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觀漢記》東觀漢記卷五


永平二年正月,公卿議春南北郊,〔三〕東平王蒼議曰:“孔子曰:〔四〕‘行夏之時,〔五〕乘殷之路,〔六〕服周之冕。’〔七〕為漢製法。高皇帝始受命創業,制長冠以入宗廟。光武受命中興,建明堂,立辟雍。〔八〕陛下以聖明奉遵,以禮服龍袞,祭五帝。〔
九〕禮缺樂崩,久無祭天地冕服之制。按尊事神祇,潔齋盛服,敬之至也。日月星辰,山龍華藻,天王袞冕十有二旒,以則天數;旗有龍章日月,以備其文。今祭明堂宗廟,圓以法天,方以則地,服以華文,象其物宜,以降神明,肅雍備思,博其類也。天地之禮,冕冠裳衣,宜如明堂之制。”〔一0〕司馬彪續漢書輿服志下劉昭注

武冠,俗謂之大冠。〔一一〕類聚卷六七

貴人、相國綠綬,三采,綠紫白,純綠圭。〔一二〕公、侯、將軍紫綬,二采,紫白,純紫圭。〔一三〕公主封君同。〔一四〕九卿、中二千石青綬,三采,青白紅,純青圭。〔一五〕千石、六百石黑綬,二采,青紺,純青圭。〔一六〕四百、三百、二百石黃綬,一采,純黃圭。〔一七〕百石青紺綬,一采,宛轉繆織圭。〔一八〕御覽卷六八二

孝明帝作玭珠之佩,以郊祀天地。〔一九〕書鈔卷一二八

賜段熲亦幘,故知自上下通服之,皆烏也。廚人綠,馭人赤,輿輦人黃,駕五輅人逐車色。〔二0〕其承遠遊進賢者,施以掌導,謂之介幘。承武弁者,施以笄導,謂之平巾。事物紀原卷三

〔一〕 “車服志”,據史通古今正史篇,此志為蔡邕所撰。

〔二〕 “天子行有□罕”,此條海錄碎事卷一0亦引,文字全同。“□”與“罕”皆為鳥網。此所謂“□罕”,指載網之獵車。文選卷八楊雄羽獵賦云:“荷垂天之□,張竟□之罘。”又云:“罕車飛揚,武騎聿皇。”此“□”與“罕”分言,實為同類之物。李善注云:“罕,□罕也。”

〔三〕 “春”,姚本、聚珍本作“ 舉”,誤。玉海卷七八、卷八一、卷八二引皆作“春” ,字尚不誤。卷六一引作“奏”,與“春”形近致誤。

〔四〕 “孔子曰”,見論語衛靈公篇。 顏淵問如何治理國家,孔子以“行夏之時”云云相答。

〔五〕 “行夏之時”,楊伯峻論語譯註衛靈公篇注云:“據古史記載,夏朝用的自然歷,以建寅之月(舊曆正月)為每年的第一月,春夏秋冬合乎自然現象。周朝則以建子之月(舊曆十一月)為每年的第一月,而且以冬至日為元日。這個雖然在觀測天象方面比較以前進步,但實用起來卻不及夏曆方便於農業生產。就是在周朝,也有很多國家是仍舊用夏朝的曆法的。”

〔六〕 “乘殷之路”,“路”與“ 輅”通。殷輅即大輅,漢代祭天,尚乘大輅,東漢稱為桑根車。殷輅較周代車子樸質。孔子生當周代,主張“ 乘殷之路”,是表示崇尚儉樸。左傳桓公二年云:“大輅、越席,昭其儉也。”

〔七〕 “服周之冕”,孔子主張禮服華美,論語泰伯篇孔子肯定禹“惡衣服而致美乎黻冕 ”,可證。周冕較前代華美,所以孔子主張“
服周之冕”。

〔八〕 “建明堂,立辟雍”,據本書光武帝紀載,中元元年,起明堂,辟雍。范曄後漢書光武帝紀亦云中元元年,“初起明堂、靈台、辟雍”。

〔九〕 “五帝”,據范曄後漢書明帝紀李賢注引五經通義,指蒼帝靈威仰、赤帝赤熛怒、黃帝含樞紐、白帝白招矩、黑帝協光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