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里那水、那土、那空氣作文800字

轉眼間,已步入不惑之年。身邊很多事情,慢慢開始看淡,不再那么刻意在意。然而,回憶里關於家鄉的那水、那土、那空氣,總是不經意間在腦海浮現,禁不住要跟大家回憶和分享。

那時的水

少年時是在鄉鎮度過的。家鄉處在一條丘陵的南側,每逢雨季,雨水匯集後自北向南順流而下。家鄉的小鎮,原來有個古老而又好聽的名字,叫做南流。這一名稱的由來,雖然未經考證,但是從對面還有個村子叫做“北流”來看,我便對自己前面的直觀推斷一直深信不疑。

地處丘陵,水資源說不上有多么豐富。可到了夏天,村子裡的溝溝渠渠、池塘水庫,通常總會有水流而過。溝渠邊捉條魚、池塘邊洗個澡,是常見的光景。遇到農忙口渴的時候,人們時常是直接到地頭的水溝邊捧一口水送到嘴邊。那活蹦亂跳的魚兒,那不穿衣服的同伴,那涼爽甘冽的入口滋味,總是會讓兒時的記憶里,多了許多的美好元素。

那時的水,很清澈。

那時的土

在農村,大家對土地的關注,更看重的是土地的收成。關於土地的記憶,很自然就會落腳到能吃的東西上了。一顆小蔥、一縷韭菜、一個茄子、一根黃瓜,記憶里的許多蔬菜,幾乎都是摘下來就可以生吃的。肉是不多見的。反覆想來,只有在中秋、春節以及家裡有結婚的、過生日的等等重大節慶的時候,才能偶爾吃到不多的葷腥。一口咬下去的那種又肥又香的感覺,似乎現在想來都能流出口水。貧瘠的土地,不多的收成,卻總是滿含著誘人的味道,更有著揮之不去的余香留在記憶深處。

那時的土,很乾淨。

那時的空氣

說起故鄉的空氣,似乎有種空穴來風的牽強和附會。因為在兒時的記憶里,空氣原本並沒有引起過多的關注和記憶。儘管她無處不在,但是她無色無味,用手抓不到、用眼看不到、用鼻子聞不到,也就很難引起我們的留心留意。要不是霧霾讓我多認識了偏僻生字,要不是PM2。5讓我多了解了健康常識,或許,我根本不會刻意追憶那過往流年的空氣。

那時的空氣,很新鮮。

自古以來,我們就有天人合一的說法。如今,我們的生活,開始由原來的吃不飽、穿不暖,到解決溫飽,很快還將全面脫貧;我們的國家和社會發展,也已經和正在經歷著翻天覆地的改革和變化。探索實踐之後,我們欣喜的看到和感受到,記憶里的那水、那土、那空氣,雖一度陷入模糊,卻在全社會的見證下變得逐漸清朗清晰。我們有理由堅信,記憶里的那水、那土、那空氣,終將在不久的這裡和那裡,重新遇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