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六章

闖王說:“我當時只想著從鄖陽到浙川路途較近,並且南陽一帶的災情最大,
百姓最苦,倒沒有更想別的。一進人河南,果然十分順利。”
牛金星輕拈長須,問道:“麾下下一步族旗所向,是往東乎?”
闖王說:“目前還沒有作最後決定。先生之意如何?”
牛金星決意一到闖王軍中就獻出重要謀劃,奠定自己在闖王面前和全軍中的立
腳地,如張良在劉邦面前的借著劃策。他確實懷著一個想好的用兵方略,但故意不
立刻說出,拈鬚微笑說:
“目前麾下已有將近六萬之眾,饑民從者如雲。旌旗所指,關乎中原大局,想
闖王必有一番斟酌。願先聞明教,金星再試為借署一籌。”
闖王說:“豫中、豫東,不像南陽各縣殘破,軍糧來得較易,所以東去也是一
個辦法。不過目前我派兩支人馬向東,只是虛張聲勢,便於號召饑民從軍,徵集糧
食、騾馬。我的老營,倒是要沿著這伏牛山逐步北進。從此往北,雖然地方殘破,
但各處富裕山寨很多,各山寨都積存糧食不少。專破山寨,有糧食養兵與賑濟饑民,
並能徵收騾馬,一步步壯大騎兵。況且近來土豪惡霸,多住山寨,豢養練勇,私設
法堂,殘害小民。所以破山寨也是為的解救小民的真正痛苦。至於南陽,老百姓和
將士們都想早破,破起來也不困難。我是抱定主意在目下不破城池,所以把南陽撂
在一邊。再過一個多月,我們的羽毛開始豐滿,單說可以作戰之兵,大約會有十萬
左右,到那時方說攻破城池的話。我想,咱們不打則已,要打就猛出一拳,打在崇
偵的要害地方,打得他閃腰岔氣,眼冒金星,打得楊嗣昌暈頭轉向,說不定他的全
盤棋勢都要打亂,連著丟車折炮。”
牛金星點頭說:“此所謂‘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不飛則已,一飛沖天’。闖
王如此用兵,真正是從大處著眼,非他人可及也!”
闖王問:“目前究竟是東進好還是沿伏牛山北進好,啟東,你的看法如何?”

金星問:“眾位將領之意如何?”
自成說:“多數將領因見豫中、豫東不甚殘破,人煙較多,都想揮師東進,馳
騁中原。”
牛金星點點頭,表示他明白了眾將主張東進的心思,然後說:“目前趁中原空
虛,揮師東進,大軍馳騁於千里平原,未嘗不是一個大好時機。既然補之與漢舉二
將軍已率兩萬人馬進駐葉縣與裕州之間,大軍繼續東進,如箭在弦。雖然按麾下目
前之意,東進只是偏師,北進才是正師。然軍旅之事,因勢變化,如同轉圓石於千
切之崗,常常心欲止而勢不可止。若偏師東進,處處得手,就會變偏師為正師,北
進為虛了。”
闖王點頭說:“你說得對。在用兵上,奇正虛實,常常因勢變化,不是死板板
的。”
金星說:“以金星愚昧之見,不如全師沿伏牛山北進為佳。目前楊嗣昌追趕張
敬軒、羅汝才深人四川,川中戰局斷無持久之理。不是張、羅兵敗被殲,便是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