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書紀年》今本竹書紀年疏證



元年乙酉,帝即位。

諸侯賓於王門,再保墉會於上池,諸夷入舞。(《書鈔》八十二引《紀年》:‘後發即位,元年,諸侯賓於王門,再保墉會於上池,諸夷入舞。’又《後漢書·東夷傳》注、《御覽》七百八十、《通鑑外紀》、《路史·後紀》分引。)

七年,陟。(《通鑑外紀》:‘發在位十三年。’又引《帝王本紀》雲‘十二年’,《路史》同。)

泰山震。(《述異記》上:‘桀時泰山山走石泣。先儒說,桀之將亡,泰山三日泣。’)

帝癸

一名桀。

元年壬辰,帝即位,居斟鄩。(《水經·巨洋水注》、《漢書·地理志》注、《史記·夏本紀》正義引臣瓚曰:‘“太康居斟尋,桀亦居之。”’ )

三年,築傾宮。(《文選·吳都賦》注引《紀年》:‘桀築傾宮。’)

毀容台。(《御覽》八十二引《尸子》:‘昔夏桀之時,容台振而掩覆。’亦見《淮南·覽冥訓》。)

畎夷入於岐以叛。(《後漢書·西羌傳》:‘後桀之亂,畎夷入居邠、岐之間。’)

六年,歧踵戎來賓。(《呂氏春秋·當染篇》:‘桀染於羊辛、歧踵戎。’)

十年,五星錯行,夜中,星隕如雨。

地震。

伊、洛竭。(《周語》:‘昔伊、洛竭而夏亡。’)

十一年,會諸侯於仍,有緡氏逃歸,遂滅有緡。(《左·昭四年傳》:‘夏桀為仍之會,有緡叛之。’)

十三年,遷於河南。(《史記·吳起列傳》:‘夏桀之居,伊闕在其南,羊腸在其北。’瓚曰:‘今河南城為直之。’)

初作輦。(《後漢書·井丹傳》:‘桀乘人車。’《通典》六十六:‘夏氏末代制輦。’)

十四年,扁帥師伐岷山。(原註:一作山民。《藝文類聚》八十三、《御覽》一百三十五引《紀年》:‘桀伐岷山。’《御覽》八十二引作‘山民’。)

癸命扁伐山民,山民女於桀二人,曰琬,曰琰。後愛二人,女無子焉,斲其名於苕華之玉。苕是琬,華是琰,而棄其元妃於洛,曰妹喜,於傾宮飾瑤台居之。(出《御覽》八十二引《紀年》。)

十五年,商侯履遷於亳。(原註:成湯元年。《尚書序》:‘湯始居亳。’)

十七年,商使伊尹來朝。(《孟子·告子下》:‘五就湯、五就桀者,伊尹也。’)

二十年,伊尹歸於商及汝鳩、汝方,會於北門。(《尚書序》:‘伊尹去亳適夏,既醜有夏,復歸於亳。入自北門,乃遇汝鳩、汝方,作《汝鳩》、《汝方》。’)

二十一年,商師征有洛,克之。(《逸周書·史記解》:‘昔者有洛氏宮室無常,池囿廣大,工功日進,以後更前,民不得休。農失其時,饑饉無食,成商伐之,有洛以亡。’)

遂征荊,荊降。(《越絕書》三:‘湯行仁義,敬鬼神,天下皆一心歸之。當是時,荊伯未從也,湯於是乃飾犧牛以事荊伯,乃委其誠心。’)

二十二年,商侯履來朝,命囚履於夏台。(《史記·夏本紀》:‘桀乃召湯而囚之於夏台。’)

二十三年,釋商侯履,諸侯遂賓於商。(《書鈔》十引《尚書大傳》:‘桀無道,囚湯,後釋之,諸侯八譯來朝者六國。’)

二十六年,商滅溫。(《鄭語》:‘己姓,昆吾、蘇、顧、溫、董,則夏滅之矣。’)

二十八年,昆吾氏伐商。

商會諸侯於景亳。(《昭四年左傳》:‘商湯有景亳之命。’)

遂征韋,商師取韋,遂征顧。(《詩·商頌》:‘韋、顧既伐。’)

太史令終古出奔商。(《呂氏春秋·先識篇》:‘夏桀迷惑,暴亂愈甚,太史令終古乃出奔如商。’《淮南·氾論訓》:‘太史令終古即奔商,三年而桀亡。’此系之二十八年,本之。)

二十九年,商師取顧

三日並出。(《開元占經》六引《尚書考靈耀》:‘黑帝之亡,三日並照。’又引《孝經緯》:‘夏時二日並出,讖曰:“桀無道,兩日照。”’ )

費伯昌出奔商。(《博物志》十:‘夏桀之時,費昌之河上,見二日,在東者爛爛將起,在西者沈沈將滅,若疾雷之聲。昌問於馮夷曰:“何者為殷?何者為夏?”馮夷曰:“西夏東殷。”於是費昌徙族歸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