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漢紀》孝靈皇帝紀中卷第二十四

〔一〕 詩小雅六月曰:“玁狁孔熾,我是用急。王於出征,以匡王國。”

〔二〕 史記霍去病傳言去病西擊匈奴,“獲屯須王、韓王等三人,將軍、相國、當戶、都尉八十三人,封狼居胥山,禪於姑衍,登臨瀚海。”索隱引崔浩曰:“北海名,群鳥之所解羽,故云翰海。”

〔三〕 詩大雅召旻曰:“昔先王受命,有如召公,日辟國百里。今也,日蹙國百里。”范書蔡邕傳作“蹙”,據以改。

〔四〕 昭公二十年左傳曰:“伍尚歸,奢聞員不來,曰:‘楚君、大夫,其旰食乎!’” 楊伯峻曰:“旰音乾,晚也。謂楚之君臣將有吳國來之憂患,不得早食。”按李賢注作伍子胥語,誤。

〔五〕 李賢曰:“校,報也。”

〔六〕 史記酷吏傳曰:“始為小吏,乾沒。”服虔曰:“射成敗也。”楊樹達曰:“黃生云:此言以公家財物入己,如水之淹沒,沉沒無跡也。不水而沒,故曰乾沒,與陸沉意同。”按袁紀邕文之意,當以服說應之。

〔七〕 按漢書賈捐之傳、范書鮮卑烏桓傳均作“珠□郡”,朱提在犍為屬國境,從未“割而棄之”,楊說誤。

〔八〕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附李牧傳曰:李牧常居代雁門,備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輸入莫府,為士卒費。日擊數牛饗士,習射騎,謹烽火,多間謀,厚遇戰士。為約曰:“匈奴即入盜,悉入收保,有敢捕虜者斬。”匈奴每入,烽火謹,輒入收保,不敢戰。如是數歲,亦不亡失。

〔九〕 漢書匈奴傳曰:“嚴尤諫曰:‘臣聞匈奴為害,所從來久矣,未聞上世有必征之者也。後世三家周、秦、漢征之,然皆未有得上策者也。周得中策,漢得下策,秦無策焉。當周宣王時,獫允內侵,至於涇陽,命將征之,盡境而還。其視戎狄之侵,譬猶□□之螫,毆之而已。故天上稱明,是為中策。漢武帝選將練兵,約齎輕糧,深入遠戍,雖有克獲之功,胡輒報之,兵連禍結三十餘年,中國罷耗,匈奴亦創艾,而天下稱武,是為下策。秦始皇不忍小恥而輕民力,築長城之固,延袤萬里,轉輸之行,起於負海,疆境既完,中國內竭,以喪社稷,是為無策。’”班固曰“嚴尤論之當矣”。

八月,鮮卑中郎將田晏、匈奴中郎將臧旻、獲烏丸校尉夏育各將步卒萬餘人擊鮮卑,三軍敗績,士馬死者萬數。

冬十月癸丑朔,日有蝕之,趙相以聞。京師地震〔一〕。

〔一〕 范書靈帝紀、續漢五行志均系京師地震於辛丑日。標點本范書校勘記曰:“按:是年十月癸丑朔,不得有辛丑,校補謂袁紀於癸丑朔日食下接書地震,不另出日,似兩事同日,‘辛丑’或即‘ 癸丑’之誤。”

十一月,太尉劉寬、司空陳球以災異罷。

十二月,太常孟郁為太尉〔一〕,太僕陳耽為司空〔二〕。司徒楊賜以辟黨人免。

〔一〕 范書靈帝紀作“孟郁”。按 “□”是“佾”本字。彧、郁相通。王念孫廣雅疏證曰:“彧者,說文‘□,有文章也’。論語八佾‘鬱郁乎文哉’,彧、□、郁並通。”

〔二〕 范書靈帝紀作“太常陳耽” 。

光和元年(戊午、一七八)
春二月辛亥朔,日有蝕之。
己未,京師地震〔一〕。

〔一〕 范書靈帝紀與袁紀同,而續漢五行志作“辛未”。

初置鴻都門生。本頗以經學相招,後諸能為尺牘詞賦及工書鳥篆者至數千人。或出典州郡,入為尚書、侍中,封賜侯爵〔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