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語類》卷九十 禮七



李問至日始祖之祭初獻事。曰:"家中尋常只作一番安排。想古人也不恁地,卻有三奠酒;或有脯醢之屬,因三奠中進。"遂問:"始祖是隨一姓有一始祖?或只是一始祖?"曰:"此事亦不可得而見。想開闢之時,只是生一個人出來。"淳略。

用之問:"先生祭禮,立春祭高祖而上,只設二位。若古人祫祭,須是逐位祭?"曰:"某隻是依伊川說。伊川禮更略。伊川所定,不是成書。溫公儀卻是做成了。"〔賀孫〕

伊川時祭止於高祖,高祖而上,則於立春設二位統祭之,而不用主,此說是也。卻又雲,祖又豈可厭多?苟其可知者,無遠近多少,須當盡祭之。疑是初時未曾討論,故有此說。〔道夫〕

問:"祭先祖,用一分如何?"曰:"只是一氣。若影堂中各有牌子,則不可。"〔可學〕

家廟之制,伊川只以元妃配享。蓋古者只是以媵妾繼室,故不容與嫡並配。後世繼室,乃是以禮聘娶,自得為正。故唐會要中載顏魯公家祭,有並配之儀。〔必大〕(以下配祭。)

古人無再娶之禮,娶時便有一副當人了,嫡庶之分定矣,故繼室於正室不可並配。今人雖再娶,然皆以禮聘,皆正室也。祭於別室,恐未安。如伊川雲,奉祀之人是再娶所生,則以所生母配。如此,則是嫡母不得祭矣。此尤恐未安。大抵伊川考禮文,卻不似橫渠考得較仔細。〔伯羽〕(砥同。)

居父問祖妣配祭之禮。先生檢古今祭禮唐元和一段示之。〔賀孫〕

妣者,媲也。祭所生母,只當稱母,則略有別。〔砥〕(祭生母。)

無後之祭,伊川說在古今家祭禮中。〔閎祖〕(以下祭無後者。)

問無後祔食之位。曰:"古人祭於東西廂。今人家無東西廂,某家只位於堂之兩邊。祭食則一。但正位三獻畢,然後使人分獻一酌而已,如今學中從祀然。"〔義剛〕

李守約問:"祭殤,幾代而止?"曰:"禮經無所見。只程氏遺書一段說此,亦是以義起。"〔義剛〕(祭殤。)

一之問:"長兄死,有義嫂無子,不持服,歸父母。未幾,亦死於父母家。嫂已去而無義,亦不祀其嫂之主。又有次兄年少未娶而死。欲以二兄之主同為一櫝,如何?"曰:"兄在日不去嫂,兄死後,嫂雖歸父母家,又不嫁,未得為絕,不祀亦無謂。若然,是弟自去其嫂也!兄弟亦何必同櫝乎?"〔淳〕以下雜論。

堯卿問:"荊婦有所生母在家間養,百歲後,只歸祔於外氏之塋,如何?"曰:"亦可。"又問:"神主歸於婦家,則婦家凌替,欲祀於家之別室,如何?"曰:"不便。北人風俗如此。上谷郡君謂伊川曰:'今日為我祀父母,明日不復祀矣。'是亦祀其外家也。然無禮經。"〔義剛〕

叔器問:"行正禮,則俗節之祭如何?"曰:"韓魏公處得好,謂之節祠,殺於正祭。某家依而行之。但七月十五素饌用浮屠,某不用耳。向南軒廢俗節之祭,某問:'於端午能不食粽乎?重陽能不飲茱萸酒乎?不祭而自享,於汝安乎?'"〔淳〕(義剛同。以下俗祭。)

問:"行時祭,則俗節如何?"曰:"某家且兩存之。"童問:"莫簡於時祭否?"曰:"是。要得不行,須是自家亦不飲酒,始得。"〔淳〕

先生依婺源舊俗:歲暮二十六日,烹豕一祭家先,就中堂二鼓行禮。次日,召諸生餕。李丈問曰:"夜來之祭,飲福受胙否?"曰:"亦不講此。"婺源俗:豕必方切大塊。首蹄肝肺心腸肚尾腎等,每件逐位皆均有。亦炙肉,及以魚佐之。雲,是日甚忌有器皿之設。〔淳〕

先生以歲前二十六夜祭先。云:"是家間從來如此。這又不是新安舊俗。某嘗在新安見祭享,又不同。只都安排了,大男小女都不敢近。夜亦不舉燭,只黑地,主祭一人自去燒香禱祝了。祭饌不徹,閉戶以待來早,方徹。其祭不止一日,從二十六日連日只祭去。大綱如今俗所謂'喚福'。"〔賀孫〕

問:"先生除夜有祭否?"曰:"無祭。""先生有五祀之祭否?"曰:"不祭。"因說五祀皆設主而後迎屍,其詳見月令注,與宗廟一般。遂舉先生語解中"王孫賈"一段。先生曰:"當初因讀月令注,方知王孫賈所問奧、灶之說。"〔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