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第三卷)》第二十九章

  次日五月端陽,辰牌時候,正當北京城朝陽門外,明朝的禮部尚書林欲楫代表
崇禎皇帝,偕同兵部尚書陳新甲和文武百官,在莊嚴悲悽的哀樂聲中向洪承疇的靈
牌致祭時候,在北京東北方一千四百七十里的瀋陽城中,舉行隆重的受降儀式,一
時間八門擊鼓,大清門外響起來一陣鼓聲和號角之聲。然後從大清門內傳出來一派
皇帝上朝的樂聲。隨著樂聲,滿、漢群臣,在盛京的蒙古王公,作為人質的朝鮮世
子和大君兄弟二人以及世子的幾位陪臣,都到了大政殿前,向坐在大政殿內的清朝
皇帝皇太極行禮,然後回到平日規定的地方,只有滿、蒙王公和朝鮮世子、大君可
以就座,其餘都肅立兩行。大清門外,跪著以明朝薊遼總督洪承疇為首的松、錦降
臣,有總兵祖大壽、董協、祖大樂,已經革職的總兵祖大弼,副將夏承德、高勛、
祖澤遠等,低著頭等候召見。當時清朝的鴻臚寺街門尚未成立,有一禮部漢人官員
向大清門的降臣們高聲傳宣:
“洪承疇等諸文武降臣朝見!”洪承疇叩頭,高聲奏道:“臣系明國主帥,將
兵十三萬來到松山,欲援錦州。曾經數戰,冒犯軍威。聖駕一至,眾兵敗沒。臣坐
困於松山城內,糧草斷絕,人皆相食。城破被擒,自分當死。蒙皇上矜憐,不殺臣
而思養之。今令朝見。臣自知罪重,不敢遽入,所以先陳罪狀。許入與否,候旨定
奪。”
禮部官將洪承疇請罪的話用滿語轉奏清帝之後,皇太極用滿語說了幾句話。隨
即那位禮部官高聲傳諭:
“皇上欽諭:洪承疇所奏陳的話很是。然彼時爾與我軍交戰,各為其主,朕豈
介意?朕所以有爾者,是因為朕一戰打敗明國十三萬人馬,又得了松、錦諸城,全
是天意。天道好生,能夠恩養人便合天道,所以朕按照上天好生之心意行事,留下
你的性命。爾但念朕的養育之恩,盡心圖報,從前冒犯之罪,全都寬釋不問。從前
在陣前捉到張春,也曾好生養他。可惜他既不能為明國死節,也不能效力事朕,一
無所成,白白死去。爾千萬莫像他那樣才是!”
洪承疇伏地叩頭說:“謹遵聖諭!”
祖大壽接著高聲奏道:“罪臣祖大壽謹奏!臣的罪與洪承疇不同。臣有數罪當
死:往年被陛下圍困於大凌河①,軍糧吃盡,吃人,快要餓死,無計可施,不得已
向皇上乞降。蒙皇上不殺,將臣恩養,命臣招妻子、兄弟、宗族來降,遣往錦州。
臣到錦州之後,不惟背棄洪恩,而且屢次與大軍對敵。今又在錦州被圍,糧食已盡,
困迫無奈,方才出城歸順。臣罪深重,理應萬死!”

①大凌河——大凌河城,在遼寧省錦州東北數十里處。崇禎四年八月,明軍大
敗,總兵祖大壽等被圍於大凌河城中。至冬,城中糧盡,食人、馬。滿洲招降。祖
大壽同意投降,副將何綱反對。大壽殺何綱,與副將張存仁出城投降。大壽說他的
妻子在錦州,請放歸設計誘降守錦州的將領,清方遂將他放走。

隨即禮部官員傳出皇帝口諭:“祖大壽所陳,也算明白道理。爾之背我,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