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的政府工作報告

實現以上目標,市政府將著力做好六個方面工作:

一、做大做強工業經濟,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

奮力開創如皋科學發展新局面,勇當江蘇基本實現現代化先行軍,必須始終堅持以工強市第一方略,項目建設第一抓手,在做大經濟總量的同時,切實提高經濟運行質量,全面加快新型工業化進程。

1.持續加大項目投入。全年完成規模工業投入260億元,其中技改投入占比達60%以上。狠抓項目建設。全力推動簽約項目快落戶,促進中船江南重工、昌昇遷建、大唐熱電聯產等8個億元以上儲備項目早開工。著力推動在建項目快建設,確保雅鹿tpa、陸地方舟、雙錢技改、聚源電氣、中電振華、力星技改等64個億元以上項目早竣工。致力推動竣工項目快達產,確保力源金河、中技樁業等12個億元以上項目早見效。狠抓企業技改。鼓勵企業走技改強企之路,確保規模以上企業技改投入不低於10%、技改面達50%以上。引導企業在先進技術產業化推廣、重大裝備升級改造、信息技術普及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著力提高技術裝備投資、新技術新產品推廣套用的比重。支持有條件的企業設立或併購境內外研發中心、知名品牌、製造中心和行銷網路,提升企業競爭能力。狠抓投入質量。不斷最佳化投入結構,確保高新技術產業投入、新興產業投入和億元以上項目投入分別占規模工業投入的50%、40%、65%。促進節約集約發展,嚴格項目管理,不斷提高項目投資、產出和稅收強度,確保達到我市項目建設控制標準要求。狠抓項目服務。建立健全重大項目儲備、報批、建設跟蹤管理機制,認真落實“千人聯千企”、領導掛鈎聯繫及重大項目交辦督辦查辦制度,最大限度縮短項目建設周期。

2.注重提升運行質量。強化運行監控。健全完善經濟運行監測體系,密切關注經濟形勢和國家巨觀政策變化,跟蹤分析生產資料價格、勞動力成本變化及市場波動對企業的影響,指導企業及時規避市場風險。進一步加大對工業應稅銷售、稅金率、用電量等關鍵指標和重點鎮(區)、重點企業的跟蹤監測,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強化企業培育。加強重點骨幹企業、規模企業、小微企業的分類指導扶持,加快形成梯隊發展新格局。注重對重點骨幹企業實施“一企一策”,儘快形成一批帶動作用大、核心競爭力強的大企業、大集團,新增應稅銷售超10億元企業2家以上。引導規模企業比投入、比規模、比貢獻,形成爭先進位良好局面,新增應稅銷售超億元企業20家以上。扶持小微企業進規模,重點推進成長型、效益型、創新型企業發展,新增規模企業60家以上。強化產業集聚。進一步完善產業發展規劃,明確產業板塊及產業鏈培育方向,引導同類型、配套型企業高度集聚集約發展,著力打造一批百億級產業集群。充分發揮產業集聚區和特色園區優勢,加大資源整合力度,引進一批主業突出、競爭力強的重大項目,填補產業鏈空白,促進高端要素、高端產業加快集聚,增強產業整體競爭力。

3.切實強化要素保障。全力以赴破解用地難題。堅持依法節約集約用地,鼓勵建設多層標準廠房,引導企業通過新上項目或合資合作利用閒置低效土地,全年盤活土地XX畝以上。紮實推進城鄉增減掛鈎試點,加大土地搬遷整理力度,主功能區、道口鎮(含中心鎮)和其他鎮工業園區搬遷整理成片土地分別達1500畝、500畝、300畝以上。不斷最佳化項目供地方式,嚴格執行項目用地標準。繼續做好重大項目包裝,積極向上爭取點供或獨立選址用地指標。切實加強項目用地督察,對圈而未用、用而不足的,綜合運用各種手段依法及時處置。千方百計化解資金瓶頸。深入開展銀政企合作,引導金融機構更多向實體經濟、中小微企業傾斜,全年新增貸款80億元,貸存比提高2個百分點以上。進一步加大金融機構招引力度,確保引進市外金融機構3家以上。規範提升金融服務水平,進一步簡化審批程式,努力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繼續支持重點項目以發債、上市等方式直接融資,鼓勵、引導社會資本進入重點項目建設領域,確保力星鋼球成功上市,恆康家居、神馬科技通過報會,華東油壓、天澤化工、華燦電訊輔導備案。想方設法強化電力保障。適度超前規劃建設電力基礎設施,開工建設220千伏鄒莊輸變電工程,完成220千伏泓北沙、110千伏永平輸變電和110千伏九華輸變電擴建工程,加快推進中央商務區高壓桿線遷移工程。強化錯峰管理,促進科學、節約、有序用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