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的政府工作報告

3.多渠道拓展外經外貿。搶抓當前全球經濟深度調整的有利時機,加快培育外貿新增長點,鼓勵和引導更多企業獲取自營進出口資格,積極支持新能源、新醫藥、高端裝備製造等新興產業開拓國際市場,著力推動熔盛重工、榮威塑膠、恆康家居等重點外貿出口企業積極爭取海外訂單,擴大市場份額。鼓勵企業大幅度增加研發投入,提高自主品牌產品、高技術含量和高附加值產品的出口比重,增強出口產品國際競爭力。全年實現進出口總額38億美元,其中出口24億美元,力爭建成省級出口基地1個。更大力度推動企業“走出去”,鼓勵和支持企業參與境外資源類項目的合作開發,雙馬化工建成省級境外產業集聚區。進一步拓展對外建築承包市場,不斷提升六建集團、江中集團國際化經營能力。切實加強涉外勞務市場管理,不斷最佳化外派勞務結構,新增出境勞務2500人,實現外經營業額超2.6億美元。

四、統籌協調城鄉發展,奮力打造現代宜居宜業城市

奮力開創如皋科學發展新局面,勇當江蘇基本實現現代化先行軍,必須圍繞建設宜居宜業現代化城市目標,進一步加快推進城鎮化建設,加強綜合功能配套,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

1.更加注重提升城市建設品位。強化規劃引領。全面完成《如皋市城市總體規劃(XX-2030)》修編,同步推進城鄉統籌規劃和城市綜合交通規劃。強化規劃剛性約束,嚴格規劃監督管理,提高城市規劃執行力。推進搬遷開發。堅持依法和諧搬遷,加大招商出讓力度,加快城市建設進程,全年完成中心城區搬遷80萬平方米,收儲、出讓土地各50萬平方米,新開工房地產100萬平方米,竣工80萬平方米。高標準高質量超前建設安置房,全年新開工安置房70萬平方米,努力實現搬遷安置零過渡。加快萬都商業廣場、中央商務區建設,推動雨潤中央國際廣場、農商行大樓、農貿市場等開工建設。完善功能配套。新開工府西南路、長寧南路等6條道路,全面完成紫光路、城南大道等5項結轉工程,同步實施雨污管網、綠化景觀建設。推進公共綠地建設,新增城市綠化70萬平方米。加快中心城區供水複線工程建設,推動中心城區所有居民小區及各鎮區天然氣管網實現全覆蓋。加強協調推動,確保紅星市場投入使用,新生橋市場、仙鶴市場開工建設。加強城市管理。紮實開展江蘇省城市管理優秀城市創建,確保新增省級、南通市級市容管理示範路各1條,省優、市優物業項目各2個。穩步推進老小區改造,確保老小區物業服務實現全覆蓋。大力推進數位化城市管理,健全完善大城管長效管理機制,加大違章管控力度,有效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2.更加注重完善城鄉路網交通。加快推進重點工程。完成丁磨路西延、雪袁線一期、王石線南段、馬九線一期、334省道西延、長青沙二橋等六項續建工程,確保全面建成通車。迅速啟動王石線北延至老334工程,做好355省道雪袁線規劃對接和皋高線西延前期準備工作。加快實施高速道口和公路標牌提升工程。精心實施道路綠化提檔升級工程,全面落實綠化管護長效機制。高效做好服務保障。全面完成連申線如皋段“五改三”工程的護岸駁坡和19座橋樑建設任務,切實做好寧啟鐵路複線電氣化改造工程服務保障工作。加快啟動新火車站和鐵路物流園區建設。積極做好如皋港鐵路與滬通鐵路對接工作,爭取列入鐵路規劃網。切實強化交通管理。持續加強市管公路環境管理,進一步完善農村公路管養機制。繼續最佳化公交運行線路,不斷加強對長途運輸車、公車、計程車、學生接送專用車的長效管理,確保交通運輸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