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報省教育強區自評報告

(二)領導重視,組織保障。

為使教育規劃落到實處,區黨委、辦事處專門成立了創建教育強區領導小組,辦事處主任親任組長,包括兩名區委副書記在內的五位黨委委員均為領導小組成員,為建設教育強區,實現教育現代化,提供了堅實的組織保障。區黨委每年召開3次以上的教育專題會議,及時研究解決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重大問題,如教師住房津貼、薄弱學校改造、學校布局調整、信息化建設以及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等;定期組織學習有關教育的法律法規以及中央、省市關於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重要檔案;通過黨政領導、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視察教育、調查研究、提建議、寫提案等多種形式推動教育改革和發展;建立了社區教育工作制度、區黨政領導聯繫學校制度、區主要領導任期內教育發展責任制;並將教育量化考核指標分別納入對社區資產公司、社區居委會主要領導幹部實績考核中;區黨委每年都隆重召開社區教育暨關心下一代工作表彰大會,優秀學生、優秀家長、教書育人優秀教師表彰大會;XX年,區黨委又發動、組織開展“建設教育強區大討論”和“我為教育強區添光彩”的演講比賽,在全區範圍內營造了傾情教育、合力育人、尊師重教和建設教育強區的良好氛圍。

二、求真務實,措施到位,全面推進教育強區創建工作

我們大力弘揚求真務實、真抓實幹的精神,用抓經濟的力度抓教育,真正落實教育優先發展的地位。

(一)不斷加大教育投入,依法確保教育經費“三個增長”。

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區需要大量經費投入。我區教育經費保障制度健全,教育經費“三個增長”依法落實。XX年至XX年,區財政經常性收入總額為 億元,而同期區財政對教育經常性投入總額為 億元(未含基建、功能室場、信息化建設的投入),占區財政經常性支出的 %;區財政經常性收入年均增長率為 %,教育撥款年均增長率為 %,本稿件著作權屬於517878秘書網高出區財政經常性收入年均增長率 %;生均教育事業經費年均增長率為 %;生均公用教育經費年均增長率為 %。此外,社區資產經營有限公司同期對教育的投入達 萬元;港澳同胞及社會各界也踴躍捐資 多萬元支持教育。近幾年,我區用於擴建、新建校舍、功能室場及信息化建設的資金總計 億元。區黨委牽頭,啟動了社會各界廣泛、積極參與的扶貧助學“結對子”愛心工程,各級領導及社會熱心人士捐資建立了困難學生助學基金,近3年就為 名家庭有困難的學生減免了學雜費近 萬元。。

(二)積極實施四項工程,努力提高教育發展水平和內在品質。

在建設教育強區過程中,我們始終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把發展作為執政為民、執政興區的第一要務,積極推進“學校改造、教育信息化、名師建設、社區教育”四大工程,最佳化教育資源配置。努力提高教育發展水平,讓全區適齡少年兒童平等享受受教育的機會;努力提升教育內在品質,增加優質教育資源,讓更多的學齡人員享受更優質的教育。

1. 實施學校改造工程,促進教育均衡發展。

作為中心城區,我區的不少學校有較長的歷史、良好的辦學傳統、較高的教育質量。不過因為是老城區,教育也背上了歷史的包袱:學校布局不合理,校舍陳舊,辦學場地狹小,生均占地面積和建築面積不足的問題尤為突出,成為制約我區教育大發展的瓶頸。改造“麻雀學校”,是實實在在造福子孫的民心工程,勢在必行。1998年,我們啟動了改造薄弱學校,調整學校布局的民心工程。成立了由區長 、教育主管領導和城鄉建設辦、教育辦、統僑辦、財政所等多個部門負責人組成的專責領導組,按照“先易後難,先急後緩”的原則,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了切實可行的方案。將改造“麻雀學校”與老城區改造、發展民辦教育、解決初高中入學高峰期相結合,分別採取撤、並、改、擴、建等措施,穩步推進了學校改造工程。先後遷移民居 戶,征地、拆遷 萬平方米,新增校舍建築面積 萬平方米;撤消了“麻雀學校” 所,調整、擴建中國小校5所,新建中國小校(幼稚園) 所。全區國小生均占地面積由XX年的 平方米增加到 平方米;生均建築面積由 平方米增加到 平方米。中學生均占地面積由平方米增加到平方米;生均建築面積由平方米增加到平方米。經過幾年的努力,初步完成了學校改造工程,從根本上解決了老城區“麻雀學校”的老大難問題,最佳化了資源配置,促進了教育均衡發展,在較大程度上滿足了人民民眾對優質教育的渴求。同時,也為素質教育的充分開展和教育強區的建設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XX年,我區在全市建設教育強市動員大會上作了經驗介紹,並為會議提供了參觀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