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選》文選卷第十一

命共工使作繢:案:“繢”當作 “繪”。注引鄭尚書注可證。“
繪”字通作“繢”,蓋五臣改之,各本正文皆以亂善而不著校語。

注“繢讀曰繪”:袁本“繢”作 “會”。案:“會”字是也。茶陵本亦誤“繢”,蓋校者初欲以“繢”改下“繪”字,而誤改“會”字也。

注“以思親正君”:陳雲別本“ 思”作“恩”。案:“恩”是也。此沔水箋文,但今未見其本耳。

注“壯勇不立”:案:“勇”當作“男”。各本皆偽。

注“酒漿沈湎”:袁本、茶陵本 “沈”作“流”,是也。何校據改。

注“大戴禮記曰”:袁本“記” 作“詩”。茶陵本“記曰”作“
引詩”。案:袁本是也。

注“靡有不克”:案:“克”當作“孝”。各本皆偽。

宜爾子孫:袁本作“孫子”,雲善作“子孫”。茶陵本雲五臣作“孫子”。案:各本所見皆非也。注云“宜爾子孫已見上文”者,謂毛詩已引在魯靈光殿賦也。詩之“子孫”與賦之“孫子”,語倒而意不異,無嫌取證,不知者遂依注以改正文,乃失其韻矣。

注“李聃曰”:案:“聃”當作 “軌”,謂李軌,註:法言也。各本皆誤。

注“侯權景福殿賦曰”:案:“ 侯”上當有“夏”字,“權”上當有“稚”字。各本皆脫。安陸昭王碑注引作“夏侯稚”,當互訂。稚權名惠,見魏志夏侯淵傳注。

注“時襄羊以劉覽”:陳雲“劉 ”當作“瀏”,“瀏覽”與西征賦“瀏睨”同義。其說是也。各本皆偽。

注“言為虬龍之形吐水灌注以成溝洫交橫而流”:袁本無此十八字。茶陵本無“之形吐水注以成”七字。案:此所見不同也。

注“服虔漢書注曰篁叢竹也□鷺二鳥名鰋(魚由) 二魚名”又注“字林曰侔齊等也”:袁本無此二十七字。茶陵本無兩“名”字。案:此所見不同也。

注“賑富”:案:“富”下當有 “也”字,各本皆脫。

注“為作恃五穀”:袁本、茶陵本“作恃”作“天持”,是也。

注“薛綜東京賦注曰高昌建城二觀名也”:袁本、茶陵本無此十五字。案:此所見不同。袁、茶陵是,而尤非也。何雲東京賦無此語,謂賦文既無“高昌建城”,則薛注自不得有矣。其說最是。凡尤校此書,專主增多,故往往並他本衍文而取之。

注“碣揭同”:袁本、茶陵本無此三字。案:蓋五臣以此改正文“碣”為“揭”,而二本去此注耳。

注“毛詩曰或耘或耔”:袁本此注首有“謂九野也”四字,最是。茶陵本無,尤所見與之同,皆誤脫。

注“鄭玄禮記曰”:案:“記” 下當有“注”字。各本皆脫。

屯坊列署:袁本、茶陵本“坊” 作“方”。案:二本是也。

制無細而不協於規景:案:當衍 “而”字。說見下。

作無微而不違於水臬:案:當衍 “不”字。注云:“無細不合,皆言合也;無微而違,言不違也。”正文上句無“而”字,下句無“
不”字,甚明白易知。各本皆誤衍。又案:考五臣濟注云“無微不違,言不違”,當是。其本乃衍。袁、茶陵二本不著校語,則所見皆以五臣亂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