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八章


親筆與紅娘子寫封書子,內言兄台雖在獄中,實受優待,經各方疏解,案子日內即
可順利了結。要透徹言明紅娘子貿然前來,意在救你,而實則害你。要言明縣城防
守嚴固,決無攻破之理,且陳副將永福駐軍省城,朝發可以夕至;杞縣城中已連夜
派人飛報上憲,請兵前來,明日大軍即可到達。你要勸她千萬替你著想,火速撤離
杞縣,即使為她本人著想,也以速走為佳。不然,不惟害了你,並且她紅娘子屯兵
于堅城之下,明天大軍一到,內外夾擊,必將覆沒無疑。總之,老先生要在手書中
責之以大義,動之以利害,務必使其立即撤離杞縣,勿貽後悔。以學生看來,紅娘
子一見兄台手札,定然遵命離去。只要此事成功,學生即當飛稟上憲,並上奏朝廷,
陳明老先生手書退賊之功,老先生豈不轉禍為福?即令杞縣紳民中有欲置老先生於
死地者,因見老先生作書諭賊,拯救桑梓,亦將心感激而口無言矣。這,這,這,
學生這幾句話,完全是為老先生生死禍福代籌。碌碌之見,尊意以為如何?”
李信報以微笑,欠一欠身子說:“承蒙老父台如此關懷,代謀良策,實在感銘
五內。只是這寫書子的事,犯人萬難從命。”
“何故?”
“道理甚明。紅娘子前來攻城,聲言救我,她必有一番打算,豈能看見犯人一
紙書札即便退兵?況且,鄙人因賑濟饑民而招忌恨,人們竟然顛倒黑白,捏造罪款,
必欲置李信於死地而後快。倘我寫出這樣書信,人們豈不更要坐以‘勾賊攻城’之
罪?”
“不然,不然!足下幾次於紅娘子困厄之中仗義相助,故紅娘子視足下為恩人。
只要見到足下手書一封,紅娘子必然退兵無疑。至於說他人再想藉此陷害,學生願
一身擔保,務請放心。”
李信斷然回答:“不論如何,犯人連一字也不能寫。”
“兄台平日急公好義,難道眼下就不肯為拯救一城百姓著想?”
“犯人是泥菩薩過河,自身尚且不保,安論拯救一城百姓!”
知縣已經面露溫色,但仍勉強含笑,搖晃著腦袋說:“老先生雖不像學生有守
土之責,但亦非事外之人,豈能作壁上觀乎?”
李信笑了一下,回答說:“犯人鐵窗待罪,欲作壁上觀而不可得。況且只要今
夜城池萬無一失,明日陳副將大軍一到,紅娘子即可剿滅,老父台命李信寫書諭賊,
實無必要。”
“雖杞縣萬無一失,但學生不能不替兄台著想。”
“老父台如此眷愛,使犯人感愧良深。但李信違命之處,亦請老父台鑒而諒之。”

知縣拈著鬍鬚,沉吟片刻,冷笑說:“怕言公子,機不可失。你既然不聽學生
一言,將來後悔無及。請問你,德齊二公子現在何處?”
“舍弟李侔因一則恐仇家陷害,二則替鄙人申冤,已於數日前往開封去了。”

知縣冷冷一笑:“可是他如今不在開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