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卷四十七 孔子世家第十七


衛靈公聞孔子來,喜,郊迎。問曰:“蒲可伐乎?”對曰:“可。”靈公曰:“吾大夫以為不可。今蒲,衛之所以待晉楚也,【正義】:衛在濮州,蒲在滑州,在衛西也。韓魏及楚從西向東伐,先在蒲,後及衛。以衛伐之,無乃不可乎?”孔子曰:“其男子有死之志,【集解】:王肅曰:“公叔氏欲以蒲適他國,而男子欲死之,不樂適他。”婦人有保西河之志。【集解】:王肅曰:“婦人恐懼,欲保西河,無戰意也。”【索隱】:此西河在衛地,非魏之西河也。吾所伐者不過四五人。”【集解】:王肅曰:“本與公叔同畔者。”靈公曰:“善。”然不伐蒲。
靈公老,怠於政,不用孔子。孔子喟然嘆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集解】:孔安國曰:“言誠有用我於政事者,期年而可以行其政教,必三年乃有成也。”孔子行。
佛肸為中牟宰。【集解】:孔安國曰:“晉大夫趙簡子之邑宰。”【索隱】:此河北之中牟,蓋在漢陽西。趙簡子攻范、中行,伐中牟。佛肸畔,使人召孔子。孔子欲往。子路曰:“由聞諸夫子,‘其身親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集解】:孔安國曰:“不入其國。”今佛肸親以中牟畔,子欲往,如之何?”孔子曰:“有是言也。不曰堅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淄。【集解】:孔安國曰:“磷,薄也。涅,可以染皁者也。言至堅者磨之而不薄,至白者染之於涅中而不黑,君子雖在濁亂,不能汙也。”我豈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集解】:何晏曰:“言匏瓜得系一處者,不食故也。吾自食物當東西南北,不得如不食之物系滯一處。”
孔子擊磬。有荷蕢而過門者,曰:“有心哉,擊磬乎!【集解】:何晏曰:“蕢,草器也。有心謂契契然也。”硜々乎,莫己知也夫而已矣!”【集解】:何晏曰:“此硜硜,信己而已,言亦無益也。”
孔子學鼓琴師襄子,【索隱】:家語師襄子曰“吾雖以擊磬為官,然能於琴”。蓋師襄子魯人,論語謂之“擊磬襄”是也。十日不進。師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習其曲矣,未得其數也。”有間,曰:“已習其數,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間,曰:“已習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為人也。”有間,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遠志焉。曰:“丘得其為人,黯然而黑,【集解】:王肅曰:“黯,黑貌。”幾然而長,【集解】:徐廣曰:“詩云‘頎而長兮’。”【索隱】:“幾”與注“頎”,並音祈,家語無此四字。眼如望羊,【集解】:王肅曰:“望羊,望羊視也。”【索隱】:王肅云:“望羊,望羊視也。”如王四國,非文王其誰能為此也!”師襄子辟席再拜,曰:“師蓋雲文王操也。”
孔子既不得用於衛,將西見趙簡子。至於河而聞竇鳴犢、舜華【集解】:徐廣曰:“或作‘鳴鐸竇犨’,又作‘竇犨鳴犢、舜華也’。”【索隱】:家語云“聞趙簡子殺竇犨鳴犢及舜華”,國語云“鳴鐸竇犨”,則竇犨字鳴犢,聲轉字異,或作“鳴鐸”。慶華當作“舜華”,諸說皆同。之死也,臨河而嘆曰:“美哉水,洋洋乎!丘之不濟此,命也夫!”子貢趨而進曰:“敢問何謂也?”孔子曰:“竇鳴犢,舜華,晉國之賢大夫也。趙簡子未得志之時,須此兩人而後從政;及其已得志,殺之乃從政。丘聞之也,刳胎殺夭則麒麟不至郊,竭澤涸漁則蛟龍不合陰陽,【索隱】:有角曰蛟龍。龍能興雲致雨,調和陰陽之氣。覆巢毀卵則鳳皇不翔。何則?君子諱傷其類也。夫鳥獸之於不義也尚知辟之,而況乎丘哉!”乃還息乎陬鄉,作為陬操【集解】:王肅曰:“陬操,琴曲名也。”【索隱】:此陬鄉非魯之陬邑。家語云作“槃操”也。以哀之。而反乎衛,入主蘧伯玉家。
他日,靈公問兵陳。【集解】:孔安國曰:“軍陳行列之法。”孔子曰:“俎豆之事則嘗聞之,軍旅之事未之學也。”【集解】:鄭玄曰:“萬二千人為軍,五百人為旅。軍旅末事,本未立不可教以末也。”明日,與孔子語,見蜚雁,仰視之,色不在孔子。孔子遂行,【索隱】:此魯哀二年也。復如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