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漢紀》孝明皇帝紀上卷第九

〔一〕 大章,堯樂名,言堯德章明也。簫韶,舜樂名,言舜能繼紹堯之德,一作大韶。皆傳說中之樂舞名,今已不可考。

〔二〕 韶濩,商湯樂名,以其能紹繼禹也,亦作大濩。大武,周武王樂名,以武王伐紂,言其德成武功。

善乎!嵇生之言音聲曰〔一〕:古之王者,承天理〔物〕,〔二〕必崇簡易之數,仰無為之理〔三〕。君靜於上,臣順於下,大化潛通,天下交泰〔四〕。群臣安逸〔五〕,自求多福,默然化道,〔六〕懷忠抱義,而不覺其所以然也〔七〕。和心足於內,則美言發於外〔八〕。故歌以敘志,舞以宣情,然後文之以采章,昭之以風雅,播之以八音,感之以太和,導其神氣,養而就之,迎其悅情,致而明之,使心與理相順,言與聲相應〔九〕,合乎會通,以濟其美。故凱樂之情,見於金石,含弘光大,顯於音聲也。若此以往,則萬國同風,芳榮齊茂,馥如秋蘭,不期而信。大道之隆,莫盛於茲,太平之業,莫顯於此,故曰“移風易俗,莫善於樂”〔十〕。然樂之為體,以心為主。故無聲之樂,民之父母也。

〔一〕 嵇生之言音聲,指嵇康所著之聲無哀樂論。

〔二〕 據聲無哀樂論補。

〔三〕 聲無哀樂論“仰”作“御” 。

〔四〕 “下”蓋指“地”。

〔五〕 聲無哀樂論“臣”作“生” 。

〔六〕 聲無哀樂論“化”作“從” 。

〔七〕 “也”原作“蓋”,屬下句。據黃本及聲無哀樂論逕改。

〔八〕 聲無哀樂論“美言”作“和氣”。

〔九〕 聲無哀樂論“言”作“氣” 。

〔十〕 乃孝經廣要道之章載孔子之語。注曰:“風俗移易,先入樂聲,變隨人心,正由君德,正之與變,因樂而彰,故曰莫善於樂。”

夫音聲和,此人情所不能已者也。是以古人知情不可放,故抑其所通〔一〕;知欲不可絕,故因以致殺〔二〕。故為可奉之禮,制可遵之聲也〔三〕。口不盡味,耳不極音〔四〕,揆〔終〕始〔之宜〕,〔度賢愚〕之中〔五〕,為之檢則,使遠近同風,〔用〕而不竭〔六〕,亦所以結忠信,著不遷也。故鄉教庠序,革不修之〔七〕,使絲竹與俎豆並存,羽旄與揖讓俱用,正言與和聲同發。使將聽是聲也,必聞此言;將觀是容也,必崇其禮。猶賓主升降,然後酬行焉。於是言語之節,音聲之度,揖讓之宜〔八〕,動止之致,進退相須,共為一體。君臣用之於朝,士庶用之於家,少而習之,長而不怠,心安志固,從善日遷,此先王用樂之意也。故朝宴聘享,嘉樂必存。是以國史採風俗之盛衰,寄之樂工,宣之以管弦,使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自戒〔九〕,此〔又〕先王用樂之意也〔十〕。

〔一〕 聲無哀樂論“通”作“遁” 。

〔二〕 聲無哀樂論此句作“故自以為致”。

〔三〕 聲無哀樂論“遵”作“導” ,“聲”作“樂”。

〔四〕 聲無哀樂論“耳”作“樂” 。

〔五〕 均據聲無哀樂論補。

〔六〕 據聲無哀樂論補。

〔七〕 聲無哀樂論此四字作“亦隨之”,且上句“教”作“校”,“序”作“塾”。

〔八〕 聲無哀樂論“宜”作“儀” 。

〔九〕 出毛詩周南關雎序。

〔十〕 據聲無哀樂論補。

上與皇太(子)後幸南陽章陵〔一〕,周觀舊廬,召見陰、鄧故人,賞賜各有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