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素材專輯(231)

1、堅硬的疤

高中畢業後,我跟著父親做起了木匠。由於沒有考上大學,我的情緒十分低落,感到前途渺茫。

一天,我學刨木板,刨子在一個木結處被卡住,再使勁也刨不動它。“這木結怎么這么硬?”我不由自言自語。

“因為它受過傷。”在一旁的父親插了一句。

“受過傷?”我不明白父親話里的含義。

“這些木結,都曾是樹受過傷的部位,結疤之後,它們往往變得最硬。”父親說,“人也一樣,只有受過傷後,才會變得堅強起來。”

父親的話讓我心頭一亮。是啊,人生正是因為有了傷痛,才會在傷痛的刺激下變得清醒起來;人生正是因為有了苦難,才會在苦難的磨練下變得堅強起來。

第二天,我放下了刨子,繼續回到學校參加了補習,去迎接人生的又一次挑戰。因為我已經開始懂得,挫折練就人生一副堅強的翅膀。

2、了解和親昵

在阿拉曼戰役之前夕,邱吉爾召見了他的得力將領蒙哥馬利將軍。在談話中,邱吉爾提議他應該研究一下邏輯。疆場勇士蒙哥馬利擔心自己會陷入糾纏不清的邏輯命題中,便推託說:“首相先生,你知道,有這樣一句諺語,‘了解和親昵會產生輕蔑’,也許我越是研究邏輯,越是輕視它。”

邱吉爾取下菸斗說:“不過我要提醒你,沒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親昵,什麼也不會產生出來的。”

3、索忍尼辛的肚量

索忍尼辛對於中國讀者來說並不是一個陌生的名字。他如此有名的原因,其實也很簡單。第一是對前蘇聯人民生活情境的真實描繪,因文獲罪,被驅逐出境;第二,他是1970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讀過索氏作品的人,可能會為他的正義感所打動。但是,在評價前輩作家肖洛霍夫的作品時,索忍尼辛卻是有失公允。

索氏對肖洛霍夫的恨並非與生俱來,在開初,他對肖氏是非常敬重的。但隨著自己名聲的高漲,索氏的心態漸漸發生改變。其時的他因為一些作品得到最高當權者的認同而變得有些飄飄然,對許多作家的態度也由欽佩變成了鄙夷。鑒於他的這種情形引起了諸多作家的不滿,肖洛霍夫覺得有必要提醒一下他。1967年9月,肖氏在給蘇聯作協書記處的信中寫道:“他(索忍尼辛)是個精神不正常的人,患有誇大狂。”。

索氏對於肖氏對他的批評,沒有絲毫反省的意思,而是把對肖氏的崇敬化為仇恨。他想不出其他的辦法來。最後,他採取了一種挖牆腳的方法。索氏在此一時段糾集了一幫人,拚命證明《靜靜的頓河》的作者不是肖洛霍夫而是克留科夫。他們寫了一些文章,但並未引起多大反響。為此,索氏只得一再重申這個觀點。

索氏的作品以真實的描繪出名,但面對肖洛霍夫的真話,他卻沒有絲毫的寬容。

4、關上窗戶

位於華盛頓廣場的傑佛遜紀念堂的牆體出現了嚴重的問題,危及到這座建築整體的安全。美國政府花了一大筆錢試圖解決,但未能奏效,危險繼續存在並不斷擴大。政府只好請了一批專家研究探討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

專家們經過嚴謹的實地調查和科學周密的分析後,找到了問題的癥結:清洗牆壁的清潔劑對牆體有破壞作用,頻繁的清洗導致了危及建築的潛在危險。

那么,為什麼紀念堂要這么勤地清洗牆體呢?專家們深為不解,於是向紀念堂管理部門進行諮詢。很快,答覆來了:建築物頂部經常積滿鳥糞,不清洗是不行的。

專家們又陷入了新的不解:同處於華盛頓廣場的林肯紀念堂等其它建築的頂部沒有鳥糞,而為什麼偏偏傑佛遜紀念堂獨有呢?繼續深入研究,專家們發現,由於建築物頂部有大量的蜘蛛,所以吸引了大批的燕子來此覓食築巢,糞便也就順便留下了。那么,潔淨的紀念堂為什麼會有那么多蜘蛛呢?

專家們繼續尋求答案,經過觀察,他們發現,建築頂部衍生了一種小小的蟲子,非常之多,蜘蛛們是趕來赴蟲子盛宴的。那么,為什麼這些小蟲子喜歡爬到紀念堂頂部去呢?

專家們的目光集中到建築頂部敞開的窗子。由於建築頂部開著一些窗子,陽光便從視窗射進來。而這些小蟲子偏偏除了喜歡灰垢外,也喜歡陽光。於是它們雲集在建築頂部區,並以極快的速度繁衍,一下子就形成厚厚的蟲子層。

專家告訴紀念堂:把頂部的窗子全關上!從此,紀念堂便不用再頻繁清洗牆體,建築危機也將不存在了。

5、歷史說這樣被塗鴉

靖國神社坐落在東京千代田區九段,面積10萬平方米。內有三殿一館:御本殿、拜殿、奉安殿和游就館。御本殿供奉著246萬“軍神”,其中有210萬是二戰亡魂,千名甲乙丙級戰犯;奉安殿則供奉寫有亡靈姓名的靈璽簿2000多冊。

光看日文漢字我幾乎不知道各展館的主題。“日清戰爭”指“甲午戰爭”,“日露戰爭”指“日俄戰爭”,“滿洲事變”指“9·18事變”,“支那事變”指“侵華戰爭”,“大東亞戰爭”指“太平洋戰爭”……發動戰爭說成是“事變”,令人揪心。

“支那事變”在一樓10號展廳,進門一張中國地圖,畫滿各種軍事行動標記。整個廳內陳列了大量陣亡日軍出征前寫的必勝誓言、祝辭和遺書,還有軍服、望遠鏡、飯盒……關於戰爭的介紹,其英文解釋說道:“1937年7月1日晚,我軍正在北京郊外盧溝橋一帶演習,突然遭到中國軍隊射擊,宛平縣城的中國軍隊進入作戰狀態……日本政府本想不擴大戰局,遂很快與中方達成停火協定……各地開始不斷發生Terrorism(恐怖主義)襲擊,上海的中國軍隊更包圍日本租界進行攻擊,日軍緊急派遣軍隊前往上海救援,和中國軍隊苦苦地打陣地戰……中國軍隊退卻。使中國的戰爭意志受挫的是對首都南京的攻略作戰……南京的軍隊潰敗,而日軍專門在城內劃出非戰區,讓居民能和平地生活。”

館內還展出一張《東京朝日新聞》,報導南京恢復和平,居民歡迎皇軍。這哪裡是日軍侵華。歷史,就這樣被殘酷地塗鴉。這裡有兩個影像放映廳播放紀錄片,“重溫”皇軍當年的“赫赫戰功”。畫面上只見浩浩蕩蕩開進城的日本軍隊,和站在路兩旁、表情模糊、手裡揮動日本國旗的中國老百姓。大展示廳展出日本對外侵略戰中用過的重型武器,包括大炮、坦克和魚雷等等。兩個日本年輕人就在我旁邊,對巨大的魚雷讚嘆不已。

我憎恨靖國神社對歷史的篡改,卻不得不對他們推廣歷史觀所用的手法嘆為觀止。數管齊下、剛柔並濟,注重姓名、照片、數據、隨身物品等細節,既巨觀又微觀。不知這些被紀念的劊子手所殺死的中國人,又有多少能留下如此全面的資料,能給後人留下如此清晰的記憶?

6、如何看待身邊的偽科學

我們日常生活中,隨時都可能遭遇偽科學。怎么辦呢?下面是五方面建議。

一、根據常識來判斷。在大部分情況下,常識不會欺騙我們。比如有人兜售對彩票中獎號碼的預測,寫成書,編成軟體,出售賺錢。這時可從兩個方面來判斷:A、機率論的基本知識告訴我們,一系列“獨立隨機事件”中,第N次事件發生的機率,與此前N-1次事件的結果無關;而任何一次公正的開彩,都是獨立隨機事件。因此,根據以往中獎號碼的統計來推測未來的中獎號碼,是不可能的。B、如果某人真的掌握了預測彩票中獎號碼的能力,他為何不大量買入彩票,卻還要靠兜售這些書籍和軟體來賺錢?

二、根據科學原則來判斷。這些科學原則是:

1、與現有科學理論的相容性。現有的科學理論是一個宏大的體系,一個成功的科學學說,不能和這個體系發生過多的衝突。比如經常有人宣稱自己的學說將要“改寫整個物理學”、“改寫整個科學”等等,那一定是不可信的。2、理論的自洽性。一個學說在理論上不能自相矛盾。3、理論可證偽性。一個科學理論,必須是可以被證偽的。一個最簡單的例子是:說“今天下午要下雨”,這是可證偽的——到下午看,下雨就是正確,不下雨就是錯誤:而說“下午可能下雨也可能不下”,就是不可證偽的。如果某種學說無論怎么考察,都不可能被證偽,那就沒有資格成為科學學說。4、試驗的可重複性。這一條與迷信和偽科學所鼓吹的“誠則靈”直接衝突。科學要求其試驗結果必須能夠在相同條件下重複。5、隨時準備修正自己的理論。凡是宣稱自己的學說“永遠正確”的,都不是科學學說,因為科學只能在錯誤中發展前進。“永遠正確”的學說,只能是宗教。

三、根據提倡者的背景來判斷。

背景主要包括學歷和職業,這些因素通常決定了一個人有沒有專業訓練、在何種領域有專業訓練。

四、聽取專家的意見。

五、看看有沒有商業動機。很多情況下,偽科學是有商業動機的。

7、還重嗎

韓國的鏡虛禪師帶著出家不久的弟子外出行腳布道。

一路上,弟子滿腹牢騷,嘀咕不停,嫌背的行李太重,不斷地要求師父找個地方休息。鏡虛禪師卻說:“路途那么遙遠,老是休息,什麼時候才能到達目的地呢?”然後他逕自精神飽滿地向前走去。

有一日,師徒倆經過一座村莊,迎面遇到一位姿態美麗的婦女,走在前面的師父忽然握住婦女雙手,那女人嚇得大聲尖叫。婦女的家人和鄰居聞聲出來一看,以為和尚輕薄婦女,齊聲喊打。身材高大的鏡虛禪師不顧一切地向前飛奔,走在後面背著行李的徒弟也快速地跟隨師父往前飛奔。

跑過幾條山路後,鏡虛禪師見村人沒有追上,就在一條寂靜的山路邊停了下來,回頭看見徒弟氣喘噓噓地跑過來,就非常關心地問道:“剛才背了那么多行李,跑了這么遠的路,還覺得重嗎?”

“師父,很奇怪!剛才奔跑的時候,一點都不覺得行李很重。”

8、磨鏡成磚

南嶽懷讓禪師有一位弟子名叫馬祖,他在般若寺時整天盤腿靜坐著冥思,懷讓禪師便問他:“你這樣盤腿而坐是為了什麼?”

馬祖答道:“我想成佛。”

懷讓禪師聽完後,就拿了一塊磚在馬祖旁邊用力在地上磨。馬祖問:“老師,你磨磚乾什麼?” 懷讓禪師答道:“我想把磚磨成鏡呀。”

馬祖又問:“磚怎么能磨成鏡呢?”懷讓就說:“磚既不能磨成鏡,那么你盤腿靜坐又豈能成佛?”

馬祖問道:“要怎樣才能成佛呢?”懷讓答道:“就像牛拉車子,如果車子不動,你是打車還是打牛呢?”

馬祖啞口無言。

9、和諧就是美

日本京都有一座知名的禪園,建築師將這個禪園建造完成後,請皇室人員前來遊覽一番。

一位皇室人員在禪園裡走了一遍說:“這裡真美,真是全日本最漂亮的庭園。”

他一邊讚嘆一邊指著園裡池塘邊的一塊石頭說:“這塊石頭,是整個庭園裡最綺麗的石頭。”

建築師聽完,馬上叫人將這塊最綺麗的石頭搬走。

他詫異地問:“為什麼要這么做?”

建築師恭敬地回答:“庭園裡如果有一樣東西特別顯眼,就會破壞這裡的和諧,我把它移走,這裡總算是完美無瑕了。”

萬綠叢中的一朵奇葩,竟然是一個缺陷,因為它破壞了整個綠色叢林裡的和諧。當我們在團體生活,力求特立獨行、標新立異之時,可曾想過,這正是破壞和諧之美的行徑。

10、虛擬與真實

明明一個虛擬的故事,為什麼《手機》能在全國觀眾的心中引起共鳴?復旦大學教授顧曉鳴日前在一個講座演講時說,因為這部電影探討了一個關於虛擬和真實的話題。他認為,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人的情感網路和生存空間大大擴展,大家越來越依賴各種高科技媒介——廣播、手機、電視、網路……從QQ到網婚,現代人在虛擬空間裡可以無所不談,但真實的面對面交流卻日益蒼白。《手機》用通俗的外殼,試圖講透一個深奧的問題,在顧曉鳴眼裡,是一部批判現實的波普政治片。

馮小剛想借《手機》諷刺當下社會發展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比如每個人都在互相幫忙說謊、比如假資訊時代、再比如開會弊端等等,本意並沒有錯,可為什麼會激怒崔永元?顧曉鳴認為,這是因為觀眾看了電影后,突然會對現實世界疑神疑鬼,不僅觀眾認為電影是真的,連崔永元自己也認為《手機》說的是真的。這就是“擬真社會”給人們帶來的負面影響。

我們身邊的電視節目,是不是一直戴著偽飾的面具?《實話實說》究竟能不能真正“實話實說”,如果不能,那么這個欄目名稱又帶有多少真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