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卷五 秦本紀第五


康公元年。往歲繆公之卒,晉襄公亦卒;襄公之弟名雍,秦出也,【正義】:雍母秦女,故言秦出也。在秦。晉趙盾欲立之,使隨會【正義】:韋昭云:“晉正卿士蔿之孫,成伯之子季武子也。食采於隨范,故曰隨會,或曰范會。季,范子字也。”來迎雍,秦以兵送至令狐。【集解】:杜預曰:“在河東。”【正義】:令音零。括地誌云:“令狐故城在蒲州猗氏縣界十五里也。”晉立襄公子而反擊秦師,秦師敗,隨會來奔。二年,秦伐晉,取武城,【正義】:括地誌云:“故武城一名武平城,在華州鄭縣東北十三里也。”報令狐之役。四年,晉伐秦,取少梁。【正義】:前入秦,後歸晉,今秦又取之。六年,秦伐晉,取羈馬。【集解】:服虔曰:“晉邑也。”戰於河曲,大敗晉軍。晉人患隨會在秦為亂,乃使魏讎餘【集解】:服虔曰:“晉之魏邑大夫。”【正義】:讎音受。又作“焠”,音同。詳反,正義詳音羊。合謀會,詐而得會,會遂歸晉。康公立十二年卒,子共公立。【索隱】:名貑。十代至靈公,又並失名。
共公二年,晉趙穿弒其君靈公。三年,楚莊王彊,北兵至雒,問周鼎。共公立五年卒,子桓公立。
桓公三年,晉敗我一將。十年,楚莊王服鄭,北敗晉兵於河上。當是之時,楚霸,為會盟合諸侯。二十四年,晉厲公初立,與秦桓公夾河而盟。歸而秦倍盟,與翟合謀擊晉。二十六年,晉率諸侯伐秦,秦軍敗走,追至涇而還。桓公立二十七年卒,子景公立。【集解】:徐廣曰:“世本雲景公名後伯車也。”【索隱】:景公已下,名又錯亂,始皇本紀作公。
景公四年,晉欒書弒其君厲公。十五年,救鄭,敗晉兵於櫟。【集解】:杜預曰:“晉地也。”【正義】:櫟音歷。括地誌云:“洛州陽翟縣,古櫟邑也。”是時晉悼公為盟主。十八年,晉悼公彊,數會諸侯,率以伐秦,敗秦軍。秦軍走,晉兵追之,遂渡涇,至棫林而還。【集解】:徐廣曰:“棫音域。”駰案:杜預曰“秦地也”。二十七年,景公如晉,與平公盟,已而背之。三十六年,楚公子圍弒其君而自立,是為靈王。景公母弟後子針【正義】:音鉗。有寵,景公母弟富,或譖之,恐誅,乃奔晉,車重千乘。晉平公曰:“後子富如此,何以自亡?”對曰:“秦公無道,畏誅,欲待其後世乃歸。”三十九年,楚靈王彊,會諸侯於申,【正義】:在鄧州南陽縣三十里。為盟主,殺齊慶封。景公立四十年卒,子哀公立。【索隱】:始皇本紀作“蒐公”。後子復來歸秦。
哀公八年,楚公子棄疾弒靈王而自立,是為平王。十一年,楚平王來求秦女為太子建妻。至國,女好而自娶之。十五年,楚平王欲誅建,建亡;【正義】:太子建亡之鄭,鄭殺之。伍子胥奔吳。晉公室卑而六卿彊,欲內相攻,是以久秦晉不相攻。三十一年,吳王闔閭與伍子胥伐楚,楚王亡奔隨,吳遂入郢。楚大夫申包胥來告急,【正義】:包胥姓公孫,封於申,故號申包胥。左傳云:“申包胥如秦乞師,曰:‘吳為封豕長蛇,以薦食上國,虐始於楚。寡君失守社稷,越在草莽,使下臣告急曰,夷德無厭,若鄰於君,疆埸之患也。逮吳之未定,君其取分焉。若楚之遂亡,君之土也。若以君靈撫之,世以事君。’”七日不食,日夜哭泣。【正義】:左傳云:“申包胥對秦伯曰‘寡君越在草莽,未獲所伏,下臣何敢即安’。立依於庭牆而哭,日夜不絕聲,勺飲不入口,七日。秦哀公為賦無衣,九頓首而坐。秦師乃出。”於是秦乃發五百乘救楚,【正義】:左傳魯定公五年,秦子蒲、子虎帥車五百乘以救楚,敗吳師於軍祥。敗吳師。吳師歸,楚昭王乃得復入郢。哀公立三十六年卒。太子夷公,夷公蚤死,不得立,立夷公子,是為惠公。
惠公元年,孔子行魯相事。五年,晉卿中行、范氏反晉,晉使智氏、趙簡子攻之,范、中行氏亡奔齊。惠公立十年卒,子悼公立。
悼公二年,齊臣田乞弒其君孺子,立其兄陽生,是為悼公。六年,吳敗齊師。齊人弒悼公,立其子簡公。九年,晉定公與吳王夫差盟,爭長於黃池,卒先吳。【集解】:徐廣曰:“外傳雲吳王先歃。”吳彊,陵中國。十二年,齊田常弒簡公,立其弟平公,常相之。十三年,楚滅陳。秦悼公立十四年卒,子厲共公立。孔子以悼公十二年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