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的政府工作報告

五、人民生活持續改善。堅持把改善民生作為政府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切實解決人民民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努力讓發展成果普惠於民,10件為民辦實事項目全面完成(見附屬檔案一)。居民收入不斷提高。農民人均純收入11900元、增長15.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500元、增長15.1%。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430.2億元,增長15.9%。保障體系不斷完善。新增城鎮就業9284人,失業人員再就業4327人,登記失業率2.96%。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1.8萬人。社保擴面任務全面完成,企業職工養老、失業、醫療、工傷和生育保險分別新增3.1萬人、2.3萬人、3.1萬人、1.1萬人和2.3萬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繳費人數近45萬人。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實現動態全覆蓋。2.24萬名新增被征地農民全部納入保障範圍。社會事業加快發展。完成社會事業重點項目投入13.8億元。安定國小、市人民醫院門急診病房樓投入使用,中醫院門急診樓、廣電中心大樓全面竣工,奧林匹克公園加快推進。教育“五區同創”紮實推進,基礎教育質量穩步提升,普通聯考、職教對口聯考連續多年全省領先,被評為省教育人才先進縣(市)。公立醫院綜合試點改革紮實推進,基本藥物制度深入實施,減輕民眾用藥負擔近億元。成功加入世界健康城市聯盟。人口計生服務體系進一步健全,出生人口素質穩步提高,榮獲省新農村新家庭示範縣(市)稱號。民眾文體活動蓬勃開展,鎮村文化體育陣地建設不斷加強,體育彩票銷售量持續位居蘇中蘇北首位,數位電視用戶新增1.3萬戶、入戶率達93.5%,成功申報省級非遺項目4個,獲省民眾文化五星工程獎16項,位居全省縣(市)第一,被評為省文化先進縣(市)和省體育工作先進單位。實現文化產業增加值22億元,占gdp比重達3.49%。食品藥品監管力度加大,建成省首批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示範縣(市)。

六、社會建設全面進步。高度重視創新社會管理,切實維護社會穩定,和諧社會建設取得新成效。精神文明建設不斷深入。大力倡導文明和諧社會新風尚,市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進一步提高,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取得階段性成效,城市文明程度指數居南通縣(市)首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富有成效,榮獲省未成年人工作先進縣(市)稱號。躋身“中國城市慈善指數”六星級城市行列。全民國防教育和國防後備力量建設不斷加強,徵兵任務圓滿完成。民主法制建設不斷加快。深入開展“xx”普法活動,全社會法治觀念和法律素質進一步增強。司法救助和法律援助工作成效明顯,司法救助1100人,辦結法律援助案件1679件。受理調處矛盾糾紛5534件,調處成功率98.7%。行政爭議案前協調機制不斷強化,被評為省法制建設示範縣(市)。社會管理水平不斷提高。嚴格落實信訪維穩工作責任,“四項排查”深入開展,防控體系全面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力度加大,全年未發生影響社會穩定的重大事件。積極推進和諧社區建設,被評為全國農村社區建設實驗全覆蓋示範單位。高度重視民眾來信來電來訪工作,市長信箱、市長接待日等公眾訴求渠道進一步暢通,“12345”市長公開電話受理民眾來電2.96萬個,辦結率達99%。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深入開展隱患排查治理,全年未發生較大以上安全事故。政府自身建設不斷加強。全面推行依法行政,始終堅持科學民主決策,嚴格按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式行使權力、履行職責,市政府連續六年被評為全省依法行政示範單位。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大力推進“三集中、三到位”,積極推進行政權力網上公開透明運行,行政服務效能進一步提升。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辦理人大代表建議360件、政協委員提案539件,滿意和基本滿意率達98.9%。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積極支持執法執紀機關嚴肅查處違紀違法案件。審計監管力度不斷加大,招投標工作機制進一步規範。出國(境)審批管理制度進一步完善。為僑服務水平不斷提升,僑務工作位居全省先進行列。積極支持工會、共青團、婦聯、僑聯、科協、殘聯、工商聯、文聯、社科聯等群團組織發揮作用。工商、質監、稅務、統計、物價等部門服務發展成效明顯。民族宗教、機關事務管理、商會、民防、海事、氣象、口岸管理、對台事務、應急管理、防災減災、老齡、慈善、檔案、地方志、老區建設、關心下一代、長壽研究、歷史文化研究、老科協、老年體協等工作取得了新的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