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卷二十八 封禪書第六


明年,匈奴數入邊,興兵守御。後歲少不登。
數年而孝景即位。十六年,祠官各以歲時祠如故,無有所興,至今天子。【集解】:自此後武帝事,褚先生取為武帝本紀,註解已在第十二卷,今直載徐義。
今天子初即位,尤敬鬼神之祀。
元年,漢興已六十餘歲矣,天下艾安,搢紳之屬皆望天子封禪改正度也,而上鄉儒術,招賢良,趙綰、王臧等以文學為公卿,欲議古立明堂城南,以朝諸侯。草巡狩封禪改歷服色事未就。會竇太后治黃老言,不好儒術,使人微伺得趙綰等奸利事,召案綰、臧,綰、臧自殺,諸所興為皆廢。
後六年,竇太后崩。其明年,徵文學之士公孫弘等。
明年,今上初至雍,郊見五畤。後常三歲一郊。【索隱】:案:漢舊儀雲“元年祭天,二年祭地,三年祭五畤。三歲一遍,皇帝自行也”。是時上求神君,舍之上林中氾氏觀。神君者,長陵女子,以子死,見神於先後宛若。宛若祠之其室,民多往祠。平原君往祠,其後子孫以尊顯。及今上即位,則厚禮置祠之內中。聞其言,不見其人云。
是時李少君亦以祠灶、穀道、卻老方見上,上尊之。少君者,故深澤侯【索隱】:案表,深澤侯趙將夕,孫夷侯胡紹封。舍人,主方。匿其年及其生長,常自謂七十,能使物,卻老。其游以方遍諸侯。無妻子。人聞其能使物及不死,更饋遺之,常餘金錢衣食。人皆以為不治生業而饒給,又不知其何所人,愈信,爭事之。少君資好方,善為巧發奇中。嘗從武安侯【索隱】:案:是田蚡也。飲,坐中有九十餘老人,少君乃言與其大父游射處,老人為兒時從其大父,識其處,一坐盡驚。少君見上,上有故銅器,問少君。少君曰:“此器齊桓公十年陳於柏寢。”【索隱】:案:韓子云“齊景公與晏子游於少海,登柏寢之台而望其國”。已而案其刻,果齊桓公器。一宮盡駭,以為少君神,數百歲人也。
少君言上曰:“祠灶則致物,致物而丹沙可化為黃金,黃金成以為飲食器則益壽,益壽而海中蓬萊仙者乃可見,見之以封禪則不死,黃帝是也。臣嘗游海上,見安期生,安期生食巨棗,【索隱】:案:包愷雲“巨,或作‘臣’”。大如瓜。安期生仙者,通蓬萊中,合則見人,不合則隱。”於是天子始親祠灶,遣方士入海求蓬萊安期生之屬,而事化丹沙諸藥齊為黃金矣。
居久之,李少君病死。天子以為化去不死,而使黃錘【集解】:徐廣曰:“錘音才恚反。錘縣、黃縣皆在東萊。”史寬舒受其方。求蓬萊安期生莫能得,而海上燕齊怪迂之方士多更來言神事矣。
亳人謬忌奏祠太一方,曰:“天神貴者太一,【索隱】:樂汁徵圖曰:“天宮,紫微。北極,天一、太一。”宋均云:“天一、太一,北極神之別名。”春秋佐助期曰:“紫宮,天皇曜魄寶之所理也。”石氏云:“天一、太一各一星,在紫宮門外,立承事天皇大帝。”太一佐曰五帝。古者天子以春秋祭太一東南郊,用太牢,七日,為壇開八通之鬼道。”【索隱】:開八通鬼道。案:司馬彪續漢書祭祀志雲“壇有八陛,通道以為門”。又三輔黃圖雲“上帝壇八觚,神道八通,廣三十步”。於是天子令太祝立其祠長安東南郊,常奉祠如忌方。其後人有上書,言“古者天子三年壹用太牢祠神三一:天一、地一、太一”。天子許之,令太祝領祠之於忌太一壇上,如其方。後人復有上書,言“古者天子常以春解祠,【索隱】:謂祠祭以解殃咎,求福祥也。祠黃帝用一梟破鏡;冥羊用羊祠;馬行用一青牡馬;太一、澤山君地長【集解】:徐廣曰:“澤,一作‘皋’。”【索隱】:此則人上書言古天子祭太一。太一,天神也。澤山,本紀作“皋山”。皋山君地長,謂祭地於皋山。同用太牢,故云“用牛”。蓋是異代之法也。用牛;武夷君用乾魚;【索隱】:顧氏案:地理志雲建安有武夷山,溪有仙人葬處,即漢書所謂武夷君。是時既用越巫勇之,疑即此神。今案:其祀用乾魚,不饗牲牢,或如顧說也。陰陽使者以一牛”。令祠官領之如其方,而祠於忌太一壇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