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加油!——深圳下一個30年城市發展的幾點思考

二是不言放棄“擴域夢”,努力爭得更大的區域資源,擴大深圳的腹地。早在本世紀初,就有省、市層面提出將東莞的幾個鎮和惠州的淡水等作為腹地劃入深圳的構想,但由於條件不成熟而擱淺。時至今日,在美夢難成的情況下,深圳逐漸步入內涵式發展軌道,單位面積的集約收益不斷提高,但深圳地域東西狹長、南北短促的地形情況越來越不利於城市擴張,特別是東西方向空間複雜,南向的大海將城市困住,有限的生存空間日益成為深圳新一輪發展的主要制約因素。深圳要成為類似於美國洛杉磯(市轄面積超過1萬平方公里)的全國現代製造業中心、經濟中心,僅憑不足XX平方公里的面積很難做到,許多大型項目和新興產業布局將缺乏空間布陣。深圳北部的清溪、塘廈、鳳崗三鎮(東莞)和東部的淡水(惠州)與深圳腹地緊密連線,是深圳外延擴展的最好選擇。雖然我們在行政區劃調整上不可為,但完全可以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加大對這些地區的產業輻射和經濟聯繫,正如北京將河北廊坊作為衛星城和產業轉移主陣地、上海將蘇州崑山作為其高新產業基地一樣,深圳有選擇地加大對周邊地區的經濟輻射,不僅可以緩解現有的城市壓力,更重要的是可以賦予這些地區的產業和經濟以“深圳特色”,讓其融入深圳經濟圈,為我們實現地域突破打下堅實的經濟基礎,為建設“大深圳”贏得重要籌碼。

三是努力實現“合作夢”,打造“東岸計畫”,提升珠三角東岸城市圈的整體競爭力。如果說上兩種思路屬於主觀“不可為”的客觀“下策”的話,那么這一策略則是深圳必須發揮自身能動性的“可為”之“上策”,也是深圳下一個30年實現長足發展,融入東南亞經濟圈、亞太經濟圈和世界經濟體系的區域合作必由之路。放眼當今世界級城市功能的形成和發展,無不依託城市群或城市圈,無不在競合的態勢下逐步贏得更足資源、獲得更多能量、取得更強實力。珠江口東岸在香港的牽引下,形成了中國經濟外向度最高、國際化最強的開放經濟體和漸已成形的城市圈層。在珠三角啟動的新一輪發展中,深圳作為東岸的境內主導城市,要主動引導東莞、惠州實現產業聯動發展,構築以深圳研發創新和生產管理為核心、周邊地區加工組裝和配套服務為基礎的“大深圳製造”工業體系。深入發展與香港的合作,與東莞、惠州一道服務好、維護好香港這一區域發展引擎,做到“創新合作、產業錯位、功能互補、文化共榮”,合力形成東岸城市圈,讓深圳承擔更多的全國性、全球性的城市功能。

第二個局,是從經濟上謀劃下一個30年在國際、國內主導產業發展態勢中的產業領先格局。一直以來,深圳的產業基本依賴外商投資被動轉型,隨著國家外貿外資政策的調整和各地爭奪外商資源競爭的白熱化,當前技術含量較低、輕型化、結構相對單一的產業體系讓深圳在實現產業轉型、促進產業結構升級方面處於被動,僅憑現有產業的慣性增長很難維持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為謀劃下一個30年的更大發展,深圳必須迅速著手改造完善原有的發展路徑,主動地使產業結構向高端化升級。產業升級及高端化的關鍵取決於選擇和培育新興的主導產業。深圳未來主導產業的選擇和培育,應以實施“產業跟隨”戰略為主,緊跟國際、國內產業發展態勢,及時捕捉世界產業革命帶來的產業新機遇(下文詳述),不斷推進產業的高端化和國際化發展。更重要的是,要努力打造最佳化轉型及時、動態跨越發展的城市產業體系。在促進多元化產業發展的同時,更重視提高城市產業的動態發展能力,努力打破各產業存量的結構剛性,避免出現產業結構僵化問題,提高產業結構的轉化能力,特別是產業結構自我學習和自動搜尋的自我適應能力;不斷調整和改變各產業之間的生產能力配置構成,促進制造業與服務業和社會事業形成“齒輪”效應,聯動發展,相互促進產業結構升級,提升產業競爭力,形成與國際產業互動、與國家主導產業緊密關聯、主動融入區域產業發展的城市產業體系。

第三個局,是從民生上謀劃好在城市法治、公共服務、資源、環境、人才等競爭發展態勢中的後勁、活力之局。在知識經濟背景下,人才占有的稀缺性知識和信息成為創新的源泉,人才資本成為盤活其他資本的關鍵,今後城市間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城市的潛力和活力取決於人才的競爭力。近年來,與京、滬、穗等城市比較,深圳對人才的吸引力逐漸減弱,人才日益短缺,大大制約了城市整體實力的提升。從中國未來人口遷徙和人才流動的內在趨勢上看,民生水平的高低越來越成為人才流動和城市競爭力的重要風向標。改善民生是以人為本、社會和諧的本質要求,也是城市獲得軟實力、提高綜合競爭力的硬舉措。深圳應進一步加大民主法治建設,將法治全面融入城市經濟、社會、文化發展,強化依法治市,推進民主政治和公正司法。走“以民主促民生”的路子,民生工程的實施過程中要廣開言路,拓寬民主參與渠道,創新民主參與方式,通過發揚民主來改善民生,提高城市的政治吸引力。針對我市房價高企對吸引和留住人才的負面效應,政府應重點關注人才的住房需求,開發公共租用房,建立覆蓋面廣、相對完善的公共租房體系,實現“居者有其屋”的民生保障。就人才建設本身來講,應進一步建立公平、公正、公開,科學規範的優秀人才選拔機制,讓優秀人才能夠脫穎而出;積極搭建人才創新創業平台,提供創業條件,降低創業成本;以服務激勵為手段,最佳化專業技術人才工作、生活和成長環境。在改善城市環境方面,加快生態城市建設步伐,著力解決與市民生活密切相關的水環境、大氣、噪聲、垃圾廢物等環保問題,持續改善和提升城市環境質量,努力打造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生態宜居的可持續發展的城市,以優越的人居環境吸引國際、國內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