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元史》卷四十六·志第十三



州八:

濰州。下。金濰州,屬山東東路。元初,隸益都路。舊領司候司,北海、昌邑、昌樂三縣。憲宗三年,省司候司入北海。是年,省各州錄事司、司候司入倚郭縣。至元三年,省昌樂縣入北海,領縣二:

北海,下。州治改。昌邑。下。

膠州。下。金膠西縣,屬密州。至元二十四年,舊志作太祖二十四年,誤甚。據《齊乘》改。於縣置膠州,析萊州之即墨縣、密州之高密縣來屬。領縣三:

膠西,中。州治所。即墨,下。高密。下。後至元三年。立濰川鄉景芝杜巡檢司。

密州,下。金故州,屬山東東路。元初,隸益都路。舊領司候司,諸城、安邱、高密、膠西四縣。後膠西、高密二縣析隸膠州。憲宗三年,又省司候司入諸城縣。領縣二:

諸城,下。州治所,有中外二城。安邱。下。

莒州。下。金故州,屬山東東路。元初,隸益都路。舊領司候司,莒、日照、沂水三縣。憲宗三年,省司候司入莒縣。皇慶二年,析沂水地,置蒙陰縣。領縣四:

莒,下。州治所。後至元間,參政馬睦火以城大難守,截去西南北三面,止修東北隅為今治。沂水,下。至元二年,省行泰安州泰安縣入之。後至元二年,立穆凌關巡檢司。日照,下。蒙陰。下。皇慶二年,析沂水之龍寨鎮置。舊志:舊名新泰。中統二年。省入沂水。按新泰省入萊蕪在至元二年。後復置,舊志誤也。

沂州。下。金故州,屬山東東路。元初,隸益都路。領縣二:

臨沂,中。州治所。憲宗三年,省司候司入之。至正十六年,置河南廉訪司。費。下。治祚城。

滕州。下。金故州,屬山東西路。元初,隸益都路。舊領滕、鄒、沛三縣。至元初,析沛縣入濟寧路。領縣二:

滕縣,下。州治所。憲宗三年,省司候司入之。至正戊子,升徐州為路,割滕、嶧、邳、宿四州隸之,遷滕縣於薛城,割滕之西南四鄉治之。東南六鄉,州自治之。鄒縣。下。

嶧州。下。金蘭陵縣,屬邳州。元初,於縣置嶧州。至元二年,又省縣入州。李璮為益都路行省,以其姻親胡甲知沂州,嶧州畏其逼,盡割州東二十里外與之,後遂因而不改。

博興州。下。金博興縣,屬益都府。元初,升為州。

山東東西道肅政廉訪司

濟南路。上。金濟南府,屬山東東路。元初,改濟南路。舊領淄、凌二州。至元二年,析淄州隸淄萊路,陵州隸河間路,以濱、隸二州來屬。戶六萬三千二百八十九,口十六萬四千八百八十五。舊領歷城、臨邑、齊河、章邱、禹城、長清、濟陽七縣。至元二年,析臨邑隸河間路,長清隸泰安州,禹城隸曹州,齊河隸德州,析淄州之鄒平縣來屬。領司一:

錄事司。

縣四:

歷城,中。倚郭。金末,土人阻水立縣,號曰水寨。元初,始移置今縣。章邱,上。鄒平,上。濟陽。中。新市鎮,舊屬臨邑。至元二年,併入本縣。撥戶一千二百四十,置長官司,管撫下差稅,直隸本路。曲陽鎮,有廟學。

州二:

棣州。上。金故州,屬山東東路。元初,濱棣自為一路。中統三年,改置濱棣路安撫使司。至元二年,與濱州俱隸濟南路。舊領司候司,厭次、商河、陽信三縣。元初,析滄州無棣縣之半來屬。其半仍屬滄州。至元二年,省司侯司入厭次縣。領縣四:

厭次,中。倚郭。商河,中。信陽,中。宋大中祥符間,與厭次縣互易其地,元因之。無棣。下。元初,析無棣縣半入滄州,以縣之三鄉來屬。滄州亦有無棣縣,故此縣又稱東無棣。

濱州。中。金故州,屬山東東路。舊領司侯司,渤海、利津、蒲台、霑化四縣。至元二年,省司候司入霑化縣,析蒲台縣隸般陽路。領縣三:

渤海,中。倚郭。利津。下。本渤海縣之永利鎮,金置縣,元初因之。霑化。下。宋升招安鎮為縣,金改為霑化。

般陽路。下。金淄州,屬山東東路。元初,隸濟南路。中統四年,升淄州路,以淄、登、萊三州隸之,治淄州。至元二年,改淄萊路。二十四年,改般陽路。舊領淄川、長山、鄒平、高苑四縣。大宗在潛,置新城縣。舊史本紀作至元十九年事。至元二年,析鄒平隸濟南路,高苑隸益都路,以濱棣路之蒲台縣來屬。戶二萬一千五百三十,口十二萬三千一百八十五。領司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