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常見的禮賓活動和會見與會談的座次安排

4.接見(receive)由國家領導人或高一級的官員出面會見來訪者叫接見。

5.召見(summon)駐在國的高級官員,因某些事務或交涉,主動召開有關國家的使節前來會見,稱之為"召見"。

6.訪談(interview)領導人或高級官員接受記者或其他新聞媒體人員採訪,發表談話或回答問題之謂。

7.辭行拜會(farewellcall)常駐使節離任前,拜會駐在國政府官員、有關人士和其他國家駐當地使節,向他們告別,謂之"辭行拜會"。有時因時間關係,來不及一一拜會,也可以舉行告別酒會。臨時出國人員離開訪問國時,可視情況以適當方式向東道主告別。

以上只是大體上的分類。由於現代國際交往的繁雜,實際上各類會見、會談,已難於明確界定。例如,在禮節性拜會時,已就實質問題進行了會談。有時將第二次會談安排在客人所住賓館進行,也就含有回拜的意思。為簡便計常把它們統稱為會見或會談。

會見、會談,一般均經雙方事先約定。"不速之客"通常是沒有的。如果你想見對方什麼人,應先打電話或以其他約會為由,否則對方可以以有其他約會為由,拒絕會見你。在訪問他國時,會見或會談的時間,可在商談訪問日程時排定。由於會見、會談在任何訪問中都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排定日程時,應把它放在重要位置上,使其他次要的活動服從於會見、會談的安排。遇有一次會談談不完,有繼續會談的必要時,應做出相應的安排。

正式會談會談人員,亦應事先商定。在一般情況下,各方參加人員的名單、職務等,由各方自定後,只要通知對方並取得大體平衡,就不會產生什麼問題。但在特殊情況下,有時也有總是例如,英國方面曾經提出,要香港當局作為正式代表參加中英關於香港問題的會談,搞"三腳凳"的把戲,使雙方對與會代表的安排一度未能達到一致。

關於會見,會談的時間與地點,也應由雙方協商同意。通常說,只要對雙方方便,並大體符合對等原則,並不難取得一致意見。但有時候,由於涉及的問題比較敏感,在這類問題上也會產生一些周折。王炳南大使在其所著《中美會談九年回顧》一書中談到;當中美會談從日內瓦轉移到華沙後,美方通知我,願意開始會談。我鏇即表示,準備在我國駐華沙大使館會見美國大使比姆。但比姆答覆說,他不能到中國使館來,建議會談在瑞士駐沙使館舉行。美國方面之所以反對比姆大使到中國使館來會談,是為了避免對外造成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某些形式的承認。針對美國政府的這種心理,我方又提出,可以採取對等辦法,即輪流在兩國的大使館會談。美方仍不同意。最後,波蘭外交部表示樂意為會談提供華沙市內的梅希里維茨基官。地點問題才得到了解決。

在國外,一般公務性的會見,多在主人的辦公室內進行。座位的安排,可視辦公室的條件和談話的方便,加以布置。

美國總統會見外賓,大多在他的橢圓辦公室里進行。總統與客人分坐壁爐兩邊,進行談話。

在我國,一般公務性會見,大多在會客室進行。重要的會見,為便於拍照等,通常是主人和主賓均正面就座其他客人和主方陪見人員在兩側按序就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