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第四卷)》第十九章


地方,進入長城,威脅北京,深入內地,飽掠而歸。這些事情,余舉人都是知道的,
是吧?”
餘一元回答:“謹回鈞座,一元因近幾年留心時事,大致還能記得。滿洲兵第
一次入犯是在崇禎二年十一月間,滿洲兵三路南犯,一路入大安口,一路人尤井口,
又一路入馬蘭谷。這三個長城日子都在遵化縣境。滿洲兵第二次入犯是在崇禎十一
年九月,一路從青山口進入長城,一路從牆子嶺進入長城,都在密雲縣境。滿洲第
三次入犯是在崇禎十五年十一月,仍然是從密雲縣北邊的牆子嶺進入長城。以上三
次大舉南犯,都是從遵化和密雲境內進入長城。”
吳三桂頻頻點頭,望著大家說道:“好,好。余舉人不愧是山海衛的飽學之士,
留心時事。據我們接到的確實探報,清兵已經從瀋陽出動,人馬眾多,大大超過往
年。這次統兵南下的是睿親王多爾袞,他由輔政王改稱攝政王,代幼主統攝軍政大
權。我們還探聽到一個十分確實、十分重要的訊息,對我軍在山海城討伐流賊這件
事……余舉人,你剛才說了四個字,怎么說的?”
“我說載之史冊,將稱為‘關門舉義’,傳之久遠。”
“對,對。這一確實訊息,已經是鐵板釘釘,不再有變。滿洲攝政王的進兵方
略還同往年一樣,對我山海軍民的‘關門舉義’十分有利。”吳三桂看見士紳們的
臉上還有不很明白的神氣,又向大家說道:“攝政王已決定從中協、西協尋找一個
口子進人中原①,先占據一座城池,作為屯兵之處,然後進剿流賊,攻破京師。”

①中原——明末滿洲人習慣,將進入長城說成是進入中原。這一錯誤說法也影
響到居住長城沿邊的漢人。

他頓了頓,忽而提高聲音道:“本爵誓死效忠明朝,與流賊不共戴天。”
在座的文武要員和地方土紳,一下都被吳三桂的忠孝之情打動。
“三桂雖然是一介武將,”吳三桂接著說,“碌碌不學,但是人非草木,豈無
忠孝之心。自從流賊攻陷北京之後,三桂深懷亡國之痛,也痛感喪家之悲。我今日
約請各位前來,為的明告各位二事:第一件,我決計率關寧將士與流賊一戰,義無
反顧。第二件……”
吳三桂環顧左右,見舉座皆屏息斂聲,靜待下文,便接著說道:“這是一個極
好的機會,我要借多爾袞的刀,砍李自成的脖子。今日就差遣得力將領,攜帶借兵
書子,在路上迎見清朝攝政王,陳述我朝向清朝借兵復國之意。說明我這裡誘敵深
入,使中協與西協沒有流賊防守,以便攝政王率領清朝大軍順利進入長城,使李賊
顧首不能顧尾,前後同時苦戰,陷於必敗之勢。只要一戰殺敗李賊,收復神州不難。”

士紳們認為平西伯的謀略合理,大家肅然恭聽,輕輕點頭。有一位紳士大膽地
問道:
“請問伯爺,崇禎皇帝已經身殉社稷,萬民飲恨。與清兵合力收復北京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