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范》家范卷一 治家



又,子生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男子十年,出就外傅,居宿於外。女子十年不出。

又婦人送迎不出門,見兄弟不逾閾。

又,國君、夫人、父母在,則有歸寧。沒,則使卿寧。

【譯述】衛石碏說:“君王仁義、臣下有品行、父親慈祥、兒子孝順、兄長愛護、弟弟恭敬,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六順。”齊國人晏嬰說:“君主和善,臣子謙恭;父親慈祥,兒子孝順;兄長友愛,弟弟恭敬;丈夫溫和,妻子柔順;婆母慈善,媳婦聽話,這就叫禮。”君主和善而又不違禮法,臣下忠君而沒有二心,父親對子女慈祥而且能夠教育,子女對父母孝順且能規勸其過錯,兄長對弟弟愛護而且友善,弟弟對兄長敬重而又順從,丈夫對妻子和氣,妻子對丈夫溫柔,婆母對媳婦慈祥,媳婦聽命而又溫婉,這一切是禮法中最規範的現象。治家最好的辦法莫過於講究禮法。

男女有別,是禮之大節,所以治家者必須以禮為先。《禮記》規定:男女不能在一起,不能共用衣架,不能共用毛巾和梳子,不能親自傳遞和接受東西;嫂子與小叔不能互相往來問候;庶母不能洗非親生孩子的衣裳;閨房外的話不能傳入閨內,閨房內的話也不能傳到閨外;女子訂婚後,必須佩帶香囊表示自己已有所歸屬。女子出嫁後,若不是家中發生大的事情,不能回娘家。姊妹、堂姊妹出嫁之後再回家,兄弟不能與她們同席而坐,也不能跟她們用同一個器皿吃飯。男女之間,不經媒人撮合,不能互通姓名而相好;沒有接受彩禮不能成為姻親,舉行婚禮必須選擇良辰吉日,必須齋戒和祭祀鬼神,同時還要酒宴招待同鄉朋友,來表示其隆重。

另外,男女之間,如果不是遇到祭祀或舉行喪禮,不能相互傳遞用具。如果要相互傳遞,只能是男人把東西放進竹筐里遞給女人,女人從竹筐里取。實在沒有竹筐,就需要男人先把東西放在地上,而後女人跪下去取。內室女眷不能和外邊的人取一口井裡的水;不能使用同一個浴室;更不能在同一個炕上就寢;也不能相互借東西。男子如果要進入內室,不能嘯叫,不能用手指指點點;夜裡出入,要掌蠟燭,沒有蠟燭就要停止行動。女子出門,一定要用東西遮蔽住臉;夜裡出入也要秉燭,沒有蠟燭就要停止行動。在路上也有規矩:男子從右邊走,女子從左邊走。

另外,孩子長到七歲的時候,男女之間就不能在同一個炕席上就寢了,也不能坐在一起吃飯了。這樣是為了顯示男女之間的區別。男孩子長到十歲的時候,就可以到外邊去拜師傅學習,居宿在外邊。女孩子即使到了十歲,也不能出去求學,永遠都居住在內室里。

另外,婦人迎送客人也不能走出門外,即便是與自己的兄弟會面,也不能邁到門檻的外邊。另外,對於公主來說,如果父皇和母后在世,那么公主出嫁之後要經常回家去看望父皇和母后;如果父皇和母后去世了,也應該派晚輩回去看望一下。對於一般百姓家的女子來說,如果父母親在,則要時常回去看望父母;如果父母去世了,也要派晚輩回去看望娘家人。

寢門之外,婦人莫問

【原文】魯公父文伯之母如季氏,康子在其朝,與之言,弗應;從之及寢門,弗應而入。康子辭於朝而入見,曰:“肥也不得聞命,無乃罪乎?”曰:“寢門之內,婦人治其業焉,上下同之。夫外朝,子將業君之官職焉;內朝,子將庀季氏之政焉,皆非吾所敢言也,”

公父文伯之母,季康子之從祖叔母也。康子往焉, 門而與之言,皆不逾閾。仲尼聞之,以為別於男女之禮矣。

【譯述】魯公父文伯的母親是康子的從祖叔母,她到季氏那裡造訪的時候,康子正在朝中。康子和她說話,她不答應。康子跟著她來到內室的門口,她仍然不和康子搭話,只顧自己進入裡邊。康子覺得很奇怪,退朝後趕忙去拜見從祖叔母,說:“適才我沒有聽到您的吩咐,莫非我有什麼地方做錯了嗎?”從祖叔母回答道:“在內室裡邊,是婦女們的事,上下都是這樣。在內,你要履行國君交給你的公務;在內,你又要處理季氏家裡的事務。這些皆不是我所能夠過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