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范》家范卷七 兄/弟/姑姊妹/夫



【原文】陵陽侯丁綝卒,子鴻當襲封,上書讓國於弟成,不報。既葬,掛衰絰於冢廬而逃去。鴻與九江人鮑駿相友善,及鴻亡封,與駿遇於東海,陽狂不識駿。駿乃止而讓之曰:“春秋之義,不以家事廢王事;今子以兄弟私恩而絕父不滅之基,可謂智乎?”鴻感語垂涕,乃還就國。

【譯文】陵陽侯丁綝去世,他的兒子鴻應當承襲爵位。鴻給皇上上書要求將爵位讓於弟弟成,但皇上沒有批覆。安葬了父親,鴻將孝服掛在墳墓上逃走了。鴻先前和九江人鮑駿關係非常好,等到鴻不接受封位而出逃的時候,恰好與鮑駿在東海相遇。但鴻假裝不認識鮑駿。鮑駿攔住鴻對他說:“春秋時代所謂的義,不能以家事荒廢國事,現在你們因為兄弟之間相互謙讓而葬送父親傳下來的基業,這能算得上是聰明嗎?”鴻為鮑駿的話所感動,以致於涕泗交流。最終,他回去接受了爵位。

【原文】居巢侯劉般卒,子愷當襲爵,讓於弟憲,遁逃避封。久之,章和中,有司奏請絕愷國。肅宗美其義,特優假之,愷猶不出。積十餘歲,至永元十年,有司復奏之。侍中賈逵上書稱:“愷有伯夷之節,宜蒙矜宥,全其先公,以增聖朝尚德之美。”和帝納之,下詔曰:“王法崇善,成人之美,其聽憲嗣爵。遭事之宜,後不得以為比。”乃征愷,拜為郎。

【譯述】居巢侯劉般去世,他的兒子劉愷應當承襲爵位。但他要求將爵位讓給弟弟劉憲,自己為此而出逃。過了很長時間,到章和年間,有關部門將這件事奏聞皇上,請求收回劉愷的封國。肅宗很欣賞他們的禮讓之義,再請劉愷就位,可劉愷還不出來。等了十多年,到了永元十年,有關部門又一次向皇上奏請此事。侍中賈逵上書說:“劉愷有伯夷的節操,皇上應該保護和寬宥他,以保全他先人的基業,這也可以彰顯陛下的聖德。”和帝聽從了賈逵的意見,下詔說:“國家的法律是懲惡揚善,成人之美的。現準許劉憲承襲爵位。僅此一回,下不為例。”而且召劉愷到朝廷,拜為郎。

【原文】後魏高涼王孤,平文皇帝之第四子也,多才藝,有志略。烈帝元年,國有內難,昭成為質於後趙。烈帝臨崩,顧命迎立昭成。及崩,群臣鹹以新有大故,昭成來,未可果,宜立長君。次弟屈,剛猛多變,不如孤之寬和柔順。於是大人梁蓋等殺屈,共推孤為嗣。孤不肯,乃自詣鄴奉迎,請身留為質。石季龍義而從之。昭成即王位,乃分國半部以與之。

然兄弟之際,宜相與盡誠,若徒事形跡,則外雖友愛而內實乖離矣。

【譯述】後魏高涼王孤,是平文皇帝的第四個兒子,他多才多藝,很有志氣謀略。烈帝元年,國家發生內亂,昭成到後趙作人質。烈帝臨死的時候,遺詔迎立昭成為帝。烈帝死後,群臣都認為皇帝剛剛駕崩,迎立昭成不一定能成功,應該擁立新君。昭成的弟弟屈,剛猛多變,不像孤寬和柔順。於是大人梁蓋等殺死屈,一起擁立孤為帝。孤不同意即位,親自到鄴地去迎接哥哥昭成回來即皇帝位,他願意留作人質。石季龍深感他的大義,就答應了他的要求。昭成即皇帝位後,就分給孤一半江山。兄弟之間,就應該坦誠相待,如果光是講究些虛偽的禮儀,就會外表看上去團結友愛,實質上卻是相互背離。

【原文】宋祠部尚書蔡廓,奉兄軌如父,家事大小皆咨而後行。公祿賞賜,一皆入軌。有所資須,悉就典者請焉。從武帝在彭城,妻郄氏書求夏服。時軌為給事中,廓答書曰:“知須夏服,計給事自應相供,無容別寄。”向使廓從妻言,乃乖離之漸也。

【譯述】宋祠部尚書蔡廓,侍奉哥哥蔡軌如同侍奉父親一樣,家裡的大事小事他都要先請示兄長,然後再做。他做官的俸祿和上邊給的賞賜,都要交給哥哥。他如果需要錢物,都要到管家那裡領取。有一次,他隨從武帝到了彭城,妻子郄氏給他寫信,要求換夏天的衣服。這時蔡軌為給事中,蔡廓給妻子回信說:“我已經知道你需要夏天的衣服,但我估計哥哥自有安排,你用不著再說了。”假設蔡廓聽了妻子的話,出面向哥哥索要衣服,那么他們之間就要因相互不信任而漸漸產生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