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范》家范卷一 治家



華亥想取代他的兄長合比成為右師,便到平公那裡去說合比的壞話,讓平公把合比趕走。左師說:“你這個華亥呀,早晚必定要滅亡!你削弱你的同宗本族,對別人會怎么樣呢?別人又會對你怎么樣呢?”過了不久,華亥果然死了。

不愛其親,焉能愛自己

【原文】孔子曰:“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以順則逆,民無則焉,不在於善,而皆在於凶。德雖得之,君子不貴也。故欲愛其身而棄其宗族,烏在其能愛身也?”

【譯述】孔子說:“不愛自己的親人卻去愛別人,這就是違反道德;不敬重自己的親人而敬重別人,這就是違反禮法。君王教育百姓尊從父母,自己卻違反道德禮法,這樣百姓就會無所適從。凡是不敬重自己的父母,一味地違背道德禮法的人,即使再講究德行,君子也不會去敬重他。一個人想愛護自己,卻拋棄自己的宗族,那又怎么能夠做到愛護自己呢?”怨之所生,生於自私【原文】孔子曰:“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善為家者,儘其所有而均之,雖糲食不飽,敝衣不完,人無怨矣。夫怨之所生,生於自私及有厚薄也。

【譯述】孔子說:“家裡的財產分配均勻,就沒有人貧窮;家裡的人能夠和睦相處,大家就會團結在一起;家人相安無事,家庭就不會有禍害。”

善於治家的人,將所有財產都平均分配,即使是每天吃粗茶淡飯、穿破舊衣服,甚至吃不飽穿不暖,人們也不會有怨恨產生。怨恨之所以產生,是因為家長自私自利而且對待別人不公平。

天下一尺布,大家共穿天下一斗粟,大家共食【原文】漢世諺曰:“一尺布尚可縫,一斗粟尚可舂。”言尺布可縫而共衣,斗粟可舂而共食。譏文帝以天下之富,不能容其弟也。

【譯述】漢代有一句諺語說:“一尺布尚可縫,一斗粟尚可舂。”意思是說即使天下僅有一尺布,也還可以把它縫製成衣服,大家一起來穿;即使天下僅有一斗谷粟,也還可以做好了大家一起來吃。這句諺語是用來譏諷漢文帝擁有整個天下,卻不能容納他的親兄弟。

【原文】梁中書侍郎裴子野,家貧,妻子常苦饑寒。中表貧乏者,皆收養之。

時逢水旱,以二石米為薄粥,僅得遍焉,躬自同之,曾無厭色。此得睦族之道者也。

【譯述】梁代中書侍郎裴子野,家裡很窮,妻子兒女經常被饑寒交迫所苦。

裴子野卻把沒有飯吃的表弟表妹都收養在家。當時正碰上水旱災害,裴子野家用二石米煮成很稀的粥,家裡人多,一人只能吃一碗,裴子野和大家一樣只吃一碗,沒有一點不堪忍受的表情。裴子野這種做法可以稱得上是懂得與家族和睦相處的道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