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范》家范卷三 父母/ 父/ 母



為成子名,母不避禍

【原文】唐相李義府專橫,侍御史王義方欲奏彈之,先白其母曰:“義方為御史,視奸臣不糾則不忠,糾之則身危而憂及於親,為不孝;二者不能自決,奈何?”母曰:“昔王陵之母殺身以成子之名,汝能盡忠以事君,吾死不恨。”此非不愛其子,惟恐其子為善之不終也。然則為人母者,非徒鞠育其身使不罹水火,又當養其德使不入於邪惡,乃可謂之慈矣!

【譯述】唐朝宰相李義府專橫跋扈,侍御史王義方想彈劾他,先告訴母親說:“我身為御史,看見奸臣而不去彈劾是對皇上不忠;若彈劾他,那么自己危險又會使親人擔憂,這是對母親不孝。這兩者我無法作出決斷,怎么辦才好呢?”母親說:“昔日王陵的母親自殺以成全兒子的名聲,你能以忠誠事君報國,我死而無恨。”這並不是不喜愛兒子,是擔心兒子不能至始至終做好事。為人之母,她的責任並非只是撫養兒子長大,使他不遭水、火之災,還應當培養他的品德,使他不走上邪路,這才稱得上是慈母。

慈愛之道,義感人神

【原文】漢明德馬皇后無子,賈貴人生肅宗。顯宗命後母養之,謂曰:“人未必當自生子,但患愛養不至耳。”後於是盡心撫育,勞瘁過於所生。

肅宗亦孝性淳篤,恩性天至,母子慈愛,始終無纖介之間。古今稱之,以為美談。

【譯述】漢明德馬皇后自己沒生兒子,賈貴人生下了肅宗。顯宗命後母撫養肅宗,並且說:“人不一定只有自己生的孩子才感情好,只怕你愛護養育的恩情不夠啊!”後母於是盡心竭力地撫養肅宗,其辛勞的程度超過了親生子。肅宗對待後母也非常誠懇孝順,自然就產生了養育之恩,他們母子慈愛,始終沒有一點隔閡。這件事古今傳誦,成為美談。

【原文】隋番州刺史陸讓母馮氏,性仁愛,有母儀。讓即其孽子也,坐贓當死。將就刑,馮氏蓬頭垢面詣朝堂,數讓罪,於是流涕嗚咽,親持杯粥勸讓食,既而上表求哀,詞情甚切。上愍然為之改容,於是集京城士庶於朱雀門,遣舍人宣詔曰:“馮氏以嫡母之德,足為世范,慈愛之道,義感人神。特宜矜免,用獎風俗。讓可減死,除名。”復下詔褒美之,賜物五百段,集命婦與馮相識,以旌寵異。

【譯述】隋朝刺史陸讓的母親馮氏,生性仁愛,有慈母的風範。陸讓是她的庶子,犯了貪贓枉法的罪,應當被處死,即將受刑的時候,馮氏蓬頭垢面來到朝堂,首先數落陸讓的罪行,流涕痛哭,親自捧著一碗粥勸陸讓吃,接著上書皇上哀求,言詞悲哀,情真意切。皇上憐憫而為之改變了態度,於是召集京城的士庶官員來到朱雀門,由舍人宣讀詔書:“馮氏以非親生母親的身份善待庶子的品德,足以成為世人的典範,她的慈愛之道,義感人神。應當嘉獎勉勵,以淨化風俗。陸讓可以免去死罪,予以除名。”又下詔褒獎馮氏,賞賜五百段布帛,還召集那些有身份的婦女與馮氏認識,以示對她的特殊恩寵。

母親心存大義,以己子救人子

【原文】齊宣王時,有人斗死於道,吏訊之。有兄弟二人,立其傍,吏問之。

兄曰:“我殺之。”弟曰:“非兄也,乃我殺之。”期年,吏不能決,言之於相。相不能決,言之於王。王曰:“今皆舍之,是縱有罪也;皆殺之,是誅無辜也。寡人度其母能知善惡。試問其母,聽其所欲殺活。”相受命,召其母問曰:“母之子殺人,兄弟欲相代死。吏不能決,言之於王。王有仁惠,故問母何所欲殺活。”其母泣而對曰:“殺其少者。”相受其言,因而問之曰:“夫少子者,人之所愛,今欲殺之,何也?”

其母曰:“少者,妾之子也;長者,前妻之子也。其父疾且死之時屬於妾曰:‘善養視之。’妾曰:‘諾!”今既受人之託,許人以諾,豈可忘人之託而不信其諾耶?且殺兄活弟,是以私愛廢公義也。背言忘信,是欺死者也。失言忘約,已諾不信,何以居於世哉?予雖痛子,獨謂行何!”泣下沾襟。相入,言之於王。王美其義,高其行,皆赦。不殺其子,而尊其母,號曰“義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