業結構調整步伐;二是小麥耕種收的機械化水平比較高,但高效農業、經濟作物生產過程機械化程度較低,發展緩慢。另外柴油價格逐年上升,農機作業成本越來越高。小麥跨區機收市場隨著小麥聯合收割機迅猛增長,造成作業價格下,機手不能獲得應有效益,挫傷了農機經營者的積極性。

(五)有的地方對耕地保護認識不足,對耕地的質量建設重視不夠。一是有的領導幹部沒有站在“從國家全局著想,為子孫後代負責”的高度來認識保護耕地的重要性,而是從局部和短期利益出發,側重考慮本轄區的經濟成長,甚至以過多占用耕地為代價來換取一時一地的經濟成長,存在“重發展、輕保護”現象。二是在一些地方,只注重占補平衡數量的落實,而不考慮耕地質量的提高,在配套設施方面遠達不到要求,存在“重數量、輕質量”現象。

三、幾點建議

(一)進一步加大財政對農業基礎建設的投入力度。一是政府要不斷加大對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投入。除積極爭取上級補助資金外,還要加大市縣兩級財政對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的投入力度。二是完善投入機制,拓寬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籌措渠道。要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作用,逐步形成政府投入支持、民辦公助和社會參與的多元化投入新機制。特別是要加大對中低產田改造、田間道路和橋樑修復、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投入力度。

(二)要儘快發揮引黃補源重點水利工程效益。鑒於縣耗巨資修建的引黃補源重點水利工程竣工五年未發揮效益,市政府應高度重視此項工作。建議由市政府主要領導牽頭,成立引黃補源調水協調機構,督促省水利廳及黃委會建立和完善調水機制,使引黃入內補源工程儘早發揮效益。

(三)完善和強化農業科技服務體系建設。一要為農業科技推廣提供強有力的政策保障。要有重點地扶持一批示範性社會化農業技術推廣組織,鼓勵開展經營性服務,對一些發展較好、帶動能力強的農業科技服務實體,優先培育成為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二是建立一支高素質的農業科技推廣隊伍。鼓勵農業科技人員承包領辦高效農業科技園,推廣套用新技術。加快建設各種專業協會,發揮協會帶頭推廣作用。完善農業新技術推廣體系建設。全面提高專業人員的技術水平和創新能力,儘快建立形成多元化農業技術推廣機制。大力推廣普及農業增效技術,全面提升農業科技創新能力。三要搭建高效實用的農業科技信息服務平台。建立以省、市、縣三級信息網路平台為主體,以鄉鎮農業技術推廣服務站、農業企業、專業合作組織信息服務站為服務視窗的信息服務體系,加大力度搞好服務。

(四)進一步加快農機事業發展。一是各級政府要加大農業機械化的投入,每年財政要拿出一定量的專項資金,用於發展先進的大中型農業機械,推廣先進適用的農機化新技術,促進農機服務體系建設;實施農機田間作業補貼,鼓勵和保護農機經營者的積極性。二是因勢利導,因地制宜支持和鼓勵發展多種形式的農機合作社和農機合作組織,完善農機中介組織、經紀人隊伍建設。三是圍繞大農業,發展大農機,加快推進高效農業、經濟作物生產過程機械化進程。

(五)加強耕地保護,著力提高耕地質量和糧食生產能力。一是嚴格實施土地規劃和基本農田保護制度,嚴厲打擊亂占濫用耕地行為。二是加大中低產田改造力度,穩定糧食播種面積,不斷提高糧食單產、品質和效益,積極推進農業集約化、產業化經營,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三是繼續加大土地開發整理力度,集中清理閒置土地,特別是注重提高新增耕地的質量。四是進一步加大對水土流失、耕地沙化、鹽鹼化等的治理力度,建設環境友好的耕地生態系統。

沭陽縣實施農業結構調整的考察報告
農業考察報告範文(2) | 返回目錄

沭陽縣實施農業結構調整的考察報告

我們赴江蘇省宿遷市掛職學習小組,在市委組織部統一領導和宿遷市委組織部、沭陽縣委、縣政府及有關鄉鎮(部門)的大力支持下,通過實地掛職、主動參與、調查了解、展開座談、走訪部門等多種形式,對沭陽縣近年來適應新形勢發展要求,不斷推進農業結構調整進行了考察學習,並對了解的情況有了初淺認識和體會。

一、基本情況

沭陽縣位於江蘇省北部,南北55公里,東西60公里,地形西高東低,平均海拔5米左右(全縣最高峰海拔70米)。全縣國土面積229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204萬畝,水面45.28萬畝,荒灘 13.5萬畝,為江蘇省陸域面積第一大縣。該縣屬暖溫帶季風氣候,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均氣溫14.2℃,年均降水量910毫米,年均日照總時數2291.6小時。沭陽縣交通便利,京滬高速公路、新長鐵路、205國道、324、326、245省道穿境而過,全縣鄉鄉通柏油路,總里程約450公里。

沭陽縣現轄37個鄉鎮、1個農場,總人口174萬人,非農人口46.98人,為全國人口第一大縣,城鎮化率27%。該縣是全國商品糧基地縣和全國優質商品豬生產基地縣,是有名的“楊樹產業之鄉”,先後三次被授予全國平原綠化先進縣,被評為全國綠化百佳縣。這裡是聞名全國的“花木之鄉”,擁有花卉品種3000餘種,顏集鎮被中國花木協會評為“中國花卉之鄉”,新河鎮被省花木協會評為“花木之鄉”。

到底,沭陽縣國內生產總值77.02億元,其中第一產業28.14億元,第二產業26.53億元,第三產業22.35億元。工業總產值27.1億元,實現財政收入3061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344元。該縣是傳統的農業大縣,農業增加值在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約三分之一。204萬畝耕地面積,複種指數為2。糧食播種面積229.1萬畝,總產量84.7萬噸;棉花面積9.46萬畝,總產0.76萬噸;油料總產量5.97萬噸;蔬菜、瓜果面積59.9萬畝,花卉面積22.5萬畝,食用菌面積0.5億平方尺。生豬飼養量156萬頭,家禽1513.7萬隻,水產養殖面積15萬畝,特種養殖6萬畝,水產品產量2.9萬噸,實現漁業產值2.15億元。以木材、蔬菜、禽肉類等為主的大中型農副產品加工企業近20個,各類專業批發市場26個,各類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和各類專業協會80多個,農民經濟人達到了3萬餘人;全縣共有市、縣級農業標準化生產示範區5個。全縣成活林面積累計59萬畝,農田林網達200萬畝,四旁植樹3000餘萬株;活立木總蓄積量380萬立方米,木材林覆蓋率達27.9% ;綠化苗木面積近16萬畝,年產值近6億元,銷售收入5億多元。全縣木材加工企業和大戶發展到2300餘戶。

二、主要經驗與做法

沭陽縣把農業結構調整放在了全縣區域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衡量一個鄉鎮農業結構調整是否調出成效,就看這個鄉鎮在結構調整中是否形成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主導產業。為此,全縣上下對主導產業優勢明顯的鄉鎮,實行做大規模,擴大影響,促大效益的辦法;對尚無優勢項目或優勢不明顯的鄉鎮,一方面在本地尋找農業結構調整中的增收亮點,加以放大。另一方面儘快組織鄉村幹部和種養大戶走出去,學習借鑑先進鄉鎮和外地經驗,篩選項目,把規模抓上去,把主導產業抓出來,真正地使當地農業主導產業明晰,農業產業結構最佳化。他們的主要經驗與作法是:

1、堅持科學規劃,不斷擴大產業規模。沭陽縣的許多鄉鎮在農業結構調整過程中,特別注重區域種植和規模養殖,從計畫到落實,再到督促檢查驗收,每個環節都少不了對照規劃抓落實。在這個縣的許多鄉鎮,單從農業結構調整規劃意見就可以看到, 種植什麼,養殖什麼,都做了具體規定。對未按規劃實施的包村幹部、村支書、村主任要追究責任,以約束幹部的從政行為。花木產業是該縣潛力巨大的特色產業,種植花木的效益與種植糧食等作物相比,一般在10:1左右甚至更高,擴大花木種植面積,有利於促進農民增收。為此,他們採取的辦法首先是大力鞏固老區,花木生產老區新河、顏集兩鎮,按照“走花路、念花經、發花財、奔小康”的指導思想,不斷擴大種植規模,面積達到8萬多畝,占全縣花木總面積的35.6%,形成了盆景製作、常青類苗木、草坪、月季、花果立體種植等五大生產基地。其次是積極拓展新區。按照“統一規劃、形成規模、發展精品、提高效益”的總體思路,在四個鄉鎮擴大花卉苗木面積近4萬畝,新建苗木生產基地10多家。第三是建立花木生產帶。按照“發揮交通區位優勢,展示花木大縣形象”的發展思路,在205國道、京滬高速公路建立花木生產基地9個,使交通要道成為展示沭陽花木形象的“視窗”。

2、立足區位優勢,發展特色主導產業。他們把發展特色主導產業作為大力調整農業結構的關鍵措施來抓,用發展主導產業帶動農業結構調整。 到目前,全縣已形成了四大特色主導產業。一是花卉產業。全縣花卉苗木總面積達到22.5萬畝,品種3000餘種,盆景80餘萬盆,花卉專業市場10餘個,花木協會8家,花木企業20餘家,花木經濟人1萬餘人,年銷售花木收入10億元。年內花木將實現25萬畝,明年30萬畝的目標。花卉產業基地重點分布在顏集、新河、紮下、廟頭和潼陽五個鎮。二是蔬菜產業。全縣瓜菜面積近60多萬畝,其中反季節蔬菜25萬畝,西甜瓜10萬畝,總產值達6億元。到,瓜菜複種面積發展到80萬畝,其中設施栽培達到30萬畝,產業基地重點分布在潼陽、茆圩、廟頭、華沖、吳集、萬匹等鄉鎮。三是林木產業。全縣成片林面積達到59萬畝,活立木總蓄積量380萬立方米,木材加工企業餘家,從業人員5.4萬人,總產值33多億元。林木產業覆蓋了全縣37個鄉鎮、1個農場,林木覆蓋率達到27.9%。四是食用菌產業。該產業由的不足300萬平方尺,發展到今年的1億平方尺,耿圩、北丁集、隴集、悅來、七雄、沂濤等鄉鎮的面積都突破了700萬平方尺。主要品種為蘑菇、平菇、草菇,同時又積極發展了具有出口創匯潛力的香菇、茶樹菇、竹蓀、猴頭菇等。 

3、活化機制創新,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農業結構調了,伴隨著農副產品數量和質量也發生了較大變化。為此,只有通過產業化經營才能參與大市場競爭,著重在壯大龍頭企業、搞活市場流通上下功夫。在壯大龍頭企業上,重點扶持了一批產業關聯度大、科技含量高、輻射力強、市場占有率高、規模效益好的農業龍頭企業。如先後成立了蘇北花木盆景公司、花卉林果總公司、綠化花木集團公司等集園藝設計、生產、銷售為一體的專業化花木實業公司,這些公司年產值均在千萬元以上,其中二級資質企業3家。為了提高沭陽花木、西瓜等農產品的知名度,促進農產品銷售,他們實施了“品牌戰略”。全縣共有九大類農產品申報了44個品牌,品牌農產品的種植面積達50萬畝,占總耕地面積的四分之一。申報註冊的“虞姬”牌花木、“蜜蜜”牌西瓜、“高墟”牌大米等聞名遐爾。在投資100萬元資金改擴建的新河鎮周圈花卉盆景長廊和大營中心花園,帶動花木生產的農戶達2800餘戶,戶均收入4萬元,拉動了全鎮4萬畝花木業的發展,使新河鎮成為沭陽首家無糧鎮,被譽為“花卉第一鄉”。在搞活市場流通上,由過去單一抓生產為既抓生產又抓流通。為了加快信息傳播渠道,市、縣兩級分別在《宿遷日報》、《沭陽資訊》、《沭陽通訊》等報紙刊物上刊登農產品有關信息,幫助農民通過了解掌握農產品價格行情指導生產經營。不斷加快專業特色市場建設,注重培育和發展與花卉、木材、蔬菜、食用菌主導產業相接的農村市場。全縣37個鄉鎮、1個農場,鄉鄉都有2——3個專業特色市場。如潼陽鎮有花生專賣市場、糧油行銷市場,十鎮有水產品專賣市場,賢官鎮有木材市場和大蔥蔬菜批發市場等。

4、實施科教興農,增強發展後勁。一是信息服務。各鄉鎮各相關單位建立農業信息服務機構,進行市場調查、分析。建立相應的網站網面,定期發布、交流有關生產、技術、銷售信息。收集國內國際全局性的中長期市場信息,進行整理,準確預測、預報, 為農民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務。二是技術服務。建立健全農業服務體系,提高農技服務水平。大力推廣諸如耕地淨化技術、投入品無害化技術、輕型栽培技術、秸桿返田技術、精準施肥技術、人工授精技術、胚胎移植技術、高效養殖技術等一批適用新技術。積極開展送科技下鄉活動,加大新技術的普及力度,通過舉辦各類科技培訓班、專業技術講座,全面提高農業經營者的素質。 三是流通服務。進一步深化糧食、供銷、外貿等涉農流通部門的改革,改變計畫經濟條件下的經營觀念、經營模式、經營手段,為農產品物暢其流創造條件。新建改建一批特色明顯,功能齊全的專業市場,開拓大中城市的外埠市場。同時大力發展農業經濟協會、農村經濟合作社和其他農業經營服務組織,培育和壯大農村經濟人隊伍,使之成為現階段開拓農村市場、搞活農產品流通的生力軍、 主力軍。四是政策服務。加快農村土地流轉,使土地向種養大戶手中集中,提高農業集約化經營水平。在稅收、資金、土地、供電等方面制定並採取優惠政策,努力營造有利於農業結構調整的寬鬆環境。通過加大對調整的資金扶持力度,增加信貸額度,同時增加項目投資,緩解農業結構調整資金不足的矛盾。

三、幾點體會

赴沭陽掛職學習,時間雖短,但體會較多,感觸頗深:

體會之一,堅持科學規劃是實施農業結構調整的基礎。規劃是有序做好多項工作的前提。只有科學的規劃,才能使工作有循可遵、有的放矢。而科學的規劃、認真的落實,必然會帶來良好的效應。農業結構調整是農業發展的內在動力,必須科學規劃、統籌兼顧,實事求是地根據各地的具體情況,制定出發展模式,並要進一步強化落實,將有關目標任務分解落實到基層和田間地塊。對於農業內部的各業也要堅持分類指導的原則,切忌“一刀切”,但總的都應堅持“效益優先”的原則,並充分發揮地區特色和區位優勢,發展適合本地生產,又具有良好市場前景的品種和產業。

體會之二,強化技術服務是實施農業結構調整的生產力。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哪裡的科學技術運用的好、運用的多,哪裡的生產力就發展迅速。不斷強化農業技術服務是有效提高農業科技含量最直接的方式,是推動農業結構調整的助推器,也是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有效途徑。要多渠道、多形式地對農民進行栽培技術、養殖技術、管理技術、行銷技術等方面的培訓。要採取請專家學者舉辦培訓班、組織農業技術人員巡迴講解、利用新聞媒體宣傳報導、組織村幹部、種養殖大戶現場觀摩先進典型等多種形式,為農民傳授技術,解決農業結構調整和農業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體會之三,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是實施農業結構調整“賣出去”戰略的根本。農業產業化經營是外聯市場、內聯基地(農戶),增加農民收入的有效方式。通過“公司加農戶”、“市場帶農戶”等多種形式,引導農戶按照市場經濟準則區域化布局、規模化生產、契約化銷售,最終實現農產品遞次增值。要制定、落實好各項優惠政策,加大對現有龍頭企業的扶持力度,不斷加快技術改造步伐,提升農產品質量檔次,發揮龍頭帶動作用。要積極發展和壯大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和農村經紀人隊伍,充分發揮其在生產和流通之間的橋樑紐帶作用,使之成為開拓市場、搞活流通的主力軍。要培育品牌、創新品牌,通過全面實施品牌戰略,進一步提高產品的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要提高和完善現有各類批發交易市場建設,促其上規模、上檔次,並新建一批特色明顯、功能齊全的專業市場,重點在完善市場軟環境建設、健全市場體系上下功夫。

體會之四,堅持民眾觀點與民眾利益是實施農業結構調整的基本立場。歷史是由人民民眾創造的,人民民眾不僅是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創造者,而且是各項改革的決定性力量。調整農業結構是為了適應生產力發展和要求,是民眾在實踐中的客觀需求。要把農業結構調整與農民民眾的首創精神結合起來,尊重農民意見,支持農民意見,並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和實施民眾意見。要堅持“民眾利益無小事”的重要思想,把民眾認為是農業結構調整中的好思路、好經驗、好做法、好典型樹立好、宣傳好、發揮好。要注重農業結構調整的整體效益,充分發揮農民民眾參與農業結構調整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從而更大限度地增加農民收入,維護農民民眾的利益。

體會之五,加強組織領導是實施農業結構調整的保證。農業結構調整是一項需長期堅持的重點工作,必須切實把農業結構調整工作擺到農業發展的突出位置,確保領導到位、精力到位、責任到位、措施到位。要明確要求,加大領導責任,通過壓力傳遞,把主要領導一個人的壓力變成一支隊伍的壓力,一支隊伍的壓力變成廣大幹部民眾的壓力。要樹立發展是第一要務的思想,把加快農業結構調整進程與衡量幹部工作能力強弱、政績大小掛起鉤來,通過嚴格的督導檢查,發現幹部、培養幹部、鍛鍊幹部,促進農業結構調整有一個大的跨越。要組織召開農業結構調整先進典型觀摩會,激勵先進,鞭策後進,為農業結構調整樹立樣板,建立平台。 

湖北襄樊何駱村的生態農業建設考察報告
農業考察報告範文(3) | 返回目錄

湖北襄樊何駱村的生態農業建設考察報告 

文/ 南開大學環境科學系級黃雁雲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鄧小平同志在中國南部的荒涼之地劃出一塊實施他的偉大理論的舞台——經濟特區。隨後沿海地區的發展可謂一日千里。然而,其他地區因為條件較差或者還沒開發,大部分地方仍然是落後的農村,亟待發展。中國要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理想,農村發展是其中一項首要的任務。中國農村要發展,當中存在很多困難,例如:龐大的人口、教育水平低、土地短缺、環境退化、水資源短缺、能源短缺、污染和疲弱的經濟等問題,這些困難在生態脆弱的地區猶為突出。有學者認為解決的方法是有系統地發展具中國特色的生態農業建設。所謂生態農業建設,就是將農村看成一個"社會-經濟-環境"的複合生態系統,這個系統是利用生態經濟學原理及系統工程學方法進行農業規劃、設計和管理。在一個總體規劃協調的原則下,充分利用當地自然和社會資源,因地制宜的規劃和組織實施,以發展農業為出發點,實行農林牧副漁統籌規劃,協調發展,並使各業互相支持,相得益彰,建立物質、能量高效利用,經濟發展,技術發達,體制合理,管理先進,社會文明,自然環境優美的現代化新農村。通過生態農業建設,在解決溫飽和脫貧致富的同時,避免經濟與社會發展進程中出現不必要的波折,使自然資源得到合理開發與利用,減少對環境的污染與破壞,尋求農村經濟持續、穩定、協調發展,以取得社會、經濟和生態環境效益的統一。

生態農業建設較一般的農業系統有以下的優勢:①通過建立合乎生態原則的生產系統,對能源、資源和勞動力作出最佳化、有效和有力的運用,從而發展農業。一方面解決糧食供應的問題;另一方面為農民提供就業機會;②通過建立更全面的土地利用和規劃系統,使發展的程度和速度不至超越環境的承載能力,保護環境不致退化、自然資源也不會消耗過量,走可持續發展道路;③當農村發展起來,人民收入增加,生活自然得到改善,達到扶貧滅貧的目的。

因此我國政府十分重視生態農業建設,先後制定了一系列促進生態農業發展的方針、政策。八十年代初,針對農業生態環境和自然條件出現惡化趨勢,農業部提出了建設生態農業的發展思路,並組織和開展了一系列的試點示範。1993年,在總結全國生態農業建設經驗的基礎上,農業部、國家計委、國家科技部(原國家科委)、財政部、林業局(原林業部)、水利部和國家環保總局等七個部委,訂立了"立足示範、著眼推廣,注重基礎、講求效益"為農村發展的原則。根據這一原則,自1993 至1997 年的4 年間,國務院共組織協調有關省、市和自治區進行了51個生態農業試點的建設工作,試點面積達10km2,占中國國土面積約1.25%.針對農業生態環境惡化加劇問題,力爭通過改造坡耕地,推廣壠溝栽培等技術,把坡耕地逐步建成高產穩產農田。同時,大力推廣"糧農-林果-草牧"型生態農業模式,發展了一大批農牧型、農果型生態戶;推廣農膜回收和生物防治、合理利用農藥化肥等技術。通過實施"沃土計畫",推廣秸稈綜合利用,實現秸稈直接還田和過腹還田,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對於25度以上的陡坡地實行有計畫的退耕還林還草,推廣草灌喬結合,提高植被覆蓋率。1997年,江澤民總書記、李鵬委員長、朱鎔基總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作出"治理水土流失,建設生態農業"重要批示以後,國家計委會同有關部門組織並實施了全國生態環境建設,生態農業建設作為重要內容之一。1998年,農業部在三峽庫區啟動了"三峽庫區高效生態農業示範區建設項目",把生態農業建設與三峽移民工作有機結合起來,使生態農業成為三峽庫區移民搬得出、穩得住和能致富的有效途徑。據對35個國家級生態農業示範縣的不完全統計,通過近五年建設,糧食總產年均增長8.42%,總產值年均增長7.9%以上,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18.4%。同時農業生態環境明顯改善,森林覆蓋率普遍提高,草坡得到保護,水土流失得到初步控制。與1990年相比,示範縣水土流失面積減少了49%,土壤沙化面積減少了21%,提高了農業抗災能力和持續發展的後勁,環境效益十分顯著。在生態農業示範縣建設中,湧現出一批成功的典型。

生態農業建設在我國推行得紅紅火火的,作為環境專業的學生,我們有必要親身到農村去實地考察一下生態農業建設在農村的實施的實際情況和實際困難,於是在的春節,我們到湖北省襄樊市宜城鄭集鎮何駱村作了為期兩個星期的考察,主要觀察了何駱村的生態農業建設。

但現時對鄉鎮級生態農業建設還沒有統一的評價方法,而生態農業系統是一個人工複合生態系統,是由自然-經濟-社會3個性質完全不同的系統共同構造而成的。我們不能武斷地就說農村裡的生態農業做得很好,或者很差。根據生態農業系統的特徵和屬性,我將影響生態農業建設和發展的因子歸結為三個子系統,即社會系統、經濟系統和生態系統,並將生態系統劃分為資源保護利用、廢物綜合利用、生態保育和污染防治四個亞子系統,選定了一些容易得到、易操作的、能兼顧生態、經濟、社會3大效益,反映實際生態環境的方面來總結何駱村的生態農業建設。雖然有些方面沒有巨觀的數據,但是通過實地考察,與農民和當地政府官員的訪談,可以了解到當地經濟,社會,和自然的情況。

先對這個村的所在地宜城市(縣級市)和鄭集鎮作一個簡介:宜城市位於湖北省西北部,漢江中游。地處東經111°57′-112°45′,北緯31°26′-31°54′。整個地勢自西北微向東南傾斜。屬鄂中丘陵區,其地形分為三種類型:東部和西南部為低山丘陵,海拔在150米以上,面積為431.1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20.4%;中部和西北部為崗地,。海拔在50至150米之間,面積為1622.9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76.8%;漢水兩岸為沖積平原,海拔在50米以下,面積為59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2.8%.地貌組成大致為四山一水五分田。氣候溫和,雨量適中,四季分明,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年無霜期240天左右,年降水量在850至1000毫米之間,年日照1800至2100小時,年平均氣溫15至16°C,年平均相對濕度為76%.境內資源豐富。土地總面積307.5萬畝,其中水域42.53萬畝,山林(草)地112.31萬畝,耕地及其它152.66萬畝,分別占土地總面積的13.83%、36.52%、49.64%.地表水多年平均徑流量為5.53億立方米,過境客水年平均徑流量為400至450億立方米;水能儲藏量達12540千瓦;地下水儲藏面積達1003平方公里,總儲水量約21.81億立方米。生物種類1190種,其中植物類910種,動物類280種。1995年森林覆蓋率為42%. 而楚國故都-鄭集,東臨漢江,南倚蠻河,總面積211平方公里,總人口10萬人。鄭集土地肥沃,地勢平坦,水利發達,適宜種植各類作物。全鎮13萬畝良田和5萬畝優質灘涂,現已建成15000畝優質油桃基地、70萬隻養鴨基地、1500 0畝無公害蔬菜基地、10000畝以麥冬為主的藥材基地。何駱村有5500人左右,9個小組。處於漢江西邊,地形以平原為主,以種植棉花、小麥、白菜、襄陽白蘿蔔、冬瓜為主,同時發展養殖業、林業等。

下面是何駱村的具體情況:經濟情況:主要從農民的收入,主要農產品,林業、養殖業的發展這幾方面調查。

一、農民的人均純收入:從訪問鄭集鎮的人大主席余老師得到的資料知:鄭集鎮裡的人均GDP為元人民幣,而我們的考察目標何駱村在這個鎮上屬於中上水平。為了得到更切身的數據,我們具體調查了一典型農戶的收入。

李雲波家裡有六口人,家庭結構為他和妻子,還有兩個老人和兩個女兒,二個女兒在上學。一個在讀國小,一個在讀國中。家裡共有十三畝地,以種植冬瓜、白菜、棉花、蘿蔔、油菜、小麥為主,另外還種一些雜糧。農村的老人一般都由自己兒女贍養,而孩子年幼,教育費是家庭的主要支出之一,所以這家農戶的兩個勞動力都會盡力勞動以獲得最大的收入,而不會因為懶惰造成貧困。他家是純農業農戶,沒有養殖業或其他非農業的收入,所以這家農戶的收入對於本地的種植業發展水平很有代表性。

李雲波家主要收入一覽表

銷售經濟作物的現金收穫:

三畝地的冬瓜:產量為三萬九千斤,售後獲得¥2800

三畝地的白菜:產量為三萬六千斤,售後獲得¥3600

一畝多地的襄陽白蘿蔔:售後獲得¥400

七畝棉花(其中三畝被淹):售後獲得¥2500

政府對被淹農田的補貼:¥38×3=¥114

現金一共:¥9414

實物收穫:

種小麥2畝,每畝的收成是500斤(因為要與棉花套種,所以要留出空白的,一畝地只能種一半,其餘五畝地空著,種小麥所獲還比不上種子和化肥的錢,所以種的夠吃即可),沒有售賣折現金¥500

種黃豆和玉米等雜糧3畝地所收穫的根據市場價格,折現金¥300

養了兩頭豬:養了一年每頭約200斤,售出一頭¥650.假設都售出,則收入為¥1300

實物收入一共:¥2100

總收入為:¥11514

農業的支出:

土地稅:97*13=1261

種子:棉花+白菜+冬瓜+蘿蔔+黃豆+玉米+小麥=¥5 00

農藥:¥200

化肥:¥1000

豬苗:一頭¥170,一頭¥180,合計¥350

買糠餵豬:¥700

總支出為¥4011

純收入:¥7503

所以李雲波家的人均純收入為¥1250.50,人均毛收入為:¥1923.50

如果按照李家的毛收入來說,它跟鄭集人大主席余老師給我們的數據還是比較吻合的,但如果是從農民的純收入來說,則還有一段距離了,且我們把他們家的實物收入都算進去了,這應該是他們家的可以算的最大收入,前年還蓋了新房子,所以在何駱村不算是貧困戶,應當屬於中等水平,從這家人的收入可以反映出該村的的人均純收入在¥1250左右。

而國家調查的全國農民的人均收入為2622元,城鎮居民為8500元。如果只把李雲波家的人均收入和全國農民的人均收入這兩個數相比,何駱村的農業收入還沒有達到國家人均收入水平的一半,更不用說與城鎮居民相比了。

除了從收入看,我們還可以參考他們的日常支出和結餘,看出他們的實際生活水平。

他們的日常支出為:

服裝費:每人¥100,共¥600元

柴米油鹽等生活費:¥500

婚禮等送禮:¥300-400元(這個費用其實地按照每年親戚所辦的喜筵而變化)

電費:0.508/度電,農田一般不用灌溉,灌溉用電沒有交錢。而且沒有空調等電器,晚上睡覺也早,所以用電不多。¥300

教育:¥1400-1500

醫療:¥200-300

水費:¥50

拖拉機的折舊費和維修費:¥200+¥200=¥400

柴油費:¥250

生活支出為:¥4150

所以結餘為:¥3353

所以這家的農民一年不停地辛勤勞動,面朝黃土背朝天的過,最後這塊土地給他們的只是不到四千塊錢的結餘。而且這些不全是現金收入,但種子、化肥、農藥和日常生活的支出則全都是現金。如果除去實物收入,剩下來的現金就只有¥1253.雖然農民現在不用擔心溫飽問題,但是手裡還是沒有多少余錢。如果家裡的女兒成績好,堅持讀書一直讀到大學,那即使有能力考上收費較低的重點大學,每年都必須交納至少5000塊錢的學費和住宿費,還裡面還沒有算上越來越高的生活費和書費。四年的結餘才能交上一年的學費和住宿費。另一方面,若全家都健健康康沒有大的病痛還好,如果某個成員得了稍微嚴重一點的病,例如急性闌尾炎,做一個小手術加上住院就是3000塊多。

治病是頭等大事,不能省,不能拖。若真是上面的兩種情況的話還真要砸鍋賣鐵才能上學看病?上學是改變作為農民的命運的一條最直接的道路,醫療是人們生活的最基本保障,但是現在這兩項的收費都越來越高,還成為了我國的十大暴利行業之二。試問這樣下去收入如此微薄的農民,還有上學和治病的能力嗎?這不是在變相剝奪他們的權利嗎?怪不得村裡的年輕人寧願出去到擁擠的城市裡過著受老闆氣、朝不保夕的勞工生活,也不願意留在農村里,一句話"種地賺不了錢"。

二、主要農產品何駱村的農田主要是旱田,以前曾經種過水稻,但收成不怎么好。前幾年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因地制宜,就不再種水稻了,現在它的主要農產品有棉花、油菜、冬瓜、白菜、白蘿蔔、冬小麥。另外還種植少量黃豆、玉米、黃瓜、西紅柿等自己吃用的蔬菜和糧食。由於冬小麥價格過於便宜,種植後售賣入不敷出,所以冬小麥主要用於自己換麵粉做主食而不作為經濟作物。黃豆用於做豆腐、玉米用於為家禽和牲畜。黃瓜、芹菜、西紅柿等做菜,農民一般自給自足,很少到市場買菜。農田除了用於種植這些農產品外,還有用於育樹苗。

湖北是全國的產棉基地之一,約占全國總產棉量8%.在何駱村中產的棉花被稱為"無三絲棉花",也就是說"沒有塑膠絲,沒有頭髮絲,沒有鐵絲".這是政府根據國家農業部門的規定而設立的,據它的宣傳資料——也就是進村公路旁的一塊廣告牌子,這種棉花無論是在摘收的過程還是在入包的過程,都有一套標準方法來預防三絲,例如,摘棉花的後要戴上發套,防止頭髮絲掉到棉花里,只能用棉布包來打包新棉等,因此棉花的異質纖維少,質量高。但是從我們對農民作的訪問得知,所謂的"無三絲棉花"只是虛有其名,沒有農民按照它寫的標準去做,收棉花時也沒有人注意棉花的打包是否是用棉布袋。來收棉花的人很多,根本不分等級,一概統一價錢,論重量來給錢,小販收了就賣給大販子。

油菜、冬瓜、白菜、白蘿蔔都有來自大城市,例如廣東的深圳、廣州、北京等,的商人來收購,基本不用擔心銷路。何駱村的無霜期長,可達240天,所以如果農民以種蔬菜為主,由於蘿蔔,白菜和冬瓜的生長期都不太長,只需100天左右,蘿蔔和白菜可以在春天、冬天或秋天種植,而冬瓜就是以在夏天種植,所以採用這三種蔬菜輪種,土地就可以一年三百六十天都在利用,且不會因為只種一種蔬菜而導致土壤某種元素嚴重缺乏而影響產量。如果種棉花的話,由於棉花的生長期長,接近200天,就只能在冬季的時候種植冬小麥或油菜,實行這種套種,產量也不錯。在何駱村種蔬菜是近五六年興起的,所以主要還是以冬小麥和棉花套種或油菜和棉花套種為主。

至於所育的樹苗,品種主要是從加拿大引進的速生白楊,其銷售面向本地和附近的城市。樹苗生長速度快,易存活,樹枝插到土地上,一年便可以成苗,而且打理簡單,只需要定期打藥和除草就行。跟種蔬菜和棉花比起來,農活真的較少很多。根據樹苗的大小,每棵樹苗的價錢在0.5-1.3元之間,平均每棵一塊錢。

一畝地可以培育一萬多棵左右,所以出去少量的農藥費和土地稅費,每年每畝可剩餘幾千塊錢。因為加拿大緊緊的速生白楊生長速度快,一年可以有6公分的生長量,這時現知道的樹種中絕不僅有的。一棵數十幾年就可以成材,每棵的價值為元左右,也就是說平均每年可增值130元。農民所要投資只是一點樹苗錢和挖樹洞栽上所付出的勞動的以及土地。如果種上一百棵樹,那每年就有一萬多的收入,所以農民現在都樂意種這種樹,屋前屋後的空地都不放過,一些水杉等當地的鄉土樹種由於不值錢,就被砍伐改種上這種白楊樹,估計隨著越來越多的農民看清這種可獲得豐厚利潤的長期投資,何駱村的加拿大白楊樹會越來越多。但是樹種的單一化,也決定了生態系統的不穩定,一旦發生大規模的蟲害,農民就會遭受重大損失,現時他們的抗蟲方法只是在樹幹上塗上白灰水。農民和當地的幹部似乎沒有想過這個問題,政府還十分鼓勵農民種這種樹。

除了種植業和林業,還有養殖業,主要是養鴨子。由於這裡地處漢江平原,地下水位高,池塘多,所以適宜養殖鴨子,一直以來這裡都盛產松花蛋和鹹鴨蛋還有鹽水鴨。前都是各自銷售,鴨蛋一般在每隻¥0.10-¥0.20.自從6月鄭集鎮上建立了楚都鴨業有限公司(主要經營皮蛋和鹹鴨蛋、板鴨的加工,據稱該公司年產皮蛋、鹹蛋可達一億枚、板鴨50萬隻)後,大大增加了對鴨蛋和鴨子的需求,的鴨蛋漲到每隻¥0.38.養鴨大戶一般會與公司簽訂收購契約,這樣既可以保障養鴨戶的銷路及價格,也保證了鴨業公司對鴨蛋和鹽水鴨的需求。

養鴨子主要採用水庫圈養和鴨棚飼養,白天在漢江邊放養或在比較大的池塘邊放養,晚上鴨子回到鴨棚休息產蛋。在養鴨的同時,也可以在漢江或池塘里養魚,主要是紅魚和黑魚。而養魚和養鴨產生的糞便一般會沉澱在池塘里的底泥里,底泥變得肥沃。池塘的水也因此變得富營養,可以利用它灌溉農田。是一種不錯的三維立體養殖。但是池塘的水只能供應周邊少量農田,所以這種養殖沒有得到大範圍的推廣。

生態方面資源保護與利用

三、基本農田鄭集鎮的基本農田保護區面積5616.5公頃。而鄭集鎮有10萬人。那就是說每人的基本農田是0.84畝地。而如果以每個農民分得的農田作為基本農田的話,在何駱村里每人的基本農田就是一畝3分。

四、農田灌溉由於何駱村地處漢江平原,水資源豐富。漢江在枯水期何駱村的水位有51米,一般常年水位為52.66米,汛期高峰水位達59.31米(1960年9月8日,宜城水文資源記載),平原海拔高51-59.1米之間。雖然水位有時高於洲灘平原海拔高程,但漢江大地和各種院壩圍堤之內土地不受淹,且屬於活水,被淹農田半個月左右就退水。退水後,與你還抬高地勢,增加肥力,洲灘地下水位大都在1-1.5米左右。少數灘地,地下水位略高。水位隨著季節變化,一般冬春地下水位1.5米左右,夏季在1米左右。所以農田水分充足,且種的都是棉花、小麥、油菜等耐旱作物,即使種的是蘿蔔、白菜、冬瓜不灌溉也能生長,當然灌溉了長勢會好一點,但部分農民負擔不起買抽水機和灌溉的電費,所以在何駱村,稍微富一點的農民會在農田裡打一個井用地下水灌溉,比較困難一點的就讓作物自由生長。地勢較高的旱地主要依靠附近的三道口水庫,三道河水庫存水量達2億多立方米,可以滿足長期灌溉且水位較高,除了一些地勢較高的農田需要抽水機外,其它的依靠重力就可以,所以在本村的農業灌溉中不存在水資源短缺和浪費的問題。 

廢物綜合利用

五、畜禽糞便處理剛才已經提過,這裡的鴨糞沉澱到池塘里形成肥沃的底泥,有的農民用這些底泥來鋪在塑膠膜上培育水稻秧苗。而牛糞和豬糞就與稻草混在一起腐熟做農家肥。由於農田長年累月用於耕作,肥力下降,土地板結是個不可抗拒的事實。如果不是農家肥,棉花長到半米高就不長了,白菜也結不了包,所以農作物的生長離不開農家肥。至於家裡的人糞,農民也直接澆在自家食用的菜地里作有機農肥。所以這些在城市裡讓環保人士費盡腦筋去解決的難題,在這裡很自然的就解決了,而且得到了很好的利用。當然這裡沒有說,城市要照搬這種解決方法,但可以作為參考。

六、秸稈綜合利用在這裡七八月摘完棉花後,就會把所有剩下的棉花桿全部拔出來,曬乾,搭成一個個柴垛放在自家房子附近的空地上,當柴火燒。而稻草就會用來餵牛,並和油菜野、牛糞、豬糞等腐熟作為農作物健康生長不可缺少農家肥。賣白菜時被扒下來的外層的老菜葉,農民會收集起來拿回家餵豬或餵雞、鴨。在這裡一切從農田裡出來的都是資源,農民都把它們好好利用上了。

七、林草覆蓋何駱村的樹木讓我記憶最深的就是剛進何駱村是那條村村通柏油路兩旁整整齊齊的筆直的直指藍天的楊樹。楊樹鬱鬱蔥蔥的,走在路上,眼前只剩一線天。由於何駱村沒有這方面的數據統計,我也不能胡編一個機率來矇騙大家。這裡就提供上宜城的森林資源分布情況吧!宜城市森林資源分布不均,主要在河東、河西的丘陵地區,以板橋、劉水、劉猴鎮為最多,中部港的只有少量的經濟林分布,漢江平原主要是以意楊為主的速生豐產林和護岸林。所以何駱村主要樹木是速生豐產的意楊也就是從加拿大引進的大葉楊,從我們直接觀察中還發現有楓楊、旱柳、榆樹、泡桐類、水杉、池杉、法桐、楸樹、臭椿、白玉蘭、桂花等,主要經濟書中有油桐、油桃、杏等。但除了速生的加拿大白楊外,其他的樹種已經不多見,零零散散的。鄉土樹種不能像加拿大白楊那樣為農民帶來如此豐厚的收入,在現今以經濟利益為主,唯GDP論的社會中,無論是農民還是當地政府都會鼓勵農民改種速生樹種。他們也無可避免地被人們淘汰,而不是被大自然淘汰。或許下次再來的時候,除了白楊就再也找不到別的樹種了。這裡草地不多,農田上都種著作物,但在村裡的小路和家庭院子,就沒有草覆蓋,只是光禿禿的黃土,大風一吹,塵土飛揚。為什麼不在院子裡種草呢?那樣既可以減少沙土來源,又可以讓空氣更清新。一問之下,原來是因為草地惹蚊子和小昆蟲,夏天的時候蚊子會到處叮人,擾人清夢,而且會傳染疾病。這樣一來,環境就變得不適宜人生活了。看問題還真的不能只從一個角度去看。除了考慮覆蓋率,還得考慮環境是否適合人居住,畢竟這是人的居住區,是人的活動中心。而且對於農民來說,樹木已經給他們帶來了城裡享受不了的新鮮空氣。

生態保育

八、病蟲害的綜合治理湖北向來是中國重點產棉省之一,棉田面積約占中國10%,產量占全國11~15%,其總產與單產均居中國前列。棉田85%以上集中於江漢平原、鄂東和鄂北3棉區,以江漢棉區最重要,產量最多,商品率最高。何駱村屬於江漢棉區的一部分,當然也離不開蟲害啦。該地區的主要蟲害為紅鈴蟲、棉蚜、玉米螟和棉花葉蟎,近幾年棉鈴蟲嚴重發生。一般的治理措施是採用種植抗蟲棉籽和噴灑農藥。但是否採用抗蟲棉籽和使用何種農藥是由農民自己決定的,何駱村沒有當家主導品種,湖北通過審定的棉籽有20多種,還有未經審定的劣質棉籽在一些小的種子站里售賣,對於棉籽和農藥的信息一般來自當地的種子站,有些種子站為了多盈利,濫推亂引未經審定的棉籽,都會影響農民的棉花質量。棉蚜、棉鈴蟲等棉花害蟲對殺蟲劑的抗性近年來上升較快,許多以往防效較高的農藥如菊酯類溴氰菊酯和殺滅菊酯等對棉蚜、棉鈴蟲的防治效果明顯降低,對大齡幼蟲基本無效,嚴重防礙了棉花害蟲的防治工作。比較貧困的農民即使知道使用抗蟲棉可以增加產量,但由於在作物收穫前沒有富餘的錢,只好繼續使用普通棉籽,這樣也加重了當地的蟲害。

九、無公害農產品據鄭集鎮的宣傳資料該鎮有15000畝無公害蔬菜基地,但詢問農戶,他們說當地沒有專門的無公害蔬菜基地,在村里產的基本上都對外稱為無公害蔬菜,蔬菜在農藥使用方面的監督主要靠來收購的商人監督,如果商人在地上或者其他途徑知道他們使用了高度性的農藥,一般就不會收購他們的蔬菜。

所以在當地還沒有很嚴格的無公害農產品的標準和認證。無公害農產品也就無法成為一個真正的品牌。

污染防治

十、飲用水衛生何駱村處於漢江中游地區,水質達到二類水,沿江沒有大型污染源,本地飲用水主要是地下水,農民在自家庭院打井汲水使用,所以飲用水都達到衛生要求,而且水甘甜。回到天津後就喝不慣這裡鹹鹹的一股氯水味的自來水。等到南水北調工程完成之後,天津也可以喝上這樣的上等水了。

十一、生活垃圾的處理雖然農村不像城市那樣每天製造的難降解白色垃圾那么多,但是它也存在垃圾的處理問題。垃圾一般會堆積在池塘邊或垃圾堆里,主要是塑膠袋。在垃圾的量達到一定程度時,就會焚燒掉。剩餘的食物用於餵豬和家禽。在這裡焚燒垃圾對當地環境影響不大。但是有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就是在當地的池塘邊發現有一堆過期的農藥被人一起在那裡,沒人管理。雖然農藥已經過期,對害蟲失效,但是這么大量的農藥堆積在一起,對人的健康還是有害的。

在目前,農村還沒有人或部門去管理這方面的事情,也沒有引起當地農民的注意。

社會

十二、人口自然增長率何駱村年初的總人數是5536人,年末是53 48人,出生:31人,死亡34人,遷出36人,遷入21人。人口自然增長率是-0.5‰,家裡孩子一般是一個,即使生的是女孩,也沒有什麼不高興的,就算還有指標也會自願放棄,他們覺得現在養一個孩子不容易,要供書教學,還要蓋房結婚等,每一件都是花大錢的事情,加上很多年輕夫婦都到外地打工,觀念越來越開放,由此可見何駱村的計畫生育做得很好,重男輕女的觀念比較淡薄。這與政府的宣傳是離不開的。在路上的牆壁上就有不少"女兒也是傳後人"等宣傳語。

十三、義務教育保證率由於現在農民收入不高,手上余錢不多,教育費用是家庭的主要支出之一。隨著孩子年齡的增大,學費也在不停的漲,家庭負擔越來越重。成績較好的,還不必因為分數不足而交建校費或其他資助費用以換取入學機會,只需交一些雜費;讀書不好的,要想繼續讀書,這些費用就不能省啦,成績好的學生畢竟是少數,而且農村的國小教學質量由於經費問題本來就比不上城裡,要考上好的高中競爭很激烈,所以很多孩子很早就放棄了讀書。輟學的孩子當中很多父母早就外出打工,沒有時間關心他們,所以成績都不怎么好。那些留在農村的家長見到孩子成績不好,無心學習,也無可奈何,覺得反正靠讀書找出路的機會不大,即使繼續強迫讀下去也是一種虧本的投資,在農村賺點錢不容易,以後還要考慮孩子的房子和婚姻問題,所以也不怎么反對。未成年的小孩,在等待身份證出去打工的期間,無所事事,於是就學會了大人們平時主要的娛樂活動——賭博和吸菸。十一、二歲的孩子就像個老賭徒似的三五成群聚在一起搓麻將,口裡還叼著一根煙。看了真讓人心寒!所以何駱村的義務教育保證率不高,大概只有85%.人的素質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那裡最高的發展水平。義務教育是最基本的。

從上面13方面來看,何駱村的農民在生存方面壓力不大,但是農村還沒有得到充分的發展。在農田灌溉、禽畜糞便處理、秸稈的綜合利用、飲用水衛生、人口壓力方面都是做得很好的。而在農藥、種子、化肥的使用、義務教育、垃圾的處理、林草的覆蓋上還有很大的調整空間。

改革後,國家漸漸放寬對農民生產的束縛,已經由計畫經濟轉變為市場經濟。市場經濟的好處是能讓農民自由地生產具有市場價值的產物,從而有效地增加生產效率和農民收入。然而,產品能否在市場上立足,取決於生產者對市場的了解和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能力。只靠農民自己的中國生態農業建設要在市場經濟中茁壯成長,存在很多困難。首先,中國農民對市場經濟缺乏認識。他們決定生產哪種作物,往往是根據去年產物價值的情況,選擇其中價格好的來生產。經過幾年的損失經驗,農民也增加了一點市場的觀念,大體了解價格是由供求關係所決定的。去年價值好的,今年卻有可能因為供和求的變化而產生價格的波動。但大多數時候,他們依然選擇去生產去年價格好的,一窩蜂去生產單一作物。這是非常不利的。因為單一作物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低,所以生產單一作物遠較生產多種作物的風險為高。其次,即使豐收,作物的價格也可能會因為供應量大增而下降。前年就因為太多人一擁而上種冬瓜,冬瓜即使拉到城裡都沒有人要。即使不一窩蜂去種東西,農民自己也沒法確定該種什麼,在這個選擇上,同樣是盲目的。因此,農業發展應根據地域分工的原則,讓產品多樣化,分散市場風險,為農產品尋找好的出路。這就需要政府作出巨觀的規劃。其次,何駱村的農產品缺乏市場競爭力。因為生產技術落後,難以生產高質量的農產品;品質檢定又沒有保證,沒法建立自己的品牌;自然很難為農民賺取可觀的利益。其實,產物的質和量可借著科研和品種改良等方法而提升,但在這方面國家的投入不足,以致產物的質和量均難以突破。每年中國投入農業的科研少於國民總產值的0.5%,而其他先進國家可達5% 或以上。對種子的銷售監督不足,導致農民經常買到偽劣產品。生產高質量的農產品和建立品牌可以說是高產值農業的兩大支柱,國家應該在這兩方面多做努力。

生態農業是一個巨觀的農業,不是單個農戶就可以辦好的事情,關鍵在於政府的政策。特別是縣級政府的決策。"縣"是中國行政系統的最基層單位,它具有相對獨立的行政和經濟的自主權。從行政的角度,它有權運用政策等措施,借著調動自己擁有的財力和資源,發揮對生態經濟系統的調控能力,達到經濟規模和危機分擔等功能。從規劃的角度,縣是具有一定規模和特點的自然群體,是巨觀與微觀的結合,能就農民的需要,因地制宜,設計最佳化的土地利用形式,也能定出合理的人均耕地面積,有效統籌農村的勞動人口。從生態的觀點出發,只有在一定大的區域範圍內,其生態系統才能發揮出穩定的功能和效益。所以,以縣為單位加速生態農業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生態農業建設能否成功,除了取決於本身設計的優劣外,農民和縣級決策者的接受程度亦是關鍵所在。長久以來,農民最關心的問題一直是如何在短期內解決溫飽和改善生活。縣裡政府官員是最關心的是那個能讓他們在短暫的任期能飛黃騰達的一時高漲的GDP,因此,農民和決策者是否願意接受生態農業建設,往往是從短期的經濟效益出發,看看能否即時為他們增加收入,建立升遷必須的驕人政績。無可否認,沒有經濟效益的生態農業建設肯定是失敗的,因為經濟效益是一切社會建設的原動力。然而,經濟效益應建立於一定的環境和生態條件的基礎上。單一追求短期的經濟效益,忽略環境,雖然在短期內收入可能會增長,但當環境和生態條件惡化後,經濟效益亦不可避免地大倒退。例如,因為短期的回報率高,農民大多願意種植經濟作物;但種植單一經濟作物,土壤(特別是表土)的養分會快速消失,容易導致肥力退化、土質變壞等問題,現在何駱村的農田就只能靠農家肥來增加土地肥力。當這些問題出現時,最終損失的還是農民自己,這種經濟發展是沒有持續性的。廣東的一些農村現在正蓬勃發展工業,農民的收入確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過上了跟小城鎮一般的生活,但是曾經清澈的小河,曾經鬱鬱蔥蔥的山丘,曾經孕育了許多青蛙、養育了村裡的人們的農田都不復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黑乎乎的再也沒法游泳的臭水溝,被挖泥機挖得遍體鱗傷的黃泥山,和不斷的製造廢水、廢氣、廢物的工廠。相反來說,若經營者能多注重環境和生態的效益,雖然在短期內經濟效益較低,但隨著環境和生態條件得到改善,環境的效益便能轉化成經濟效益,不但總體經濟效益會大大提高,經濟的動力亦得以維持並持續發展下去。例如,種植樹木(當然樹種的結構應當本土樹種為主較好),雖然短期內直接經濟價值低,但卻能夠有效改善土質,增加肥力,減少水土流失,保證農產品能維持穩定的產量。在具體規劃上,作物的結構和布局必須合理,要兼顧到長期效益項目和短期效益項目的配合問題,做到以短養長,長短結合。為解決溫飽問題當然要優先考慮發展一些有即時效果的項目,但在實施這些項目的同時,應以不損害現有環境為底線原則,並積極安排具有中、長期效益的項目,實行最佳化的土地利用,為農村持續發展打下穩固基礎。然而,中國農民的教育水平低,縣級決策者的環境意識也不強,並不容易改變他們既有的觀念和生產方式。技術水平低,生產方式落後,也容易造成資源浪費、環境退化等問題。因此,義務教育和環境教育工作便顯得格外重要。藉著教育,令農民和決策者放棄短視的眼光,讓他們懂得運用一些合乎生態環境的耕作方式,以使長期效益得以確保。

建立示範區是一有效的方法。通過示範區可以使農民和決策者直接看到新系統對提高生產和改善生活水平的潛力。此外,政府增加投入的資源或補貼,也有助農民支持一些具長期效益的項目。當這些項目成熟的時候,長期效益出來了,農民定會大力支持這些項目並貫徹下去。但是令人擔憂的是,稅費改革後,政府與農民的關係比以前要疏遠了很多,農民對於政府已經失去信心,只願意自己做自己的事情,而政府呢?眼睛也只盯著那個GDP,每天想的就是怎樣招商引資,只要有大商人投資大資金進來就提供大量的優惠政策,而這些優惠政策往往受損的就是自然環境。為了能吸引商人,不惜放寬對水的處理、廢氣的處理等的標準。

我覺得在建立示範區的時候可以找比較貧困的農民合作,這樣既可以扶貧,也可以讓其他農民看到效果,從而增加政府在農民心中的信任度。

資金短缺是生態農業建設的另一大困難。現今,很多生態農業建設仍然處於建設的初期,或者還沒有起步,財政未能獨立,且現在實行稅費改革後,縣級政府手上可以用的資金就更少了,只有依賴國家補貼來支持。可是,國家現時的整體經濟實力仍弱,補貼有限,以致很多生態農業建設未能全面地展開,部分項目遲遲未能付於實行。這樣便形成惡性循環,生態農業建設一天未能獨立運作,國家便要不斷給予補貼。無可否認,單靠國家補貼來完成生態農業建設似乎是不可能,而長期的補貼為國家構成負累,也不是件好事。解決的方法不外有二:節流和開源。

節流方面,首先是要避免"假、大、空"的項目,防止資源的浪費,例如:為塑造"高產衛星"而不顧現實環境制約的個案,如鄭集鎮裡出現的"巨森蘋果"政績工程,生態農業建設應以此為戒。其次,是要設計出資源的最佳化分配方案,把該用到農業的資金確保及時到位,選準投向,讓資源能發揮它最大的效用。

至於開源方面,有幾個可行的方法。其一是借著發展鄉鎮企業,擴大收入渠道,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的實力,使農村集體經濟將一定比例的積累資金回饋用於農業,鄭集鴨業有限公司就是一個較好的例子;其二是引進其他產業與生態農業互相結合,例如:發展鹹菜加工業,讓部分農產品有更廣闊的市場出口,賺取資金;又例如:發展生態旅遊,借著當地楚皇城遺址旅遊的收益保護生態環境,讓生態農業能在一定的生態基礎和水平上發展;其三,是建立較完善的融資系統,讓農業建設項目能透過銀行發行股票、債券或以發展基金的形式籌集資金,通過制定條例和規定,激活資金流動,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

因為生態農業建設最主要的目的是達到中國農村可持續發展,所以生態農業建設的發展方向也必需共同考慮經濟、環境和社會3 個方面。從經濟上來說,生態農業建設作為一種社會投資,它的長期總回報必須大於總成本。沒有足夠的長期回報,便是虧本的生意,是沒有持續性的。投資的成功與否取決於能否有效控制成本和賺取回報,其竅門是要精確計算和預計建設的成本與回報。然而,中國現今卻缺乏一個健全的會計系統,將有形與無形、財政性與非財政性的成本與回報計算出來。現在中國的會計系統只能計算一些有形、財政性的項目,無形的環境成本並沒有計算在內,以致真正的成本與回報的比例未能如實反映。不健全的會計系統不但不能幫助有關部門了解問題核心的所在,更容易被利用為文過飾非的工具,令問題持續、甚至惡化下去。

從生態角度來說,生態農業建設必須令生態環境更適於人民居住。狹義的生態環境,指自然的生態環境;廣義的生態環境,亦包括人文的生態環境。人在生態環境中的要求是多方面的。要滿足不同人、在不同時間的需要實不是件容易的事。例如:何駱村已經基本解決了溫飽問題,隨著人民生活改善,當他們衣食無憂的時候,人民所要求便是一個優質的生活環境,這時候,環境的質量便是最重要的了。所以,生態農業建設必須具有彈性,即能滿足不同人、在不同時間的需要。

從社會方面來說,生態農業建設必須推動社會發展。現在何駱村仍然落後,存在著許多社會問題,例如:就業、教育、生產力低等等。建設生態農業可以說是一個契機,在引入新的生產系統的同時,締造出一個新的社會環境。以就業為例,因為農村人口多,但生產條件未改善前,勞動力不能充分利用,大量剩餘的勞動力只得湧向城市。這不但是一種浪費,也給城市造成很大的壓力。解決農村的剩餘勞動力最好的方法是就地安排,發展勞動密集型的生態農業建設是其中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法。此外,現在一般的農業勞動大多是強體力勞動,勞動環境比較惡劣,老人和婦女等不能發揮作用。生態農業建設如能提供一個較好的勞動環境,讓老人和婦女也可以投入生產,農村的勞動力便能進一步發揮作用。

沿海的農村因為其地理位置得到了快速發展,但這種快速發展是以環境作為代價的,例如珠江地區,20年前它還是個以農業為主的落後農村,現在當地的人都因為工業的發展而過上了小城鎮一般的生活,生活便利,但是以前清澈的河水,現在已經找不到了。浙江地區的魚米之鄉也日漸消失,我不希望何駱村也重複他們的老路。由於生態農業建設比傳統農業有很多優勝的地方,所以在中國的二十一世紀議程中,生態農業建設已被列為優先項目。在最近10 年間,生態農業在不同的水平和層次上迅速發展,現已成為中國農業發展的一個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生態農業建設仍有很多問題尚未解決,但希望何駱村能參照現有的成果,發展成為一個既具有農村的優美景色,又具有城鎮的方便生活的人類生活的理想地方。

赴美農業技術推廣管理幹部考察報告
農業考察報告範文(4) | 返回目錄

為了學習、借鑑美國農業推廣方面的經驗,提高我國農業技術推廣管理幹部工作水平,促進高產、優質、高效農業的持續發展。經農業部和國家外專局批准,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組織派出以梁志傑同志為團長,江西、上海、貴州、湖北、山西、天津、湖南等省市和遼寧省大連市、錦州市、四川省雙流縣農業技術推廣總站(中心)有關負責同志參加的農業技術推廣管理幹部培訓考察團一共14人,於1995年11月4日至12月2日執行赴美國培訓考察任務。

培訓考察團由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m.s.u)農業及自然資源學院負責接待。密西根州立大學成立於1855年,是全美第一所根據贈地法成立的州立(公立)大學。學校位於密西根州首府──蘭辛市,規模宏大,景色秀麗,下設14個學院,共有4000多名教員,設有200多門專業學科。在校註冊學生4.1萬人。其中本科生3.2萬人,研究生9060人,外國留學生近3000人,來自112個國家和地區,其中:中國留學生900人。學校總面積21.2平方公里,校園占地8.5平方公里,試驗農場和農業教學、科研基地12.7平方公里。農業和自然資源學院為大學裡歷史最為悠久、師資力量最強的學院,在全美屬於最好的十大農學院之一,作為典型的贈地法案學院,農學院實行教學、科研、推廣三結合的體制,負責全州農業科研和推廣工作。州政府不再設立科研和推廣機構。美國所有州都實行這種體制。在行政管理上,農學院分為四大部門:即主管教學的學術和學生事業部,主管科研的農業試驗站,主管推廣的州立大學農業技術推廣站和主管國際交流的國際農業研究所。具體負責這次培訓考察活動的是學校國際農業研究所和農業技術推廣站等單位。在20多天的培訓考察工作中,全團受到美方的熱情接待,密西根州立大學副校長、農學院院長fred·poston博士會見並宴請了代表團。整個培訓考察日程緊湊,工作緊張,組織有序,內容豐富,方式活潑。代表團先後聽取了學校二十多位具有博士學位的農業推廣專家、教授的講課和情況介紹,訪問了拜伊(bay)縣、埃力那克(arenac)縣、麥森(mason)縣等三個縣級農業技術推廣站,考察了11個不同類型的家庭農場,4個農產品加工廠,一個生產資料公司,二個職業中學,二個農產品收購站,一個蔬菜水果批發市場,參加了埃力那克縣農場主協會主席舉行的情況報告會,走訪了9個美國人家庭,其中:農場主家庭5個,大學教授家庭2個,中學教師家庭1個,推廣站長家庭1個。應美方邀請代表團向有關專家、教授和部分外國留學生介紹了中國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工作內容,工作方法,取得的成績等情況,就有關問題與美方朋友進行了研究、探討,得到美方好評。本次培訓考察,內容涉及美國農業立法的沿革,推廣經費預算與使用,贈地大學體系,農業推廣理論和原則,農業推廣體制、管理、項目計畫和評估,農業推廣手段和方法,農業發展政策,現代通訊技術信息傳播設施在農業上的套用,及美國朋友的家庭生活等諸多方面。同志們認為,本次培訓考察收穫不小,對美國特別是密西根州的農業和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現狀,發展趨勢,有了一定的了解,達到了預期目的。

美國是當今世界農業最發達的國家之一,也是世界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國。據介紹現有人口2.6億,直接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口僅占2%左右,一個農民一年生產的農產品可滿足128個人的生活要求。

密西根州位於美國的東北部與加拿大隔湖相望,氣候條件和我國東北近似,是全美玉米、奶牛(牛奶)的主要生產區,全州現有人口940萬,面積17萬平方公里,地廣人稀,務農人口僅占總人口的2.2%,農業生產具有以下特點:

(一)農業生產以家庭農場為主,農場規模越來越大。無論是種植業,還是養殖業,都以家庭為單位,實行規模經營,從發展趨勢看,規模將會越來越大。全州前幾年有5.2萬個家庭農場,現在下降到5萬個。家庭農場分兩種類型,一種為專業性農場,一種為兼業性農場。中等專業性農場一般耕種XX?000畝地。無論專業性農場還是兼業性農場,都以自己耕種為主,農忙時僱請部分臨時工,勞動生產率水平很高。

(二)機械化程度越來越高。耕地、播種、施肥、噴藥、收刈、脫粒、加工、運輸、精選、烘乾、貯存、畜牧業上料、擠奶、消除欄圈全部實行機械化。我們參觀的一些農場主無不擁有多種機械,這些機械性能良好,用途廣泛,有的可以一機多用,如種植機械從整地、播種、施肥、噴藥和收刈、脫粒、秸稈粉碎可一次完成。農產品加工,只要一按電鈕全部自動完成,機械化自動化程度驚人。由於機械化、自動化程度很高,規模小一些的農場主大都是主營農業,兼營其它。

(三)商業性意識越來越強。農業生產以市場為導向,按市場需求進行,我們訪問的農家,大都擁有電腦終端和州立大學農學院及其他信息中心聯網,隨時掌握市場供求信息,決定自己的生產經營。州立大學和其它信息提供者只負責提供市場信息,幫助農場主分析,利用信息,生產什麼,生產多少,都由農場主取決市場自主經營。

(四)社會化服務十分發達。各農場與社會的各涉農部門和商業公司都保持著密切聯繫,農場所需的良種、化肥、農藥、機械、飼料等生產資料,農產品的運輸、銷售、貯存,以及其它需要解決的問題,只需打個電話,有關單位便及時登門服務。

(五)勞動者素質較高。50%左右的農場主是大學畢業生,有的還是碩士甚至博士畢業生,農民的平均學歷達到中專以上。

農業的發展與農技推廣工作是密切相關的,自1914年美國建立農業合作推廣體系以來,農業技術的推廣一直促進著農業勞動者素質的提高和農業科技的進步,而高素質的農場主又對農業推廣工作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密西根州立大學農技推廣站和全美一樣,對農場主的需求及時變換著推廣方法、範圍等,以適應社會的需求。通過培訓和考察,我們認為美國的農業推廣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農業教育、科研、推廣緊密結合。美國的農業推廣以州立大學為核心,實行教育、科研、推廣緊密結合,這種形式是依據美國的法律規定逐步形成的,1862年美國國會頒布的《摩里爾,贈地學院法》,由國家劃出大片土地,在每個州各建立一所贈地學院,為農民培養農業和農機專門人才。1887年頒布《漢奇,農業試驗站法》規定在贈地大學建立試驗站,開展農業科研。1914年又頒布《史密斯,里沃,合作推廣法》,授權贈地學院的農業推廣可以得到聯邦政府農業部的合作和支持。上述三個法案是根據不同的歷史時期農業發展需要提出的,它奠定了美國農業發展的基礎。三個法案是一個整體,它規定了三者之間的相互關係,並由州立大學組織實施,使州立大學逐步成為本州農業教育、科研、推廣的結合體,既是教育中心,又是科研和推廣中心。農業推廣以州立大學為中心雖然有其歷史特殊性,但創造的教學、研究、推廣緊密相結合的成功經驗,則有普遍意義。為了保證教學、科研、推廣緊密結合,學校採取了以下措施:

1、教師既承擔教學任務,又承擔科研和推廣任務,多數為教學──推廣,科研──推廣,教學──科研雙重任務,或教學──科研──推廣三重任務。

2、科研任務來自生產實際,根據推廣工作,提出的問題,確定科研項目計畫,成果一經確認,即向社會公開,不搞技術壟斷。

3、教學、科研人員作推廣人員的後盾,負責解決推廣工作中的疑難問題。

4、對推廣人員採取在職和定期離崗進修的辦法,更新知識,取得碩士、博士學位。

5、召開教學、科研、推廣人員研討會,共同探討解決新問題的途徑和辦法。

(二)多種社會力量合作辦推廣。農業推廣是一項重大的社會公益活動,美國政府動員社會各界支持農業推廣,從而逐步形成了一種多層次、多方面合作進行推廣工作的機制。一是國家和地方合作辦推廣。農業部和州、縣推廣機構各司其職,互相合作,經費由聯邦和地方政府共同負擔。1995年密西根州立大學推廣經費為4000萬美元,其中:聯邦撥款1000萬美元,州政府撥款XX萬美元,縣政府撥款1000萬美元,另外還有特殊推廣項目經費和社會各界捐款800萬美元。二是政府和社會合作辦推廣。州縣兩級推廣機構中都設有政府代表,都成立有州立大學、有關部門、專業協會農民代表參加的農業推廣顧問委員會(協會),負責推廣工作的項目審定、經費籌集、人事安排和工作評估。三是以專職人員為骨幹,專職、兼職和志願人員合作辦推廣。兼職人員主要在州立大學,他們既搞推廣又搞教學、科研,志願人員主要在縣和縣以下以推廣顧問委員會和參加“四健”(4h)會的人員為主。埃力那克縣推廣站只有5名專職推廣人員,顧問委員會有12名,志願人員多達幾千名,面向民眾的推廣工作,許多是依靠志願人員完成的,推廣課題是由顧問委員會根據生產和社會發展的迫切需要提出,項目方案由農業教學、推廣人員在深入調查,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的基礎上聯合制定,項目的實施,除推廣、科研、教學人員參加外,多種社會力量,包括政府機構、民眾團體、大眾宣傳媒介、涉農企業和一些大型農場主,也積極配合,有的農場主還出錢、出地,帶頭實施推廣項目,承擔試驗示範任務。

(三)農業推廣隊伍的素質高。密西根州1994年共有州、縣農業推廣人員445人,其中州農業推廣站150人,縣和區域推廣站295人。150名州推廣專家都是博士、教授,縣和區域推廣人員中70%為碩士,25%具有博士學位,無論是州推廣專家,還是縣級推廣人員知識面都很寬,學識比較淵博,都會操作現代化的儀器設備。州、縣農業推廣站,全部實現了辦公通訊現代化,所有推廣人員都擁有電腦終端,與州立大學及其他信息中心聯網,美國能形成這樣高科技、高學歷層次的農業推廣隊伍,一是高科技發展迅速,農場主的科技文化程度越來越高,自身素質差,很難再勝任推廣工作。二是州立大學設立了農業推廣教育系,在本科畢業的基礎上著力培養農業推廣方面的碩士和博士,形成了培養高級推廣人員的教育體系。三是州立大學對推廣人員的職位有嚴格的要求和招聘程式,招聘上崗後試用六年,方可聘為正式推廣員,不管什麼人,如果不能勝任工作,隨時都有被解聘的可能。

(四)農業推廣領域廣泛,內容豐富。美國的農業推廣是全方位、面向農村、農業和農民的,只要農村、農業和農民需要的,都是農業推廣的領域和任務。工作範疇已遠遠跳出單純農業技術本身,涉及整個農業和所在農民的種、養業、流通、農村文化、親職教育、人際關係、協調指導等諸多方面,以滿足農民的高層次需求。農業推廣人員涉及和實施的項目分三大類:

1、農業技術和自然資源類:涉及農戶利用現代化生產技術和企業經營管理經驗,有效地從事農業生產,確保農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增加農場利潤,開發新的農產品,參予國內外市場競爭,注重食品衛生,合理利用資源,保護環境及農民民眾的多種需求和心理培訓、法律和公共政策的諮詢等。

2、“四健”青年俱樂部項目。四健是指健康的心、健康的腦,健康的身體和健康的手,“四健”是為農村開發農村青年資源而設計的。主要目的是為農村青年提供理論、實踐環境,培養他們關心公共事業,實現自我控制,增長知識才幹,提高領導、管理能力,試一試、乾一乾,成為有益於社會的人。

3、家政推廣項目。家庭是農村發展、生活的基本單位,指導農村家庭生活、消費,健康發展是美國農業推廣的重要任務。這類項目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培訓等活動,強化家庭的作用,制止家庭分裂,減少青少年犯罪,提高生活質量和健康水平,促進家庭的穩定發展和經營管理水平的提高。項目的主要內容有:(1)進行公共事業、社區活動和法律的培訓,教育農民處理好家庭與社區、政府的關係;(2)進行有關食物與營養方面的教育,使其懂得營養和健康、生長發育之間的關係,注意營養、膳食和烹調技術;(3)進行衛生和健康方面的培訓,指導農民搞好家庭保健,改善家庭衛生和設施,愛護公共衛生及設施;(4)幫助農民家庭進行住房需求評估,推薦家庭住房設計式樣,提供房屋修膳和管理知識;(5)指導新婚夫妻和青年夫婦有效地履行自己的義務,尊敬長輩和撫育好小孩;(6)指導農民搞好家庭預算,用好家庭資金;(7)進行家庭生產經營管理知識的培訓和指導,提高家庭農場的經營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

(五)推廣方式靈活,推廣手段先進。農業推廣單位都擁有電子計算機、衛星聯網電話、電視、錄放設備等現代化推廣工具,推廣人員將各種知識信息輸入計算機內,農民需要什麼信息只要撥個電話或打開計算機終端就可獲取有關答案,十分便捷,我們走訪的農戶中,大部分都和州立大學計算機系統聯網,無論是芝加哥的農產品市場價格,還是天氣變化情況等,都可做到“秀才不出門,可知天下事”,州立大學除常用的宣傳培訓設備外,龐大的計算機系統除和各縣推廣站、農戶計算機聯網外,還與國內外有關重要部門聯網,有關的技術信息可及時交流、傳遞。州立大學還設有6套電視節目,無線廣播電台定期向農民播放農業知識技術和信息,利用衛星遠距離教學也在套用中。

美國的農業推廣方式,分直接推廣、間接推廣。直接推廣是指推廣人員走訪到戶,面對面幫助農民解決問題;間接推廣方法是指藉助印刷品、電話、電視、廣播、電子郵件等進行推廣宣傳。目前,運用直接推廣方法服務的約占農戶數的25%,為了提高工作效率,大都是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如小組培訓、參觀、示範等,必要時還進行個別諮詢、個別訪問。各種農業推廣方法,都體現了民主的,說服教育的原則,排除了任何形式的強迫命令。而且,絕大多數推廣項目都是無償的。

(六)隊伍管理嚴格。在長期實踐中,美國的農業推廣成了一套嚴格的管理辦法。

l、農業推廣人員由州立大學直接管理,州推廣專家由學校聘任,基層推廣員由大學下屬的州推廣站聘任,並發工資,地方政府不干預推廣工作。

2、基層推廣人員由州立大學負責培訓,每人每年回校培訓時間不得少於20天,以更新知識,提高綜合素質。

3、根據推廣人員的特長,分別參加州推廣站的推廣項目。推廣員帶著問題回學校與專家教授共同研究,制定方案,再回去組織實施。

4、對推廣人員的工作進行評估,如不稱職,隨時辭退。

美國根據本國的國情和農業資源,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農業技術推廣服務體系,對農業的發展和農村經濟的進步發揮巨大作用,它的一些作法和經驗可供我們借鑑。為此,我們建議:

(一)進一步完善我國農業技術推廣的法律、法規。農業技術推廣是一項公益事業,需要政府強有力的支持,需要法律預以保護。我國人大常委會經過多年醞釀討論,在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頒布了我國第一部農業推廣法,即《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技術推廣法》,這無疑將對我國的農業技術推廣產生深遠的歷史影響。但從推廣法頒布兩年來的實施情況看,由於法律條文太原則,操作性差,難以落到實處,建議儘快制訂《農業技術推廣法》實施細則,使法律更加完善,特別是在維護農技推廣機構合法權益,國家保障措施等方面要具體、明晰,具有可操作性。

(二)改善農技推广部門的裝備,促進農業科技信息、網路的發展。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市場經濟的發展,科技和經濟信息,顯得越來越重要,信息已成為一項重要財富,誰先得到它,誰就可以取得經濟上的主動權。美國農業推广部門把信息傳遞作為向農民服務的一項重要內容,大的農場主也十分注意收集農業科技和市場信息,他們都裝備了先進的信息傳播設備,建立了完善的信息傳遞系統。目前,我國農技推广部門普遍裝備落後,信息傳遞慢,渠道單一,適應不了農民發展商品生產的需要。建議國家增加投入,改善農技推广部門的裝備,重點抓好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農業科技廣播電視台。我國幅員遼闊,交通不發達,廣播電視的覆蓋面廣,傳播速度快,它不受交通便利與否的影響,同時利用廣播配以電視,更加形象、生動,適合我國農民文化水平低的實際,是傳播農業科學技術的一種好方法,國家應把它作為科技興農戰略的一件大事來落實。二是逐步建立計算機信息、網路系統。計算機的發明和普及套用,促進信息事業的發展。世界發達國都把計算機的普及推廣和網路化,作為經濟建設中的一件大事來抓,建議國家在“九·五”期間安排一定的專項經費,採取與地方聯合投資的辦法,在每個省確定若干個地、縣農技推广部門,開展計算機網路建設的試點,同時,組織全國農技推廣服務中心開展計算機軟體開發。爭取用一、二個五年計畫,把全國縣級以上農技推廣機構都用計算機網路起來。三是增加農業科技讀物出版發行,使農民比較容易得到自己需要的資料。

(三)加快農業科技體制改革的步伐,提高農業推廣人員的業務素質。我國農技推廣機構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內部分工過細,人員過多,業務素質普遍偏低。可借鑑美國的經驗,逐步將推廣機構內服務性的專業站(室)向專業性服務公司(肥料公司、藥械公司、果品公司等)發展,農業技術推廣機構應逐步向綜合性、巨觀性方向發展。從重點進行生產技術指導,逐步轉向農業資源綜合開發利用,農業生產的經濟效益與評價,農業環境保護等方面發展。二是採取切實措施加快對現有農技人員的技術培訓,提高他們的素質。各級政府要增加農業技術培訓經費,農業部和人事部門組織制定農技推廣機構崗位任職標準,以調動在職科技人員參加學習、培訓的積極性。三是繼續抓農業內部的“三農”協作。我們認為,“三農”協作重點是省一級,省一級“三農”分屬不同的三個系統協作難度大,農業部喊了多年成效不大,建議農業部對幾年來“三農”協作情況;進行一次調查,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就“三農”協作的組織形式,協作內容和方式,以及經費開支等做出具體規定,充分調動三家的積極性。

(四)增加農業投入,引導農業逐步向規模化、集約化農業發展。農業只有達到一定規模實現集約化經營,才能創造出更好的經濟效益。我國目前實行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無疑是一種好的制度應長期堅持,但是,在鄉鎮企業發達,勞力向工業大量轉移的地方及東北、西北等耕地面積大的地方,可以根據民眾意願,引導農民把土地向農業大戶集中,建立家庭農場,實行規模化集約化經營。國家應增加投入為這些家庭農場提供一些中長期(10?0年)的貸款,幫助他們購買生產加工方面的機械設備,大幅度提高勞動效率,使之成為農業現代化的樣板。

(五)改革農村教育。目前我國不少地方的中學教育存在著主要為了升學的偏向,在教育內容、教學方式上與農村需要脫節,根據我國實際,農村學校應以培養新型農民為主要目標,中、國小在教學內容,課程安排及對學校的考學率上都應圍繞這一目標進行,只有這樣才能培養高素質的新型農民。

查看更多:
甘肅省農業節水技術考察報告
[分析報告]跨國公司投資中國農業出現新動向
赴澳大利亞機械化旱作節水農業考察報告範文
關於赴膠東五縣市學習考察農業產業化的報告
關於我區農業結構調整情況的考察報告
赴美農業技術推廣管理幹部培訓考察報告
美國農業技術推廣考察報告
荷蘭農業信息考察報告
關於澳大利亞農業生物多樣性及可持續發展的考察報告
日本農業考察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