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范》家范卷五 子下



【譯述】唐代鳳閣舍人李迥秀,他的母親出身很低賤,妻子有一次呵斥奴婢,母親聽後很不高興,秀立刻就休掉了妻子。有人勸他說:“你妻子雖然不避嫌疑,傷害了你母親,但她的過失還不致於如此,為什麼這么急噪呢?”李迥秀回答說:“我娶妻子就是為了贍養母親,如今妻子竟給母親臉色看,我怎么敢再留她呢?”最終還是沒有聽從勸告。

【原文】後漢郭巨家貧,養老母,妻生一子三歲,母常減食與之。巨謂妻曰:“貧乏不能供給,共汝埋子。子可再有,母不可再得。”妻不敢違,巨遂掘坑二尺余,得黃金一釜。或曰:“郭巨非中道。”曰:然以此教民,民猶厚於慈而薄於孝。

【譯述】東漢郭巨家裡很窮,奉養著老母親。妻子生下一個孩子已經三歲,郭巨的母親常常自己少吃一點東西,省下來給小孫子吃。郭巨對妻子說:“咱家貧窮而不能讓全家人都吃飽,你與我一起把孩子埋掉吧。孩子我們還可以再生,但母親不可再有。”妻子不敢不同意,於是掘了一個二尺深的坑,卻意外地發現裡邊有一鍋黃金。有人議論說:“郭巨雖然是個孝子,但他的做法不仁道。”我們說:儘管用這樣極端的事例來教化民眾,而民風仍然是厚於慈愛,薄於孝。

後母如母【

原文】或曰:五母在禮,律皆同服。凡人事嫡、繼、慈、養之情,烏能比於所生。或者疑於偽與。曰:是何言之悖也?在《禮》:為人後者,斬衰三年。傳曰:何以三年也?受重者必以尊服服之。何如而可為之後?

同宗則可為之後。如何而可以為人後?支子可也。為所後者之祖、父母、妻、妻之父母、昆弟、昆弟之子若子。繼母如母。傳曰:繼母何以如母?繼母之配父與因母同。故孝子不敢殊也。慈母如母。傳曰:慈母者,何也?妾之無子者、妾子之無母者,父命妾曰:“以為子。”命子曰:“女以為母。”若是,則生養之,終其身如母,死則喪之三年如母,貴父之命也。況嫡母,子之君也,其尊至矣。梁中軍田曹行參軍庾沙彌嫡母劉氏寢疾。沙彌晨昏侍側,衣不解帶。或應針炙,輒以身先試。及母亡,水漿不入口累日。初進大麥薄飲,經十旬,方為薄粥,終喪不食鹽醬。

冬日不衣綿纊,夏日不解衰絰,不出廬戶,晝夜號慟,鄰人不忍聞。所坐薦淚沾為爛。墓在新林,忽有旅松百許株枝葉郁茂,有異常松。劉好啖甘蔗,沙彌遂不復食之。漢丞相翟方進,既富貴,後母猶在,進供養甚篤。太尉胡廣年八十,繼母在堂,朝夕贍省,旁無几杖,言不稱老。

漢顯宗命馬皇后母養肅宗,肅宗孝性純篤,母子慈愛,始終無纖介之間。帝既專以馬氏為外家,故所生賈貴人不登極位。賈氏親宗,無受寵榮者。及太后崩,乃策書加貴人玉赤綬而已。古人有丁蘭者,母早亡,不及養,乃刻木而事之。彼賢者,孝愛之心發於天性,失其親而無所施,至於刻木,猶可事也,況嫡繼慈養之存乎?聖人順賢者之心而為之禮,豈有聖人而教人為偽者乎?

【譯述】有人說:對於親生母親、嫡母(妾生的子女稱父親的正妻)、繼母、慈母(撫養自己成長的庶母)和養母,為她們服喪時都要穿同一規格的喪服。也有人認為,人對嫡母、繼母、慈母和養母的恩情,都無法與生身母親相比,所以為嫡、繼、慈、養四母服喪,那都是一種偽善行為。

我們說:這話說得太違背常禮了吧?《禮記》說:做為人的後代,服喪時應該穿斬衰服(最重的一種喪服)三年。“傳”解釋說:為什麼要服斬衰服三年呢?這是因為服重孝者必須穿尊服(斬衰三年)來服喪。怎樣才算是家族的後代呢?只要是同宗就可以做為後代。怎樣才算是某一個人的後代呢?支子(嫡妻次子以下及妾子)就可以。為所後者的祖父、父母、妻子、妻子的父母、昆弟、昆弟的兒子和親子一樣。繼母和親生母親一樣。“傳”解釋說:繼母為什麼和親生母親一樣?因為繼母和生母是同一個丈夫。所以孝子不敢區別對待。慈母和親生母親一樣。“傳”解釋說:慈母是什麼人?沒有子女的妾和妾生的孩子而又失去生母的,父親命令妾說:“你把他當作你的親生子。”又對孩子說:“你把她當作你的親生母親。”這樣,慈母撫養你,你一生都要像親生母親一樣對待慈母,慈母死後,要像生母一樣為她服喪三年。這是因為尊重父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