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一章


劉安跪下奏道:“啟奏娘娘陛下,隆福寺和尚慧靜定在明日自焚,為皇爺、皇
後兩陛下祈福,諸事都已安排就緒。”
周后在幾天前就知道此事,滿心希望能成為事實,一則為崇禎和她的大明的國
運祈福,二則顯示她是全國臣民愛戴的有德皇后,連出家人也甘願為她捨身盡忠,
三則皇上必會為此事心中高興。她望望劉安,輕輕嘆息一聲,說:
“沒想到和尚是方外之人,也有這樣忠心!他可是果真自願?”
劉安說:“和尚雖然超脫塵世,遁入空門,到底仍是陛下子民。忠孝之心,出
自天性,出家人也無例外。慧靜因知皇爺焦勞天下,廢寢忘食,娘娘陛下也日夜為
皇爺分憂,激發了他的忠義之心,常常誦經念咒,祈禱國泰民安。今值皇后陛下千
秋節將臨,如來佛祖忽然啟其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①心,願獻肉身,為娘娘祈福,
這樣事歷朝少有。況和尚肉身雖焚,卻已超脫生死,立地成佛,這正是如來所說的
‘人無餘涅槃而滅度之’②的意思。”
周后心中高興,沉默片刻,說:“既然如此,我也不必下懿旨阻止了。”
劉安又說:“娘娘千秋節,京師各寺、觀③的香火費都已於昨天賞賜。隆福寺
既有和尚自焚,應有格外賞賜布施,請陛下諭明應給銀兩若於,奴婢道辦。”

①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是梵語音譯,義澤是“無上正等正覺”,也就是
佛教所謂真性、佛性。
②人無餘涅槃而滅度之——意即人於不生不死,除滅化度(連用佛法感化超度
也不需要了)。這是佛教妄想死後人於“不生不死”的境界。
③觀——讀去聲。道教的廟宇稱為觀。

周后心中無數,說:“像這樣小事,你自己斟酌去辦,用不著向我請旨。”
劉安說:“這隆福寺是京中名剎,也很富裕,不像有些窮廟宇等待施捨度日。
不論賞賜布施多少,都是娘娘天恩;賞的多啦,也非皇爺處處為國節儉之意。以奴
婢看來,可以格外恩賞香火費兩千兩,另外賞二百兩為慧靜的骨灰在西山建塔埋葬。”

周后點點頭,沒再說話。她在心中嘆息說:“如今有宮女們虔心敬意地刺血寫
經,又有和尚獻身自焚,但願能得西天佛祖鑒其赤誠,保佑我同皇上身體平安,國
事順遂!”
劉安叩頭退出,隨即以皇后懿旨交辦為名,向內庫領出兩千二百兩銀子,自己
扣下一千兩,差門下太監謝誠送往隆福寺去,囑長老智顯老和尚給一個兩千二百兩
銀子的領帖。謝誠又扣下五百兩銀子,只將七百兩銀子送去。智顯老和尚率領全體
和尚叩謝皇后陛下天恩,遵照劉安囑咐寫了收領帖交謝誠帶回。智顯長老確實不在
乎這筆銀子,他只要能夠同坤寧宮保持一條有力的引線就十分滿意,何況因舉行和
尚自焚將能收到至少數萬兩銀子的布施。
次日,三月二十八日,皇后的生日到了。
天色未明,全北京城各處寺、觀,鐘磬鼓樂齊鳴,僧、道為皇后誦經祈福。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