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范》附一:司馬光傳(選自《宋史》)



司馬光以端明殿學士的身份出知永興軍。宣撫使下命令分撥義勇戍守邊疆,挑選軍隊中的驍勇武士,招募市井中那些不怕死的少年為奇兵,並徵調百姓製作乾糧,全部修築城池望樓,關輔一帶因此而被騷擾,不得安寧。司馬光極力呼籲:“國家和人民都困弊疲乏,不可以再生事,京兆一路全部是內郡,修繕並不是當務之急。宣撫的命令,不敢聽從,如果說在軍事方面缺乏什麼,我擔負責任。”於是一路獨免騷擾。後來,又調他到許州任知州,他急忙朝見皇帝,不想赴任;請求回洛陽西京御史台任職,從此絕口不談政事。皇上請求進諫的詔令下達以後,司馬光讀後感動得流了淚,想默不作聲又不能自禁,於是他又陳述了六件事,還寫信譴責宰相吳充,這些事情見於《吳充傳》。

蔡天申擔任察訪官的時候,作威作福,河南尹、轉運使對他恭敬得像對待上司一樣;當朝拜謁應天院神御殿時,官府單獨為他設了一班,以示不敢與他對抗。司馬光回頭對台吏說:“把蔡寺丞帶回本班。”官吏於是帶蔡天申站到監竹木務官富贊善之後,蔡天申很感窘迫和沮喪,當天就離開了。

元豐五年,司馬光忽然患言語不流暢的疾病,自己懷疑將離開人世,便預備了遺書,將其放在屋內臥房裡,打算一旦病情加重,就將它托好友送給皇上。官制施行,皇帝指著御史大夫說:“非司馬光不可。”又打算讓他擔任東宮太子的師傅。蔡確建議說:“國家的太子剛剛定下來,希望能稍微推遲一下。”這時《資治通鑑》還沒有全部完成,皇帝特別注重這本書,認為比荀悅的《漢紀》還要好,皇上多次催促他快些完稿,並把潁邸舊書二千四百卷賞賜給他。書寫完後,加授他為資政殿學士。

他居住在洛陽的十五年,天下人將他當作真正的宰相,村夫野老都稱他為司馬相公,婦人孺子都知道他是司馬君實。

皇帝去逝後,司馬光趕到宮殿,守衛的士兵望見他,都以手加額說:“這是司馬相公呀!”他所到之處,老百姓都攔在路上,聚集在一起圍觀,以至於馬都不能通過,大家要求說:“你不要回洛陽了,就留下來作宰相,快救活百姓。”繼位的哲宗年幼,太皇太后臨朝聽政,派遣使者問司馬光當前首要的任務,司馬光說:“廣開言路。”於是下詔在朝堂公開張帖文書、告示。朝廷針對大臣有意見的,定下了六條,說:“暗中有所懷疑的人;挑撥與自己無關的事的人;或者煽動動搖重要事情;或者迎合王安石的法令;對上想僥倖希望晉升;對下想迷惑流俗。像這些人,堅決懲罰不赦。”然後把它交給司馬光,司馬光看後說:“這不是請求進諫,而是在拒諫。作臣子的只有不說話,一說話就歸入到六條里了。”於是朝廷詳細討論其中的情況,將詔書修改後頒布施行。在當時,上書言事的人數以千計。

朝廷準備起用司馬光作陳州知州,但過闕的時候,又將他留下任為門下侍郎。蘇軾從登州被召回朝廷,司馬光所過的路上,人們聚集在一起大聲呼喊說:“感謝司馬相公,你不要去朝廷了,好好保重身體,來救活我們吧。”當時天下的老百姓,對新政都拭目以待,可是議論的人還有人說:“先皇剛去世,現在的皇帝三年不能改變父親的制度。”只是粗略地舉出一些細小事情,稍微搪塞人們的耳目。司馬光說:“先帝的法規,好的部分即使百代也不應該改變,像王安石、呂惠卿所創製的法規,已成為天下的禍害,更改它們就像救民於水火一樣。何況太皇太后是因母親改變兒子,不是兒子改變父親。”眾議決定了,於是罷去保甲團教,不再設立保馬法,廢除市易法,將所儲存的物資全部賣掉,不收利息,免除老百姓所欠的錢;有關京東鐵錢及茶鹽的管理辦法,也都恢復原來的樣子。有人對司馬光說:“熙寧、鹹豐時期的舊臣,大多是奸佞小人,他日有人拿父子情義離間皇上,那么大禍就會發生了。”司馬光神色嚴厲地說:“上天如果要降福宗廟,必定不會有這類事。”於是天下的人都放心了,說:“這是先帝的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