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漢紀》光武皇帝紀卷第六

〔一〕 范書光武帝紀作“其將王元、周宗復立囂子純為王”。

初,王莽末,天水童謠曰:“出吳門,望緹雲〔一〕。見一蹇人,言欲上天;令可上,地安得民〔二〕!”囂少病蹇,吳門者,即冀郭門也。

〔一〕 范書囂傳注引續漢志作“望緹群”,續漢五行志亦同,且曰:“緹群,山名也。” 袁紀恐誤。

〔二〕 續漢志“令”下有“天”字,“地”下有“上”字,袁紀亦恐脫。

來歙說上曰:“隗囂既死,西州未平。公孫述以隴西、天水為蕃蔽,故得延其軀命。如二郡既平,則述計窮矣。昔趙以賈人為將,高祖懸以重賞〔一〕。今隴右新破,百姓饑饉,可以利動時也。宜益資軍實,以誘未附。今誠知國用未足,民勞於內。然天下未定,不得休息。”上從之。於是糧谷器物,不絕於道。

〔一〕 史記盧綰傳曰:“於是上曰:‘陳豨將誰?’曰:‘王黃、曼丘臣,皆故賈人。’ 上曰:‘吾知之矣。’迺各以千金購黃、臣等。”

冬,來歙、馮異入天水,破述將王匡、田弇〔一〕,諸縣悉降。

〔一〕 王匡,范書來歙傳作“趙匡 ”。

自王莽末,西羌寇隴西、金城,入塞內。隗囂不能討,因撫集以為彊。歙奏言非馬援莫能定,乃以援為隴西太守。援至,擊先零,大破之,降者萬餘人。援上疏曰:“〔允〕(亢)吾以西〔一〕,數十里一城,城皆完堅。舊制置塞,因山阻海,其蹊徑輒有候尉,故虜不得妄動。即棄允吾以西,北為殖養虜根〔二〕,內自迫促,宜及兵威,疾往除之。金城諸縣,皆田地肥美,溉灌流通,自有本民,易還充實,誠不宜有所斷棄。若二郡平定,流民還本業,不復為國家憂。”於是詔竇融悉還金城客民三千餘戶〔三〕,援為置長吏,繕治城郭,起塢候,勸耕田,郡〔中〕(未)樂業〔四〕,羌虜悉降。

〔一〕 允吾,音鉛牙,屬金城郡。袁紀允亢形近而訛,現據范書及續漢志改。下同。

〔二〕 “北”恐是“外”之誤。

〔三〕 東觀記作詔武威太守梁統,與此異。

〔四〕 據范書改。

援以郡新復,務開寬信,舉大體而已。賓客故人滿門下。諸曹時白事,輒曰:“此丞、掾之任,何足相煩。若大姓侵小民,黠羌不從令,此乃太守事耳。”旁縣嘗有報怨者,吏民警言羌反,百姓奔城郭。狄道長請閉城門發兵。援時方與賓客飲,大笑曰:“羌虜何敢復犯我。曉狄道長令歸寺〔一〕,良怖急者,各床下伏。 ”後稍定,郡中乃服。

〔一〕 漢書元帝紀師古註:“凡府庭所在皆謂之寺。”

三月,封楚王子般為災丘侯。頃之,徙封抒秋侯。上幸沛,詔問郡中諸侯有事行者。太守言般至行,為諸侯師。天子嘉之,恩禮甚厚。

吳漢、王霸諸將征劉芳於高柳。匈奴救芳,漢兵不利,引軍還。璽書以霸為上谷太守。

十年(甲午、三四)
夏,征西大將軍馮異攻洛門,未下,薨。謚曰節侯。
異謙退不伐,每軍行止舍,諸將爭功,異嘗屏處大樹下,軍中號為“大樹將軍”。上嘗分諸營吏士,問曰:“屬誰營邪?”皆曰:“
願屬大樹將軍。”上以此重之。非合戰受敵,異嘗處眾營後,與諸將相逢,引車避之。士卒不得爭功,進止皆有旗幟,號為嚴整。子彰嗣。上追思異功,封小子欣為祈鄉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