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元史》卷四十六·志第十三



完州。下。金永平縣展中山府,又改完州。至元二年,降永平縣。後復為完州。初隸真定路,改隸本路。

燕京河北道肅政廉訪司。

真定路。上。金真定府,後河北西路。元初,升真定路總臂府。舊領中山府,趙、邢、洺、磁、滑、浚、衛、輝、祁、威、完十一州。後割磁、威隸廣平,浚、滑隸大名,祁、完隸保定,邢錄順德,洺隸廣平,衛輝自為一路。又以冀、深、晉、冀四州來屬。舊領真定、藁城、平山,欒城、獲鹿、行唐、阜平、靈壽、元氏九縣。至元中,析行唐縣隸保定路,以潞州之涉縣來屬。戶十三萬四千九百八十六,口二十四萬六百七十。領司一:

錄事司。

縣九:

真定,中。倚郭。玉華宮在衙城之北,為睿宗神御殿,奉安御容。有新城鎮。藁城,中。金故縣。太祖十七年,升永安州,以無極、寧晉、新樂、平棘四縣隸之。太宗七年,復為藁城縣。欒城,下。元氏,中。獲鹿,中。金故縣,後升鎮寧州。太宗七年,復為獲麂縣。平山,下。靈壽,下。阜平,下。涉縣。下。金隸潞州。元初升崇州,改隸真定。後廢州,仍為涉縣。至元二年,省入磁州。後復置。

府一:

中山府。金故府,屬河北西路,領祁、完二州。太宗十一年,析二州隸順天府。後為散府,隸真定路。舊領安喜、新樂、無極、永平、慶都、曲陽、唐縣七縣。永平升為完州,與慶都、曲陽、唐縣俱改隸保定路。領縣三:

安喜,中。新樂,下。無極。下。

州五:

趙州。中。金改宋趙州為沃州,屬河北西路。元初仍為趙州。舊志太祖十五年割所屬欒城、元氏隸真定。按二縣本隸真定路,舊志誤也。領縣七:

平棘,中。寧晉,下。隆平,下。臨城。中。柏鄉,下。高邑,下。贊皇。下。至元二年,併入高邑。七年,復置。

冀州。上。金故州,屬河北東路。舊領錄事司,信都、南宮、衡水、武邑、棗強五縣。元初析衡水隸深州,復置新河縣。後又省錄事司入信都。領縣五:

信都,中。倚郭。至元初,興錄事司俱省入本州。後復置。三年,省錄事司入之。南宮,上。棗強。中。武邑,中。新河。中。太宗四年,析南宮縣地置。

深州。下。金故州,屬河北東路。元初,隸河間路,置元帥府。太宗十年,改隸本路。舊領饒陽、安平、武強、束鹿、靜安五縣。後析安平、饒陽、武強隸晉州,束鹿隸祁州,以冀州之衡水來屬。領縣二:

靜安,中。倚郭。本下博縣,宋改靜安。衡水。下。

晉州。金鼓城縣,屬祁州。太祖十年,升為晉州。太宗十年,改鼓城等處軍民萬戶所。中統二年,復為晉州。領縣四:

鼓城,中。倚邦。饒陽,中。安平,下。太祖十九年,為南平州行千戶總管府事,領饒陽一縣。太宗七年,復改為縣,隸深州。憲宗潛邸,隸鼓城軍民萬戶所。中統二年,仍為安平縣,隸本州。武強。下。元初置東武州,領武邑、靜安。太宗六年,降州為縣,隸深州。十一年,析屬祁州。中統二年,改隸本州。

蠡州。下。金故州,屬河北東路。元初,改隸真定路。舊領司侯司、博野一縣。至元三年,俱省入本州。後復置博野縣,改隸保定路。十七年直隸中書省,二十一年還隸本路。

順德路。下。金邢州,屬河北西路。元初,置元帥府。後改安撫司。中統三年,升順德府。至元元年,以洺州、磁州來屬。二年,析洺磁自為一路,改本府為順德路總管府。舊領邢台、唐山、內邱、平鄉、任、沙河、南和、鉅鹿八縣。憲宗五年,析平鄉縣追武鎮置廣宗縣。舊志作武道鎮,誤倒。戶三萬五百一,口十二萬四千四百六十五。領司一:

錄事司。

縣九:

邢台,中。倚郭。鉅鹿,中。內邱。中。平鄉,中。廣宗,中。宋故縣。金改宗城,屬洺州。元初復為廣東。後省入平鄉縣。憲宗五年,復置,屬本路。至元二年,又省入平鄉。尋復置。沙河,下。南和,下。至元二年,省入沙河縣。尋復置。唐山,下。至元二年省入內邱縣。尋復置。任縣。下。至元二年,省人邢台。尋復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