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八章


李信是宦門公子,又是舉人,撫、按各衙門在表面上還必須按律辦事,以遮飾他們
受賄枉法之罪。撫、按衙門既要做得能夠遮人耳目,也要考慮李府必然抗訴刑部和
都察院,他們在給李信定罪之後還必須上呈刑部。即令刑部批覆,定為秋決,也要
到明年冬至行刑,還有一年光景。何況,刑部和都察院也有將案子發回複審的可能。
總之,李信的仇家擔心夜長夢多,萬一李信出獄,好像猛虎出籠,後患可慮,所以
他們近兩三天曾打算多花千把兩銀子,在獄中將李信暗害,報成暴病身亡。只是李
信不是泛泛小民,知縣和典史都不敢點頭,至於下邊看監的人們,一則沒有這個天
膽,二則也因為李老九和幾個管事的禁卒頭兒決不做這樣謀害李公子的事,仇家這
一條毒計才沒有行通。

①衙蠹——明未老百姓對於衙門書史和街役的稱呼,含有痛恨他們的意思。
②藩台、臬台——藩台是對布政使的俗稱,臬台是對按察使的俗稱。
③上憲——指上級衙門,上級長官。
④詳文——簡稱“詳”,呈文的一種。
⑤的系——同“確係”,明、清人習用詞。
⑥秋決——冬至處決犯人叫做秋決。方即處決叫做“方決”。

聽了李老九說出這兩個機密訊息,李信覺得心頭一涼,直透脊背。原來他對知
縣還抱有幻想,總想著他雖是受那幾家有錢有勢的鄉紳利用,但不會將他置於死地。
當他見到知縣前一次給“上憲”報的呈文底子時,看見其中最吃緊地方用字都很活,
留著迴旋餘地,就證實了他的想法。他完全沒料到,事到如今,這個狗官完全倒向
他的仇家那邊。今天,他真是度日如年。平常一日三次前來送飯的僕人,今晚竟然
不能進來,更增加他的無窮疑慮。
李信被囚禁的單人房間是在監獄的後院,接連著的兩間房子住著看監的人。他
不像住在前院大班房中的囚犯們訊息靈通,因而今晚所有給犯人送飯的人都被擋在
大門外,他不知道;監獄中增添了十幾個掛刀執杖的捕快,他不知道;街巷中和城
牆上有傳呼守城的聲音,他雖然聽到了,但不很重視,只認為是常有的一般匪警,
所以他的心思都用在他自己趕快向“上憲”辯誣申冤的問題上。
突然,從高牆外的街巷中傳來緊急鑼聲,跟著傳呼知縣嚴諭:“賊人離西門只
有五里,守城十萬火急。各家了男,立刻全數上城,不得遲誤!各家門前懸掛燈籠,
嚴防奸細!街上不許閒人走動,不許開門張望!有膽敢縱火搶劫,擾亂治安者,格
殺勿論!有留住生人,隱瞞不報者,立即拿問!”這一次敲鑼傳諭的聲音開始引起
李信的注意,暫時把自身的大事放在一邊。他心中納悶:“什麼人前來攻城,竟來
得這么突然?”他知道臨頗有個一條龍①,手下有幾千人,一個月前曾經來攻過一
次城,受挫而去,大概不會是他再來攻城。毫州一帶有個袁老山,手下有一兩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