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一章


塵念像佛經上所說的“毒龍”,猛力纏繞心頭。一天來他的喉嚨已啞,說不出話。
他現在為著擺脫生死之念和各種思想苦惱,在心中反覆地默默念咒:
“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河!”
他常聽他的師父和別的有功德的老和尚說,將這個“般若波羅蜜多咒”默誦幾
遍,就可以“五蘊皆空①”,塵念盡消。但是他念到第五遍時,忽然想起來他的身
世、他的父親、他的母親和一雙兄妹……

①五蘊皆空——佛教的所謂五蘊是指:身體的物質存在;感覺;意念和想像;
行為;對事物的認識、判斷。佛教徒想做到這一切全不存在,就叫做“五蘊皆空”,
也就是“寂滅”、“涅磐”的意思。

他俗姓陳,是香河縣大陳莊人,八歲上遇到大災荒,父母為救他一條活命,把
他送到本處一座寺里出家。這個寺也很窮。他常常隨師父出外托缽化緣,才能勉強
免於饑寒。十二歲那年,遇到兵荒,寺被燒毀,他師父帶著他離開本縣,去朝五台,
實際就是逃荒。他隨師父出外雲遊數年,於崇幀六年來到北京,在隆福寺中掛搭。
他師父的受戒師原是隆福寺和尚,所以來此掛搭,比一般掛搭僧多一層因緣。寺中
執事和尚因他師徒倆做事勤謹,粗重活都願意做,又無處可去,就替他們向長老求
情,收他們作為本寺和尚。慧靜自從出家以後,就在師父的嚴格督責下學習識字,
念經,雖在托缽雲遊期間也不放鬆。他比較聰慧,到隆福寺後學習佛教經典日益精
進,得到寺中幾位執事和尚稱讚。十八歲受戒,被人們用香火在他的頭上燒成十二
個小疤痢。他的師父來到隆福寺一年後就死了。在隆福寺的幾百和尚中,和世俗一
樣勾心鬥角,並且分成許多等級,一層壓一層。他師徒二人在隆福寺中的地位很低。
儘管他學習佛教經典十分用功,受到稱讚,也不能改變他所處的低下地位,出力和
受氣的事情常有他的份兒,而有利的事情沒有他的份兒。他把自己的各種不幸遭遇
都看成是前生罪孽,因此他近幾年持律①極嚴,更加精研經、論,想在生前做一個
三藏具足②的和尚,既為自己修成正果,死後進入西方極樂世界③,也為著替他的
父親和兄、妹修福,為母親修得冥福。

①律——佛教的戒律。
②三藏具足——佛教的“經”、“律”、“論”三部分稱為三藏(音見叩)。
精通這三部分就叫做三藏具足。
③西方極樂世界——佛教所幻想和宣傳的樂土,又稱“淨土”,類似基督教所
宣傳的天國、天堂。

自從他出家以後,只同父親見過一面。那是五年前,父親聽說他在隆福寺,討
飯來北京看他。聽父親說,他母親已經在崇談七年的災荒中餓死了;哥哥給人家當
長工,有一年清兵人塞被擄去,沒有逃回,至今生死下落不明;他的妹妹小順兒因
長得容貌俊秀,在她十四歲那一年,遇著“刷選”宮女,家中無錢行賄,竟被選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