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書紀年》夏紀



《竹書紀年》曰:(相)二年,征黃夷。《 通鑑外紀》卷二

案:《輯校》所引尚有《路史·後紀》卷一三注一條,見本書附錄。

雷學淇《竹書紀年義證》卷八云:‘《後漢書·東夷傳》曰:“夷有九種,曰畎夷、於夷、方夷、黃夷、白夷、赤夷、玄夷、風夷、陽夷。”……黃白赤玄以服色而別者,與方風等皆近海之夷。’

[一二](《竹書紀年》曰):(後相)七年,於夷來賓。《後漢書·東夷傳》注

《紀年》曰:(相)七年,(乾夷來賓)。《 通鑑外紀》卷二

案:《通鑑外紀》作‘乾夷’,誤。《存真》、《輯校》所引《路史·後紀》卷一三注,見本書附錄。

甲骨文中所記方國有‘盂方’(《殷虛書契後編》上一八·六),且屢見,郭沫若同志云:‘所謂盂方者,可知乃殷東方之國也。……宋地亦有名盂者,《春秋·僖二十一年》“宋公、楚子、陳侯、蔡侯、鄭伯、曹伯會於盂”。杜註:“宋地,襄邑西北有盂亭。”地在河南睢縣。又《左傳·哀二十六年》:“六子在唐盂”,顧棟高謂與睢縣之盂為一地。余意卜辭之盂方當即此附近之古國。’(《卜辭通纂》考釋頁一二七)‘盂方’當即‘於夷’。楊樹達《積微居甲文說》云:‘於夷即卜辭之盂方。’(卷下頁四四)陳逢衡《竹書紀年集證》卷一0、雷學淇《竹書紀年義證》卷八皆謂‘於夷’即《禹貢》之‘嵎夷’。《禹貢》戰國時人所為,距商代已遠,且地在今山東蓬萊一帶濱海之地(顧頡剛先生說,見《中國古代地理名著選讀》頁一三),地望亦不甚合。

[一三]薛瓚《漢書集注》云:按《汲郡古文》:相居斟灌。《水經·巨洋水注》

案:《存真》、《輯校》均引有《漢書·地理志》注,《訂補》云:‘《漢書·地理志》注無引臣瓚此注,朱、王二氏偶失檢,誤引。’又《輯校》所引《路史·後紀》卷一三注,見本書附錄。

《帝王世紀》:‘帝相一名相安,自太康已來,夏政凌遲,為羿所逼,乃徙商丘,依同姓諸侯斟灌、斟尋氏。’(《御覽》卷八二引)

[一四](《竹書紀年》曰):後少康即位,方夷來賓。《後漢書·東夷傳》注

案:《存真》後有‘獻其樂舞’四字。《輯校》云:‘《路史·後紀》十三注引此,下有“獻其樂舞”四字,疑涉帝發時事而誤。’《存真》、《輯校》所引《路史·後紀》注,見本書附錄。

楊樹達《積微居甲文說》云:‘卜辭關涉方族者至多,……方在殷時為一至強之國族,其事灼灼甚明。……《後漢書·東夷傳》……李注引《竹書紀年》曰:“少康即位,方夷來賓。”據此知方族之立國,遠在夏時,少康中興,方嘗效順。’(卷下頁 四二至四四)

[一五]《紀年》曰:帝寧居原,自遷於老丘。《太平御覽》卷八二皇王部

案:《御覽》影宋刻本‘老丘’作‘老王’,鮑刻本作‘老丘’,是。《存真》、《輯校》作‘老丘’,並據《路史·後紀》卷一三注,於‘自’字下補‘原’字。《路史》注所引見本書附錄。

‘帝寧’或作‘帝予’(《史記·夏本紀》),或作‘帝杼’(《世本》、《夏本紀》索隱引),或作‘後杼’(《左傳·襄公四年》),或作‘□’(《墨子·非儒下》)。

[一六]《汲郡竹書》曰:柏杼子征於東海及王壽,得一狐九尾。《山海經·海外東經》注

《汲冢竹書》:伯杼子往於東海,至於三壽,得一狐九尾。《稽瑞》

《書紀年》曰:……夏伯杼子東征,獲狐九尾。 《太平御覽》卷九0九獸部

案:《稽瑞》原引作《汲冢周書》,據《山海經》郭注,‘周書’當為‘竹書’之誤。本條《存真》、《輯校》、《訂補》失收。又《存真》、《輯校》所引《路史·後紀》卷一三注,見本書附錄。

雷學淇《竹書紀年義證》卷九云:‘三壽,東海之國名也。郭璞《山海經》注引作王壽,《路史》注云:“即平壽也。”《逸書·王會》曰:“青丘狐九尾。”孔晁注云:“青丘,海東地名。”《山海經》曰:“青丘國,其狐四足九尾。”《淮南子·本經訓》曰:“繳大風於青丘之澤。”《抱朴子》云:“黃帝東至青丘,過風山。”當即紀中風夷之國,三壽蓋近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