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六章

  李闖王來到河南,已經十幾天了。今日陽光明媚,氣候顯得溫暖。在南召縣白
土崗寨中,一家大鄉紳的宅子前的五丈高旗桿上飄揚著“闖”字大旗。在白土崗的
寨內和寨外,到處有李闖王的義軍駐紮,到處有新的和;日的軍帳,到處有大小不
同的各色旗幟。在方圓十里以內,騎兵和步兵加緊操練;往往隔著丘陵,可以聽見
到處有正在操練的人聲和馬蹄聲,較近處還可以聽見兵器的碰擊聲。而白土崗的寨
門外或寨中的大街上,有人從各處川流不息地前來投軍,前來訴冤,又從城裡和四
鄉來了很多小商小販,像趕會一般熱鬧。
自從李自成經淅川迸人河南以後,南陽一帶的局面突然大變。他在馬山口住了
五天,等到了從鄖陽山中出來的後續部隊和商洛山中前來的最後一批人馬。這最後
一批人馬中多是非戰鬥人員,包括做軍帳、號衣、盔甲、弓箭和各種兵器的工匠。
黑虎星率領的一支人馬遵照闖王的指示仍留在盧氏境內,繼續攻破山寨,徵集糧食、
金銀和騾馬。李過和袁宗第各率領一支人馬由方城以北的獨樹和保全附近東進,已
到了葉縣和舞陽之間。劉體純於幾天前也來到白土崗。他破了荊紫關之後,迅速南
下,攻破了浙川縣城東邊不遠的重要集鎮馬蹬,又往南攻破李官橋、賈家寨,轉而
向東,破了鄧州境內的九重堰、文渠,轉人鎮平縣境,走南陽縣境內的石橋鎮到達
白土崗。各縣百姓看見李闖王的人馬紀律嚴明,秋毫不犯,並且到處打富濟貧,一
破了富裕寨子就向饑民們散放賑糧,所以闖王的仁義之名到處傳播,每天饑民投軍
的像潮水一般。大小將領如今再也不是感到兵少,而是感到新兵一時來的太多,忙
於如何編人部伍,如何挑選頭目,如何統帶,如何訓練,如何籌措糧餉和馬匹,等
等。將領們如今才完全明白,闖王事先選定首先進人南陽府境,確是高見。從鄖陽
山中來南陽府境內路途較近,固是一個原因,但是更重要的是因為當時南陽府的窮
百姓生活最苦,回響闖王義軍的形勢最為成熟,正如俗話所說的“萬事俱備,但欠
東風”。闖王的義旗人豫便是浩蕩的東風吹來。
南陽府,這個古代的戰略要衝,連結豫、秦、楚三省的樞紐地帶,在當時同其
他七府比較,首先一點是兵禍最為深重。遠在崇禎九年冬天,王家幀以兵部左侍郎
受命為“剿賊總理”,到了南陽,向崇禎上了一封報告南陽災荒的奏疏。關於官兵
為禍,這位明朝的統兵大臣寫道:“若夫兵之害民,尤甚於盜。”又說:“以法言
之,今之天下在在無法,而行間為甚。官則既怕死而又要錢,兵則既毒民而又和賊
①。”對於過境官兵的供應,是地方上十分沉重的負擔。奏疏中說:“至於官兵所
至,寇或暫避,而兵複流連,又經旬日旬月②不去。其芻精之給,米則官價每斗七
分,而本縣以五百錢糴而給之;豆則官價每斗六分,而本縣以三百錢糴而給之。”
這是王家楨引用一位知縣的呈文中的話。假定當時南陽銀價是八百錢一兩,可見軍
中所規定的米、豆官價和地方官府的實購價相差八九倍。這差價都出在百姓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