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創新申報材料4篇

說起申報創新教師,真是有點汗顏。想想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雖一絲不苟,可總覺得我只是做了一個教師應該做也是必須做的事情。雖沒有循規蹈矩,但還算不上別出心裁。我只不過是善於學習借鑑罷了,離創新的要求還差得遠呢。

我本不想申報了,可又怕辜負領導同事們的厚愛,故惴惴然而報之。其實也不過是把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總結匯報一下。

班級管理創新:

1、創設班級文化(見材料)

2、創設小組班級管理模式(見材料)

3、家校合作(見材料)(見材料)

4、與學生交心常規化(見材料)

5、組織學生活動(見材料)

6、別樣的班會課(見材料)

7、讀書學習常規化(見材料)

說起讀書學習總覺得有一肚子話要說。我認為一個老師不讀書不學習就是不學無術,也許我的觀點有些偏激,但與事實來講,也許是真理。也許我們有一萬個不讀書不學習的理由,可想想自己肩頭的責任,我真的不敢苟同。

自進入中學以來,我一直強迫自己要天天讀書學習,鑽研業務。最近也漸漸適應了這種生活,而且還成了一種習慣。偶有特殊情況,不能研修,就有一種負罪感。不過我還是儘量推掉好多應酬,把靜謐的夜晚留給自己。由於白天要上課備課,還要處理班級事務和學校里的一些應急工作,所以很少有時間學習,更重的是,白天人多事雜,不能靜心。所以研修之大任只能在晚上。

每天晚上,我都要熬至深夜,讀書寫作。而且毫無倦意,讀至酣處,如飲甘露,其樂無窮;讀到難解之處,便燃煙一顆,凝眉思索,甚而徘徊踱步。尤其是,夜深人靜之時,妻兒如夢之後,思維愈加敏捷,情趣更加高昂,每至靈感一閃,偶得佳句,便興奮不已,可苦無知音傾訴,只好獨自竊喜。這次第,怎一個幸福了得!

也許,幸福的時光總是短暫的,悄然間,夜已深深,時光不待人啊。想想明天還要上班,只好搖頭去睡。可此刻的思想已達亢奮之狀,怎能輕易入睡。往往在朦朦朧朧、迷迷糊糊中還要思索好多。這樣,一夜的休息時間不過五六小時耳。好在我已經習慣了,只要能保證午休一小時,基本不會影響正常上班。

我讀書學習的途徑,一是看圖書,二是網上學習。我在網上學習的主陣地是k12教育論壇和新浪部落格。我在k12教育論壇的名是青山依舊,我的新浪部落格名稱是“小河清清”。真誠歡迎各位同行來我家做客。我在教育教學中的行為、反思、收穫、心得等全都體現在我的部落格裡面。現整理幾篇教育部落格,列印成材料,以供參考。

我雖勤奮,怎奈愚拙,創新不相稱,優秀不敢當,責任在肩頭,大義豈能丟。要問其中故,或許有思想。

教學創新:

1、自創412單元整體教學模式(見材料)

2、自創課堂激勵措施

3、自創寫作(作文、日記)獎勵措施

4、課題申報(見材料)

5、讀書學習、總結反思永不輟

青年崗位創新獎申報材料
2018創新申報材料(2) | 返回目錄

青年崗位創新獎申報材料 

近年來,我公司團委在上級團組織和集團公司黨組織的領導下,確立了“亮旗幟、創名牌、強素質、增效益”的工作方針,組織和帶領集團公司10個團支部和1500多名團員青年廣泛開展“崗位創新”活動,在集團公司生產經營、改革發展中發揮生力軍和突擊隊作用,共青團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得到進一步加強。

一、加強領導,完善機制,為紮實開展崗位創新活動提供保證

我公司成立於1986 年,是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浙江省民營企業 50 強、市 10 佳企業。公司現有35歲以下的青年員工1813人,占員工總數的81.4%。怎樣充分發揮青工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的生力軍作用,幫助青工在改革發展中建功立業,這成為一個新課題擺在團委面前。作為青年人的組織,團委把青年崗位創新活動作為青年工作的切入點,年初和團代會期間制定了切合實際的工作計畫,以培養適應企業改革發展需要的高素質青年員工隊伍為目標,以學習為主線,以創新為動力,以創效為標本,千方百計為青工引路架橋搭平台,積極組織青工投身崗位創新的工作實踐中去。

實踐使團委認識到,崗位創新活動是否能紮實有效地開展起來,僅靠團委跳“獨舞”是遠遠不夠的。為此,在團委建議下,公司把青年崗位創新工作納入企業行為,成立了由黨組織牽頭的青工崗位創新活動領導小組,組成了在公司黨政領導下,以團委主抓,各基層黨政領導大力支持,工會、技術中心、人力資源部門等單位通力配合的組織機構和運行機制,制定了《青工崗位創新創效活動管理辦法》、《青工崗位創新創效活動獎勵辦法》,對優秀青年創新創效集體和個人進行大力表彰。公司還強調崗位創新要與“青年文明號”、“青年崗位能手”活動的有機結合,並把QC小組活動成果、"五小"活動成果等列為“青年文明號”考核的重要指標之一,推動了崗位創新創效活動的有效開展。

二、立足崗位,創新創效,引導廣大青年開展形式多樣的崗位創新活動

青年要在充滿機遇和挑戰的崗位上建功立業,創新是必需的素質。華通團組織充分發揮青年人年齡優勢和智力優勢,積極引導青年們以主動的姿態投入崗位創新活動中去。

技術創新是企業生命,把引導青年開展科技創新和技術攻關活動作為崗位創新的主攻方向,號召團員青年從身邊做起、從小處做起、從本職崗位做起,年輕的技術人員腳踏實地從最簡單的問題、最基本的創新開始,逐步形成了人人講技術、鑽技術、用技術的良好氛圍。

團組織按照“科技興企”的戰略目標,使廣大青年科技人員和技術工人有計畫、有重點、創造性地開展科技活動,為廣大團員青年投身創新實踐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以來,公司先後成功開發了12個國家級和省級新產品,自主開發的CFC20S鎖扣式交流接觸器被專家委員會鑑定為達到“國內領先”技術水平,獲得國家專利,青年工程師王志勇、劉曉紅、費肖穎等領銜研製的CFLE萬能轉換開關被鑑定為具有“國內先進”技術水平。今年5月,浙江省信息產業廳公布了“浙江省度第三批軟體產品登記名單”,在30個軟體產品中,華通集團公司占有5個。

今年,集團公司團委在公司面臨原材料價格上漲、成本上升等不利因素影響下,充分發揮團員青年的群體優勢,發動廣大團員青年緊緊圍繞公司生產經營等項工作開展了“節約增收百日行動”,以降本增效為主線,紮實開展青年崗位創新創效活動,把團旗插遍公司生產經營主戰場。團委組織廣大青工開展“五小活動”(即小發明、小革新、小改造、小設計、小建議),圍繞本單位管理、工藝以及生產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意見或建議;對現有技術、工藝及零部件等做出改進與創新;在生產實踐中總結出有效、實用的絕活與方法;摸索、創造新的操作方法、新型實用小型工具;提出有利於生產的“金點子”。在為期3個多月的增收節約百日行動中,青年員工提出合理化建議220多條,確立課題32項,完成29項,在增加或改進了許多新工藝的同時,堵塞了用電、用水、用材料、辦公用品等方面的浪費,增加了產品合格率,減少了退貨率,直接節約創效300餘萬元,為公司持續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公司今年在舉行質量知識競賽時,團委一時為缺少搶答器犯了難,買一套價格太高,想租又沒地方租。在這種情況下,股份公司幾名團員自告奮勇,利用他們的所學技術,僅用幾十元的材料費就把搶答器製造出來,保證了競賽順利進行。事情雖小,卻反映出華通青年員工的創新精神。

今年下半年,公司團委還專門組織了一次問卷調查活動,向青年團員徵集“金點子”。廣大青年員工以主人翁的態度積極參與,對集團公司在創新發展、制度建設及執行力、工作效率、機構設定、成本費用控制等方面,提出了許多可操作性的意見和建議。9月28日晚,集團舉行了一個特別獎項的頒獎儀式,對獲得“金點子獎”的10名員工進行了表彰。

公司團委還經常組織開展“技能比武”、“QC小組”、“操作運動會”、“知識競賽”等形式多樣式的創新競賽活動,激發團員青年的創造和參與熱情。集團各公司的QC小組每年都有不俗的表現,今年五月份在溫州市經貿委和質量協會組織的QC小組發布會上,公司獲得兩項二等獎,一項三等獎。集團每年舉行質量月知識競賽活動,在今年的競賽中,公司組成了代表隊參加全省質量知識競賽,在溫州代表隊選拔賽中取得團體第一名的好成績。隨後,儀器儀表公司團支部文體委員韋小麗作為溫州代表隊的3名隊員之一,參加了9月24日在杭州舉行的浙江省質量知識競賽(溫州代表隊榮獲團體第一名)。

三、不斷學習,深入宣傳,營造崗位創新活動的良好氛圍

一是通過學習,提高青工綜合素質,增強創新能力。創新的基礎是人才,廣大青工只有敬業愛崗,不斷的學習和實踐努力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才有能力創新。為提高青年創新的能力和綜合素質,華通團委開展了創建學習型組織活動,先後開展了生產工藝、操作技能、質量檢測、文明生產與安全生產等在職培訓,開展了《細節決定成敗》、《魚》、《把信送給加西亞》、《沒有任何藉口》、《學習型組織的創建》、《自動自發的工作》、《第五項修煉》等書籍的讀書活動,營造出“工作中學習,學習中工作”、“人人學習,處處學習,終身學習”的濃厚氛圍,一個“比、學、趕、幫、超”的學習氛圍正在形成。

二是廣泛宣傳,營造創新氛圍。團委響亮地提出了“學科技、提素質、攻關鍵、求發展”的活動口號,充分利用企業報、公司網站、手機簡訊交流平台、櫥窗、簡報、電子顯示屏、信息剪報等各種載體大造聲勢,並相繼開展了“如何實現科技興企”、“科技、安全、效益”、“我為節約獻一計”等為主題的徵文活動,營造了崗位創新的良好氛圍。

三是青年崗位創新績效考核機制和青年人才激勵機制,引領青年成長成才。公司團組織在開展青年崗位創新活動的過程中,始終把提高青工素質,培育青年人才作為活動的目標。通過建立了“青年人才庫”,培養、重用青年人才,引導青工將自身成才同企業生產經營、改革發展的實踐結合起來,立足崗位,刻苦鑽研,勇於創新,全面提高綜合素質,推動了一大批優秀青年人才的脫穎而出。譚啟龍由一般的銷售員不到30歲就晉升為集團主管外貿的副總裁,財務副總裁鄭鍵鋒現在還不到30歲,這些都是我們廣大青年員工的表率。

四、研究新課題,探討新方法,不斷使崗位創新活動向縱深發展

青年崗位創新活動是一項內容豐富、涉及面廣的系統工程,需要長期堅持下去。共青團在企業做大做強的征程上肩負著更加艱巨的重任。為了把青年崗位創新活動紮實有效地開展下去,團委積極探索活動的新規律、新途徑、新方法,大膽實踐,勇於創新,努力提高企業共青團工作水平。

針對公司發展中出現的一些問題,成立課題小組,進行研究。到目前已作了《關於科學管理應收賬款的研究》、《關於庫存管理的一些合理化建議》、《關於如何使供應商供貨及時、保質保量的研究》等50餘篇課題研究,並效果顯著。

CFW5型斷路器是一款比較先進的斷路器,其中元件過熱繼電器的安裝一般至少需要一個板和兩個支架,在“節約增收百日行動”期間,股份公司幾名青年員工成立課題小組,利用下班休息時間,刻苦鑽研,終於攻克課題,現在安裝過熱繼電器,只需一個小支架就可以起到固定作用,就這一項,每年可為公司節約30多萬元。

創新是現代企業的活力之源,創新無止境,只有起點、沒有終點。華通共青團在引導和帶領青年開展崗位創新活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未來的路還很長,任務還很艱巨。

但我們堅信,在上級團組織和公司黨組織的領導下,我們將會繼承團的光榮傳統,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昂揚的鬥志、更加彭勃的朝氣、更加寬廣的胸懷,勇敢地擔負起歷史賦予我們的光榮使命,與時俱進,求實創新,矢志奮鬥,不懈進取,共同譜寫新世紀華通共青團工作的新篇章!

“教學創新50強學校”申報材料
2018創新申報材料(3) | 返回目錄

泰安市實驗學校國中部現有教學班34個,分布在東西兩個校區,其中東校區27個班、西校區7個班。在校生達XX多人,教職工80多名,其中省特級教師2人,省市創新教師、教學能手15人。在學校黨委的正確領導下,國中部貫徹“以人為本,德育為首,能力為重,全面發展”的教改方針,創建教學管理新機制,探索課堂教學新方法,成功培育高素質教師隊伍,提高學校辦學品位,學校先後被評為“泰安市校本建設先進單位”、“泰安市教書育人先進單位”、“泰安市中國小素質教育工作先進單位”、“泰安市課程與教學工作先進學校”、“泰安市藝體教學工作先進學校”,連續十年被評為“泰安市教育教學質量先進單位”,被評為“山東省創新教育先進學校”。先進事跡及經驗先後被山東電視台、泰安電視台、齊魯晚報和泰安日報等多家新聞媒體宣傳報導。

一、以先進理念引領創新發展

1、創新教育套用理論,引領學校教學實踐

成熟的教育思想是一所好學校的靈魂,先進的教學理念是創新實踐的精神支柱和內在動力。我校結合現代教育理論和本校實際,把學生的發展放在第一位,以“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和幸福奠基”作為自己的辦學理念,促進廣大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讓每一個學生在健康、快樂的教學環境中成長。

在艱難的課堂教學變革過程中,我們逐步認識到“輸入導向、強迫內化”教學使課堂處於一種死氣沉沉的“照本宣科”環境中,是學生厭學、自主探究和創新能力不足的癥結所在。於是,學校決定以新課程改革為抓手,揚棄傳統教學,轉變教學方式,走“輕負擔、高質量”的內涵發展之路。程校長來我校任職以後,帶來了通過推進素質教育轉變質量增長方式的新思路,國中部以“構建三級課堂”為突破口,逐步清晰了以“產出導向、思維外顯”的教改思想,讓枯燥單調的課堂教學注入新的活力,促進了課堂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益的雙提高。

“產出導向、思維外顯”的教學策略,即由學習產品(問題解決、思路展示、成果表達)來引導教學組織過程,讓學生在分析問題、研討任務、實踐操作的過程中順利建構起知識結構,並通過所獲得的“成果”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產生成就感和喜悅感,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國中教導處開展的“學科成果展示周”,就是基於“產出導向”教改理念組織的系列性活動。學科周活動“結合學科特點,結合日常教學,結合學生實際”,讓學生“成果展示、才華展示、個性展示”,把日常教學中學生的成功之作展示出來,把學生的才華發揮出來,藉此推動學生能力發展和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比如,本學期的學科周,以“快樂英語,享受英語”(happyenglish,enjoyenglish)為活動主題,以“全員參與,人人體驗,讓英語走進生活”為活動宗旨,營造出來濃厚的英語氛圍,讓學生感受英語,套用英語,享受英語。活動期間,宣傳欄貼滿了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英語辭彙和圖片,教室的牆壁上,走廊上貼滿了精美的具有勵志意義的標語牌。以“快樂英語’為主題的黑板報圖文並茂,英語作文展、英語書法展、英語手抄報展、與英語相關的文化背景知識展內容豐富,精彩紛呈。高唱英語歌曲,上演英語短劇,用英語講故事,說繞口令,英語課文我來背等形式多樣的英語才藝展示。而單詞記憶王大賽更調動了所有同學的學習熱情。12月23號下午,聘請校外專家做的以“粉碎聾啞英語,成就激情人生”為主題的大型英語互動演講,把這一活動推向了高潮。此外,歷史學科以“演情景劇”、“講歷史故事”、“歷史漫畫和知識樹設計”以及小論文等形式,擴展歷史知識,增強愛國情感。地理學科舉辦“校園平面圖繪製”比賽,讓學生在實踐中學會識圖、繪圖,提高實踐能力。生物學科的“室內室外空氣品質調查活動”、“預防愛滋病換水遊戲”,極大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有……。總之,學科周活動的開展,大大調動了老師們的積極性,學校呈現出生機勃勃的局面。學生在參與中鍛鍊著能力,在展示中享受著成就,充分發揮了學生的個性特長,增強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學科周作品還大大豐富了校園文化內涵,成為了師生再創新的課程資源。通過“學科周”活動,你會發現,學生的世界是那么的豐富多彩、美麗可愛,特別是那些平時看上去“默默無聞”的學生,在活動中展現了他(她)們的個性智慧,享受到了“參與”帶給他們的無比快樂。

2、完善創新保障機制,營造學校創新文化

建立創新型學校,關鍵是學校形成“吐故納新”的良性循環系統,建成一個開放的、不斷創新的、充滿活力的機制,使學校在競爭中保持教育優勢,實現可持續發展。為此,學校出台了一系列鼓勵創新制度和管理辦法,如《泰安市實驗學校教師創新發展規劃》、《特色課堂提升辦法》、《名師培養行動計畫》、《“雙高工程”實施方案》等,倡導創新,鼓勵創新,為教師課堂教學創新創設條件、形成良好的創新氛圍。具體行動有:

(1)創新教師學習機制

開設“教師論壇”,讓老師們利用這一平台,展示自己的教學思想,介紹科學的育人方法,推廣成功的實踐經驗,以此激發教師的研究熱情,提高教育理論水平,提升教學創新能力。我校採用的主要方式:一是利用網路、創建教師部落格進行交流,網上論壇可以方便教師與教師之間、教師與校長、教師與學生、教師與專家等各種階層之間開展有關教育方面的交流與探討,目前國中部80%的教師已經建立了自己的部落格,有的教師藉此在省內外產生較大影響;二是開展教學沙龍、演講賽等活動,讓教師們在活動中提升理論的認識程度。三是採取教育理論學習例會、講座、座談會等方式學習理論,探討教育實踐,讓老師,不斷吸取國內外教育新理念、新知識、新信息。

(2)落實教師成長工程

制定名師培養行動計畫,積極引導進入“人才培養遞進工程”的教師開展課程教法的研究,鼓勵“學科教學形成特色、個性教師形成風格”。同時,積極發揮功勳教師、泰山名師、教學能手、學科帶頭人的專業引領作用,給他們搭建施展特長的舞台,使他們成為課改信息的傳播者,教師的幫助者,學科改革的帶動者。積極開展校際交流研討活動,利用“齊魯名校長協作組獲得”平台,爭取教師更多學習機會,我校派教師外出學習達100多人次,與濟南、聊城、臨沂等六所學校開展了同課異構和經驗交流,促進了國中部辦學思想的開放和教學水平的進一步提高。積極爭取山東省化學優質課比賽、英語市直優質課、生物市直中心教研組研討活動、歷史研究課、思想品德課研討活動等在我校舉行,為我校多名教師爭取到了公開展示和鍛鍊的機會,促進了一大批年輕教師的迅速成長。

(3)實行課題帶動戰略

確立“問題即課題,反思即研究,教學即行動,交流即互助,學習即引領,效果即成果”的研究思路;建立課題研究激勵機制,定期獎勵教科成果;對教師教研活動、合作交流、課題研究等情況進行定期考核評價,適時總結反饋,規範教師校科研行為。發揮國家省市級課題的引領作用,重點抓好省市級課題的中期檢查和研討,完成了2項省級課題和5項市級課題的結題工作,60%以上的青年教師開展了微型課題的研究。11月,省級立項重點課題“新雙基課堂教學實踐研究”、“民主和諧數學教學”通過了省級專家鑑定,被評定為省內領先。

3、搭建學生創新平台,促進學習全面發展

竭盡全力為學生提供創新平台,讓全體學生在濃厚的創新氛圍中盡顯才能。如開展綜合實踐課、學生社團活動、學科周活動、自我展示活動、學習經驗交流活動、讀書交流會、育故事徵文比賽等形式,重在學生能力發展和個性展示。形成了“尖子冒得出、多數邁大步、差生不落伍”的良好發展局面,取得顯著成效。近幾年來,,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及質量檢測成績等綜合評價在全市一直名列前茅。中考,楊婉瑩同學考出了761分的全市最高分,她還與陳慶垚同學考取了新加坡的留學生,並享受到60萬人民幣的獎學金;XX年,李一龍同學取得了1054的高分。僅,就有69名學生在各類學科競賽中獲獎,其中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賽我校包攬全市前4名,李一龍、呂亮同學獲全國一等獎、宋世平獲全國二等獎,被授予“全國信息學奧賽金牌學校”,是十幾年來泰安市唯一獲得此殊榮的學校。XX年,中教處加大了對校本課程和綜合實踐活動的組織力度,專門組織評審對學生假期綜合實踐活動作品進行了評選,評出特等獎6名、一等獎160名、二等獎137名、三等獎162名。其中,趙曙天、孟語涵、劉明遠等6名同學,沿奈河取的12瓶水樣進行化驗,沿途採訪泰安市民,她們設計了問卷、進行了錄像,研究過程的細緻程度、研究成果的嚴謹程度已經與大學研究生相當。此外,戴子怡、方瑞等4名同學對“漢服”的研究細緻入微,其研究成果讓老師們都感到大開眼界。把當代國內外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融入到教育教學實踐當中去,是我們的追求,10月,我校校本課程《綜合實踐活動》獲市一等獎。

二、以課程改革建構學校特色

1、創造性開發“三級課程”

(1)國家課程校本化。為了進一步吸收、消化、豐富國家課程,校長程和方親自掛帥,成立了涵蓋國中各學科國家課程校本化課題小組,為老師搭建成長的平台,引領教師進行新課程學習與實施,強化教師的課程思維,加深了教師對新課程的理解和對學科的把握,按照國家規定開展好信息技術、藝術、體育與健康、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教育教學工作,成立各類藝術興趣小組,真正把活動的開展落到實處。

(2)地方課程實施。地方課程包括民族文化、生命教育、社會探究、自然探究四個領域,開設《民防教育》、《健康教育》、《環境教育》和《安全教育》等地方課程。充分發揮活動課的作用。充分利用課外活動時間,開拓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培育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審美能力,使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3)校本課程開發。實施新課程以來,我們充分開發和利用校內外課程資源,組織有關教師探索編寫了《泰山》、《mountaintai》、《綜合實踐活動》、篆刻、泥塑、口風琴、特色體育、泰山封禪、生活中的化學、齊魯文化、泰山摩崖石刻、英文歌曲、剪紙、三十六計、唐宋詞韻、感恩教育、環球文化之旅等十多種校本課程,校本課程執教教師達到近30人。我們的目標是:全校每一名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興趣、特長,每學期都可以選擇一門自己喜歡的校本課程進行學習,每個學生都可以在多種多樣、生動活潑課程活動中施展自己的才華。

2、智慧性打造“三級課堂”

“三級課堂”為:有效課堂、高效課堂、智慧教學。其中,有效課堂是基本底線,智慧課堂是高位目標。要求:適應期教師做到“有效教學”,成長期教師做到“高效教學”,成熟期教師做到“智慧教學”。【有效課堂的標準——教得有效、學得愉快、考得滿意(崔允漷);高效課堂的標準——有思想、有智慧、有激情、有個性、有品位(余文森);智慧課堂的標準——紮實、充實、豐實、平實、真實(葉瀾)】具體措施:一是“活化教材”,激發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內驅力;二是“方法創新”,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學科思維能力;三是“改革評價”,促進學習方式的轉化和學生全面發展;四是“轉變後進”,提高課堂效率和學生的學習成績。

在“三級課堂”理念引領下,國中部推行了一系列教學模式的改革實驗,比如英語學科的“任務驅動式教學”、數學學科的“問題解決式教學”、理化學科的“問題探究式教學”、地理學科的“創新嘗試教學”、生物學科的“互動式”和政治學科的“參與式”教學等,其中,語文學科的“情意課堂”、數學學科的“本色課堂”、理化學科的“探究課堂”、地理學科的“嘗試課堂”等,都已形成了自己的實踐經驗。張勇老師的“本色課堂”、崔成林老師的“外化共享式學習”已經在省級報刊登載推廣。

沒有理論的實踐是盲目的,沒有實踐的理論是空洞的。我校在“三級課堂”構建中,逐步確立了“產出導向、思維外顯”的教改思路,教學圍繞“學生如何“如何‘說’、‘做’”而設計,課堂圍繞“學生如何“如何‘說’、‘做’”而行動。從學生課堂學習產品(問題、成果)設計入手,引領師生“教”、“學”行動,把“教師引領性學習、同伴互助性學習和個人反思性學習”有機結合,實現高質量、高效益的教學改革目標。比如,語文組的柳瑩穎老師的作文批改創新,不僅是堅持“精批少改與學生自我修改‘批’、‘改’結合,學生互評互改與教師重點批改點面結合,書面批改與口頭批改‘背’、‘面’結合”,更大的秘密是學生習作的“成果展示”,她把每次習作結集成冊,讓學生組成學習小組互評互改、交流共享,大大提高了學生寫作興趣和創作水平。王志剛老師開展“基於課堂的研究性學習”,以“樹葉從樹下落下是背面朝上還是正面朝上”、“電風扇四周的風力分布”等生活化問題為課題,讓學生動眼去觀察,讓學生動手去實驗,讓學生動嘴去表達,讓學生動腦去想像。崔成林老師的“外化共享”式學習,“為學生知識‘套用’和‘實踐’而設計,為學生思維‘表達’和‘表現’而行動”,把“成果展示”作為學習過程的指向,讓學生釋放、展露學習內容和思路,以消化、深化知識,彌補了課堂“過分關注輸入,輕視外化輸出”的不足,相對“靜聽式學習”、“死練式學習”來說是一種反叛,省教育廳張志勇副廳長給予較高評價,並被收錄到“創新教育”研究主要成果目錄中,《當代教育科學》、《創新教育》、《山東教育報》都刊載了相關研究成果。

“三級課堂”的打造,點燃了師生課堂創新的熱潮,為實現“雙高”教改目標和創建“雙50強”學校踏出了堅實的一步。

3、推行個性化作業

實踐性作業:與學科教學和綜合實踐活動相結合,提倡雙休日及節假日進行實踐性探究。如王開軍老師的作文課上到了岱廟裡,化學課的泰城水污染調查,生物組的泰山植物收集等,讓學生走進自然,探索發現,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

個性化作業:推行數學學科“五本合一”經驗,即鼓勵學生把課前預習、課堂記錄、課堂練習本、小測驗和改錯糾正五個內容合而為一,學生手中只有一本練習本,實現了“五本合一”,學生可以在上面寫、記、改、貼。通過這種靈活性作業,學生學習過程和教師教學過程一目了然,家長、學生、老師都能清楚地了解學習情況。部分老師創造性的採用“剪貼式”學生作業,同樣內容形式不同,表格式、綱要式、知識樹式,打開學生的作業本你可以看到“芭比娃娃”、“喜愛動物”、“頭像貼上”,作業變成了學生展示個性的平台。

改革現行的作業布置與批改方式,變作業布置千篇一律、整齊劃一為層次性、適量性和趣味性相結合,控制作業數量、提高作業質量。鼓勵老師在作業本上與學生“對話”(如蘭傳斌)。

三、以長效機制積澱學校內涵

1、堅持集體備課

改變過去抄教案、單純羅列知識點的備課方式,提倡“集慧式”備課、課前會課和課後論課。教務處重點加強對備課的過程管理和督查力度,做到“六看”,一看備教材、二看備學生、三看備雙邊活動、四看備教學策略、五看備學習方法、六看備能力培養。嚴格的管理促進了碑刻質量,比如王昕老師帶領的語文組,將導學稿的設計與使用分六步完成:集體單元備課;個人分課備課;集體討論評析;個人二次備課;課上實踐;個人反思,集體交流。通過集體備課,碰撞教育智慧、探討教學方法、切磋教學技藝,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最佳化教學。

2、實施課堂會診

組成由專家、領導、研究教師組成的研究小組,對教師的教學行為進行會診,引導教師對課堂教學問題進行觀察、研討,學習相關理論,提升教學、教研水平。通過“同題異課”研討、骨幹教師觀摩課、高效課堂展示課和開放課堂等活動,加大集體教研力度,努力打造教師研究共同體。實施“推門聽課”制度,組織以“高效課堂”為研究主題的課堂教學研究;在各學科教研組研究的基礎上,推出跨學科、跨年級的展示、評課活動;開展“大教研”活動,單周集體備課,雙周聽評課。集體備課採取說講課的形式,以教研組為單位進行。上半年進行的高效課堂研究月活動,歷時2個月的時間,各教研組45歲以下全體教師參加展示課活動,45歲以上教師為指導組成員,對教師的備課、上課、反思等各個環節進行指導,各教研組對展示課進行評價研究,並針對每位教師的研討課進行進行全程錄像剖析,找出癥結與亮點,極大的激發了教師追求高效課堂的熱情,為打造教師研究共同體,全面落實素質教育起到了推進作用,贏得了校領導及老師們的高度評價。

3、規範學習常規

從學生的學習常規抓起,規範學習過程的每一個環節,努力把教師的勞動轉化為學生的學習成果。一是狠抓學生的課前預習,培養學生在教師未講之前的嘗試性和自主探究習慣;二是狠抓學生的課堂學習管理,讓學生緊跟教學思路,主動積極地參與教學活動,進行緊張的思維和緊張地學習,完成當堂的學習任務;三是明確作業要求,規範作業步驟,做到先審題,後做題,再檢查;四是抓好學生的學習總結,做到每次考查考試後,指導學生進行學習總結,並將總結作為學生學習管理的重要檔案之一。

四、以科學評價保障改革發展

1、樹立激勵評價理念

我校在對學生評價上以激勵性評價為核心,內容上分成過程評價和期末評價兩種。過程評價主要有課堂表現、作業、學習態度等構成平時成績,期末以書面考查構成期末綜合成績,記錄以等級進行。對於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學校也制定了相應得評價方法和標準,為每個學生建立了評價檔案,評價結果都以等級形式表達。各學科的評價以激勵性評價為核心,注意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發揮評價促進學生的發展。

2、實行“低重心”策略

最大限度地關注中下遊學生,促進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把學困生轉化作為教師考核的重要指標,將教師的日常行為規範、教學常規檢查、學生評教、教學信息反饋等各個方面均與教師考評掛鈎,將教師考評與教師評優樹先、職務聘任、晉升職稱掛鈎,發揮教師考評的動力作用。

3、規範學情檢測行為

國中除單元檢測(等級評價)外,每學期期中期末各有一次學情檢測。學業成績評定實行等級制(a、b、c、d)。建立、健全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不以學科成績作為唯一標準來判定學生的等第,不按檢測成績或升學率給班級、教師和學生排列名次。學生檢測成績不以任何形式張榜公布。學生的成績只是作為教學反饋矯正的依據,不做它用。

3、嘗試綜合素質評價

學校為每一位學生設立《綜合素質發展報告書》,收集能夠反映學生學習過程和結果的資料。每學期期末,通過學生自評、學生互評、教師評價,並將三部分評價分數按照比例合成最終評價分數,然後再由高到低排序後根據各班評價等第比例最終確定每個學生的評價等第(分為a、b、c、d)。學生的學習狀況通過學生綜合素質報告單的形式通知家長。班主任根據學生平時表現等情況,結合綜合素質評價結果,寫出班級中每位學生的發展性評語,記入《綜合素質發展報告書》。

5、完善教師評價方法

通過教師自評、互評,家長、學生評教等評價方式,全面評價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要加大對教師的過程性評價力度,把過程性評價結果納入教師的年度考核。通過全方位、多層次的評價,促進教師職業道德和專業水平的提高。高度重視家長的口碑、學生的反饋及公眾的評估,加倍珍惜學校的品牌效應。

創新的理念和具體實踐必然帶來優異的創新成果。,國中部2人分別被評為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山東省優秀教師,2人分別被評為第八批拔尖人才、市優秀教師。在今年的省市教學能手評比中成績斐然,2人被評為山東省教學能手,3人被評為市教學能手。張雪芹老師等4位教師獲市創新課、優質課比賽一等獎。,教師參與優質課、創新課、公開課等活動取得了優異的成績,王玉璽獲得了全國信息技術課堂比賽一等獎,王樂芳、何方、唐淑琴、王志剛、徐西偉、張明代表我市參加省優質課比賽,已知四位同志獲得了省一等獎(其他成績暫時不知)。游波、王宏獲得了市數學優質課比賽一等獎,王利獲得了市英語優質課比賽。馮偉、路欣、劉艷美參加市創新課比賽也取得了良好的成績。崔成林老師被評為“山東省創新人物”,成為了山東省十大創新性教師之一。16篇論文教師發表在核心期刊或省級以上教育刊物上。

總之,當今的時代是創新的時代。學校教育只有在創新中謀求生存與發展。運用創新的理念,開展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學活動,培養出適合社會發展需要的各類創新型人才,是時代賦予我們歷史重任。

校本教研實踐創新獎申報材料
2018創新申報材料(4) | 返回目錄

在新課程改革的歷程中,老師們談論的最多的話題就是“教師的專業發展”,而“校本教研”則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最有效的途徑。動力朝小堅持“共建共享幸福教育”的辦學理念,以“心情愉快地工作,充滿自信地工作,充滿智慧地工作”為教風,堅持“求真、務實、創新”的教研作風,按照“規範教研管理、落實教研過程、夯實教研基礎、突出教研實效”的教研思路,形成了行之有效的校本教研。

一、創新學習方式,書香浸染校園

有句話說得好“理論是先導,學習是保證。”搞好校本教研的第一要務就是學習。因此,動力朝小把“做學習型校長,建學習型學校,帶學習型教師”、“工作必須學習”、“工作就是學習”作為學校辦學的最新理念,要求老師們把學習看成一種生活方式,一種工作方式,一種生存方式,要活到老、教到老、學到老,要樹立學習意識、研究意識、反思意識、校本意識、責任意識。為此,開展了以下活動。

(1)兩個制度保學活動。學校推行“五個一”制度,即教師每學期讀一部教育教學理論專著,訂閱一份學科教學核心期刊,記一本學習筆記,上一節研究課,每次教學活動進行一次教學反思。促使教師將學、教、研結合起來,確立學、教、研相長的工作學習觀。而且學校在45歲以下教師中推行“教師個人成長記錄袋”制度,全程記錄教師參與學習培訓和校本教研活動情況,真實反映教師專業成長經歷和成果。其內容有:自我介紹、座右銘、活動寫真、教育教學論文、教育故事、教學隨筆等。

(2)開展“書香進校園”活動。要求教師必須勤於讀書,不僅要讀教育理論方面的書籍,還可以讀名著等文學類的書,並在《業務學習筆記》中寫出每月一千的讀書筆記和讀書心得,這項要求不僅是對老師們,就是對校長也不例外。所以校長帶頭進行閱讀教育名著,並對老師們進行培訓,有時還同老師們進行交流,這大大提高了老師們的讀書熱情。同時學校開展各種活動促進教師積極讀書來豐富自己,我們曾經開展過“好書推薦”、“讀書心得交流會”等活動,這些活動的開展有效地激發了教師的讀書意識,提升了學校教師的整體素養。

對外交流  促教師更新理念

(3)開展“走出去,請進來”活動。“走出去”學校主要向骨幹和一線教師傾斜。在這方面,動力朝小的校長是一個非常有頭腦、有遠見的人,儘管學校資金緊缺,但每年、每學期校長都拿出一部分資金讓中層領導、一線教師到外面學習進修,儘可能地為他們提供充實自我,提高自我的機會,並且要求外出學習人員每次回來之後,都要做匯報課或在全校大會上談體會進行交流。同時還組織教師到兄弟學校聽課、評課,使老師們受益匪淺。在XX年5月份就帶領9名教師到韓國進行了為期一周的研修,進行參觀,跟蹤聽課,與那裡的教師進行交流。通過這一周的學習老師們感受非常多,最主要的是老師們學到了最先進的教學理念,教師與學生的平等,教師對待學生和藹的態度,課堂上民主的教學氛圍等等。回到學校利用周三下午時間還進行了《韓國交流活動匯報會》。會上教師們把在韓國學習的體會與在校教師們進行了交流,把學習的理念和大家共享。現在老師們在課堂上,在與學生的溝通中都能看到這些先進理念的滲透。其中,有兩位老師,把所學到的理念,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展示給大家,起到了很好的引領效果。

學校不僅倡導走出去還“請進來”,請韓國教授、教育專家、教材編寫人員以及省、市、區進修校的教研員和專家來學校舉辦講座,深入課堂聽課,為教師解疑答惑、指點迷津,使老師們在教學中少走彎路,使學習落到實處,培訓突出實效。為了做好中國小銜接工作,讓學生更好地適應中學生活,XX年4月13日,邀請了朝一中的李錦仙主任進行講座。以《關於中國小知識銜接問題的幾點看法》為主題,給全體學科老師做了一次生動的講座。通過講座教師們對如何做好中國小銜接教育,如何解決好中國小學科教學銜接,學生從國小到中學,在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上的過渡等幾方面,有了全新的認識。培訓結束後,共有16名教師寫了學習感悟。

(4)開展教師反思活動。有一位專家曾說過:“一個教師備十年課,仍然是一名普通教師,如果做三年的教學反思,就有可能成為一名教育家。”基於以上認識,學校特別重視教師的教學反思活動。教學反思有兩種形式:個體反思和群體反思。個體反思,要求教師寫教育案例、寫課後小結、寫教學日記、寫教學隨筆等。而且從XX年開始建立了個人部落格,把平時教學的心得體會等都上傳到部落格上與教師們進行交流。群體反思,要求同一個教研組的老師,可以針對一節課、一個教學片斷、一次檢測成績、一次新的嘗試,以及平時教學中的成功之舉、敗筆之處、教學機智、學生見解等進行教學診斷,鼓勵教師點評自己,點評他人,點評學生,總結規律,達成共識。

由於學校加強了學習,加強了校本培訓,老師們學習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教師之間探討教學方法的多了,伏案批改作業的多了,主動走進課堂聽課的多了,互相學習、比學習、比進步、比教學能力的氛圍在校園裡已經形成。

二、創新培訓方式,促教師專業發展

教而不研則淺,研而不教則空,學校的教研活動主要提倡“參與式”、“互動式”、“交流式”的教研活動。近年來,學校主要採取以下幾種常見的校本教研活動:

集體備課  促教師專業發展

(1)開展“集體備課,同步研討”活動。首先學校不斷地改進了集體備課模式和內容。發現集體備課之後聽課評課活動一結束不能夠進行再實踐、再交流只能停留在口頭上的問題,從去年開始先安排集體備課內容在自備的基礎上進行集體備課然後聽課、評課之後再進行上課,然後再次進行聽課評課。這樣老師們就拿一個教學內容可以進行三次的交流,修改四次的教案。在思維的碰撞中老師們不斷提升教學理念、完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實踐。然後把比較成型的教案掛到個人部落格或校園網上,還可起到資源共享的作用。而且集體備課中領導分工明確,朝語、數學、漢語、音體美、分出四組進行指導、參與,每一次的集體備課學校領導都參與,這樣不僅讓老師們重視集體備課,而且還能提高集體備課的實效性。

(2)問題式教研。以問題為切入點,開展教研活動。例如上學期學校領導在聽課中發現,有的老師課堂上小組討論環節流於形式,針對這一問題,教導處馬上推出一節有價值的課,從而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為老師提供方向。

(3)專題式教研。這也是學校進行的一種教研方式,在教研活動前,先拋出一個專題,如“情感態度、價值觀如何在教學中進行滲透”,老師們圍繞這個專題進行充分準備,在教研活動時,各抒己見,暢所欲言,最後達成共識,形成對策,從而指導教學。

(4)視頻教研。主要是錄像課回放。把一些名人、大師、優秀教師的優質課進行播放,學習名師優秀的教學方法,博眾家之長為我們所用。

(5)診斷式教研。現場做課、評課,發現問題及時指出,及時改正,再進行教學設計,再上課,再教研。

(6)網路教研。XX年10月,學校首先在辦公室、每個教室全部實現了“室室通”。網路的順暢為師生自我學習,自我提高提供了有效而廣闊的平台,解決了教師們普遍感到的教學資料缺乏無可借鑑的問題。現在有關課題的研究,教學問題的思考,可以通過“網上留言”的方式進行交流,避免了以往沒有大塊時間討論,不能及時抓住“靈感”的遺憾;彼此溝通的願望更加強烈,效率也大為提高。這樣教師可以藉助網路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專家、教師“零距離”的指點,同時也可將自己所做的教學研究通過部落格在媒體平台上公開發表。

三、創新課堂教學,校本教研結碩果

我們加大了課堂教學研究力度,開展了“五課”活動:第一種推門課。就是不打招呼的課,這種聽課活動貫穿於教學的始終,目的是對老師們的日常教學進行監督、監控、檢查與指導,從而提高常態課的質量。第二種課是骨幹教師引領課。主要是讓骨幹教師和學科帶頭人進行獻課,從而發揮骨幹教師的輻射作用,達到以點帶線,以線帶面,點亮一盞燈,映紅一大片的目的。在骨幹教師的引領下,其他老師的教學水平也有不同層次的提高。第三種是中青年教師評優課。在校內開展優質課競賽,這種賽課我們每年都進行,老師們非常重視,想方設法備好課,總想獲得好的名次,學校對優勝者也進行表彰獎勵。第四種是新教師匯報課。這主要是為了檢驗和提高新教師的教學水平,進一步夯實新教師教育教學基本功,規範教學行為,加強學習和掌握現代教學設備、教學手段、展示青年教師風采,並為新教師的專業成長搭建互動的交流平台,以此來激勵新教師,使新教師的潛能和創造力得到充分發揮。第五種研究課。要求全體教師人人都上研究課,人人參與互動,從而研究、探索出學科教學的新模式。

學校把這些教學活動都與崗位練兵活動以及家長開放日聯繫起來,每一次的活動都制定方案,並進行總結。因為學校的教學活動目的明確,所以在活動效果上就有了明顯的變化。每一次活動,教師積極性高,準備充分,師生互動多,學生學習的趣味濃厚,可以說給師生提供了享受“幸福教育”的環境。在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指導下,課堂教學內容系統充實,教學方法靈活多樣,教學結構科學合理,充分展示出了動力朝小課堂教學改革的成果。可以看到老師們正朝著學校制定的工作目標——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課堂教學改革,不斷提高著教學質量。而且通過積極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自主學習課堂,注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與學習興趣的培養,讓學生在教師的關懷中感受到成長的快樂和學習的快樂。通過崗位大練兵活動老師們實施新課程的能力確實有了很大的提高,也堅定了全校教師走向課堂教學改革的信心和決心。現在老師們在正成長為研究型教師,專家型教師。

其次,我們還開展了 “青年教師”培養工程。我們要求教齡在五年以內的青年教師向經驗豐富、具有一定名望的老教師學習,承諾雙方互相聽課,坦誠交流,並提出“年輕教師向老教師學經驗,老教師向年輕教師學觀念”的新結對理念。期末,學校對青年教師的成長情況通過自我評價、聽課、訪談學生等手段進行評估。同時,學校對一些勤奮、上進、資質較好、文化底蘊深厚的青年教師著力進行打造,對他們做到“放心、放手、不放鬆”,給他們“指路子、定步子、壓擔子”,搭建平台,使其早日脫穎而出,從而達到發現能人,培養能人,鼓勵能人,打造名師的目的。現在學校的的曹璐和金福實兩名新教師雖然只有幾年的工作經歷,但是兩人都經過學校的青年教師培養工程,已經代表學校參加省、市裡的教學比賽,榮獲了一、二等獎的好成績。

開發校本課程 促師生彰顯個性

四、創新課題研究方法(內容),學生彰顯個性

“科研興校,質量立校”這是我們辦學的永恆的主題。要做科研型的教師,思辨型的教師,就應該致力於課題研究。近幾年動力朝小參與國家級課題兩個,省級課題一個,市級課題三個。在十五期間承擔的國家級課題《校本培訓,校本教研與朝鮮族中國小教師專業化發展研究》因研究目的鮮明,思路清晰,課題開展認真,過程紮實,成果豐富,通過鑑定並結題,還承擔了第三次現場會,並且獲得了課題研究先進單位。還有xx期間申請的黑龍江省教育學會“xx”規劃滾動課題——《散居地區國小朝鮮語文朗讀教學研究》和市教育學會的漢語學科課題—《加強朗讀教學,提高朝鮮族國小生語文素養的研究》,數學課題—《關於國小數學“生活情境化”的研究》,心理課題——《當前城市朝鮮族國小校學生主要心理問題的調查研究》,通過老師們的認真開展確實解決了老師們在教學中的很多問題,更好、更快地提高了教學質量,培養了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這三個課題分別在XX年12月和XX年12月順利結題,並得到了上級科研部的好評。現在還有全國教育科學“xx”規劃課題子課題—《朝鮮族國小如何開發民族文化課程與實施的實踐研究》在研究和總結經驗當中。為了使這一課題的研究更規範、更細緻、更實在、更有效,XX年學校課題組組織全體課題組成員制定了5本有關課題的校本教材,併科學合理地安排了活動時間,深入持續地開展了校本課程活動。通過開發校本課程,校園文化建設,讓學生了解朝鮮族禮儀和民俗風情,繼承和發揚朝鮮族禮儀文化、民族精神,促進學生對民族傳統文化的體驗、生成和內化,並通過豐富多彩的藝體類活動,提高學生的興趣愛好,能力需求,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五、領導角色創新,促教師專業引領

管理者也是校本教研的參與者、合作者、學習者、引領者,因此,校長要求領導班子成員要做到“四跟”,跟訓、跟學、跟思、跟研。跟訓:與教師同培訓、同學習、同樹課改觀,跟學:與教師們一起在學習中實踐,在實踐中學習,學習新課程理論、教學新案例、實驗新做法和“聚焦新課程”前沿報導。跟思:深入課堂聽課,了解教師的教學故事,發現教學智慧和技巧,思而有據,思而有得,隨時隨地撰寫反思。跟研:堅持做到有聽有評,通過熱情幫助和見仁見智的討論,促進教師的教學反思和二度教學設計,找到反思的發源點和觸發點,促進教師的專業化成長,又促進領導課改理念的日益更新。

動力朝小在校本教研中特別關注中老年教師的專業成長。針對中老年教師採取教研上傾斜、工作上照顧、探討與青年教師分層評價等措施,讓他們嘗試成功,樹立信心,充分調動他們的教科研的積極性。

近幾年來,學校教師論文就有100多篇得到了國家、省市級論文一二等獎。40多人次獲國家、省、市教學比賽一等獎,學生有150人次榮獲各項證書,30多篇文章發表在刊物上,而且動力朝小漢語文教研組被評為黑龍江省優秀教研組的光榮稱號。通過校本教研培養了2名省教學能手,1名市級學科帶頭人,8名市級骨幹教師,4名區級骨幹教師。近幾年還承辦了漢語、朝語、以及數學校本教研現場會,哈市朝語朗讀教學研究會、哈市漢語年會、文科年會、外語年會,黑龍江省體育年會、理科年會、少數民族現場會、禮儀教育現場會,國家教育部“十五”規劃課題《朝鮮族基礎教育的課程與教學改革研究》第三次觀摩研討會,還迎接了雙高普九、市人大領導視察調研、省標準化學校等檢查並且與XX年5月14日被評為省里唯一所少數民族省標準化先進學校。

總之,通過對校本教研的探索與實踐,我們從中真正感受到了校本教研的著力點應該是研究課堂,研究學生,研究自己。也就是把問題變成課題,使教師變成研究者,讓辦公室變成研究室,讓師生共建共享教育所帶來的幸福。

xx朝小會在引領中提升,在研究中反思,在交流中汲取,在反思中改進,在實踐中探求,沿著校本教研這條金光大道一直走下去!

編輯推薦:
年度教育創新人物申報材料
先進班集體申報材料:開拓 創新  與時 俱進
關於銀行崗位創新標兵事跡的申報材料
共青團與青少年工作創新獎申報材料
申報“百點示範村”村級管理創新工作匯報
學習型創新型服務型創業型先進黨組織申報材料
創新教師申報材料
銀行崗位創新標兵事跡申報材料
創新基金項目申報材料
與時俱進 求實創新 大手筆繪製司法行政工作新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