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漢紀》孝獻皇帝紀卷第三十

初,魏王欲以楊彪為太尉,彪辭曰:“嘗已為漢三公,遭世衰亂,不能立尺寸之益,若復為魏氏之臣,於義既無所為,於國選亦不為榮也。”遂聽所守。及魏受禪,乃下詔曰:“夫先王制几杖之賜,所以賓禮黃耇〔一〕,褒崇元老也。昔孔光、卓茂皆以淑德高年,受此嘉錫〔二〕。公故漢宰相,乃祖已來,世著忠賢。公年過七十,行不逾矩,可謂老成人矣,所宜寵異,以彰舊德。其錫公延年杖及伏几,〔延〕(筵朝)請之日〔三〕,使杖入侍;又使著鹿皮帽冠。”彪上章固讓,不聽。年八十四,以壽終。

〔一〕 儀禮士冠禮曰:“黃耇無疆,受天之慶。”注曰“黃,黃髮也。耇,凍梨也。皆壽征也。”

〔二〕 漢書孔光傳曰:莽白太后,徙孔光為太師。光稱病辭位,太后賜靈壽杖。又范書卓茂傳曰:光武初即位,以茂為太傅,封褒德侯,賜几杖車馬。

〔三〕 據黃本刪改。三國志、范書之注引續漢書均作“延請”。

彪字文先,幼習祖考之業,以孝義稱。自為公輔,值王室大亂,彪流離播越,經歷艱難,以身衛主,不失中正,天下以此重之。自震至彪,四世宰輔,皆以儒素名德相承。秉、賜雖方節不及震,然其恭謹、孝友、篤誠,不忝前列也。有子曰修,少有俊才,而德業之風盡矣。至魏初,坐事誅〔一〕。

〔一〕 三國志陳思王傳曰:植既以才見異,而丁儀、丁廙、楊修等為之羽翼。植寵衰。太祖既慮終始之變,以楊修頗有才策,而又袁氏之甥,於是以罪誅修。

癸酉〔一〕,魏以河內之山陽,封漢帝為山陽公,行漢正朔焉。

〔一〕 十一月癸酉朔,疑袁紀上脫 “十一月”三字。

明年,劉備自立為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