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第三卷)》第二十九章


之俗,非禮樂文明之邦。按照大明制度,后妃決不會離開深宮,連親信大臣也不能
看見。即令太后因嗣君年幼,偶爾臨朝,也必須在御座前三尺外掛起珠簾,名曰
“垂簾聽政”。她能夠在簾內看見群臣,臣下看不見她,哪能像滿洲這樣!他不敢
多想,心中警告自己務要稱頌“國俗”,萬不可再有重漢輕滿的思想,致惹殺身之
禍。
以下又扮演了不少節目,有各種雜耍、摔跤、舞蹈。洪承疇第一次看見蒙古的
男子舞蹈,感到很有剛健猛銳之氣,但他並不喜愛;滿洲的舞蹈有的類似跳神,有
的模擬狩獵,他認為未脫遊牧之風,更不喜歡。後來他看見一隊朝鮮女子進場,身
穿長裙,腳步輕盈,體態優美,使他不覺入神。他還看見一個身材頎長的美貌舞女
在做仰身鏇體動作時,兩次偷向坐在西邊的朝鮮國世子送去眼波,眼中似乎含淚。
他的心中一驚,想道:“她也有故國之悲!”等這一個節目完畢,這個朝鮮女子的
心思不曾被清朝皇帝和眾臣覺察,洪承疇才不再為她擔心。
朝鮮的舞蹈顯然使皇太極大為滿意,吩咐重來一遍。趁這機會,洪承疇略微大
膽地向大政殿的前檐下望去,不期與永福官莊妃的目光相遇。莊妃立刻將目光轉向
重新舞蹈的朝鮮女子,似乎並沒有看見他,神態十分高貴。洪承疇又偷看一眼,卻
感到相識,心中納罕。過了片刻,他又趁機會偷看一眼,忽然明白:就是她曾到三
官廟用人參湯救活了他!他在乍然間還覺難解,想著清主不可能命他的寵妃去做此
事,但是又一想,此處與中朝①不同,此事斷無可疑。他再向莊妃偷看一眼,看見
雖然裝束不同,但面貌和神態確實是她,只是那眼神更顯得高傲多於嫵媚,莊重多
於溫柔,惟有眼睛的明亮光彩、俊俏和聰穎,依然如故。洪承疇想著自己今生雖然
做了降臣,但竟然在未降之時承蒙清主如此眷顧,如此重視,如此暗使他的寵妃兩
次下臨四室,親為捧湯,柔聲勸飲,這真是千載罕有的恩幸,真應該感恩圖報。然
而他又一想,清主命莊妃做此事必然極其秘密,將來如果由他泄露,或者他對清朝
稍有不忠,他將必死無疑;而且,倘若清主和莊妃日後對此事稍有失悔,他也會有
不測之禍。這么一想,他不禁脊背上冒出冷汗,再也不敢抬頭偷望莊妃了。

①中朝——洪承疇思想中的“中朝”指明國的朝廷,不是一般意義的“朝廷之
中”。

洪承疇慶幸自己多年身居猜疑多端之朝,加之久掌軍旅,養成了處事縝密的習
慣,所以一個月來,他始終不打聽給他送人參湯的女子究系何人。儘管白如玉服侍
他溫柔周到,夜靜時同他同床共枕,小心體貼,也可以同他說一些比較知心的私話,
然而他一則常常提防這個佼仆是范文程等派到他身邊的人,可能奉命偵伺他的心思
和言行,二則他對妓女和孌童一類的人向來只作為玩物看待,認為他們是生就的楊
花水性①,最不可靠,所以閉口不向白如玉問及送人參湯的女子是誰,好像人間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