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書紀年》周紀



[一三]《紀年》曰:穆王所居鄭宮、春宮。《太平御覽》卷一七三居處部

鄭宮、春宮。見《紀年》,穆王所居室。《初學紀》卷二四居處部

[一四]《紀年》曰:北唐之君來見,以一驪馬是生綠耳。《穆天子傳》注

郭璞曰:《紀年》云:北唐之君來見,以一驪馬是生綠耳。《史記·秦本紀》集解

《紀年》曰:北唐之君來見,驪馬是生綠耳。《爾雅·釋畜》正義

案:《存真》作‘獻一驪馬’。 《輯校》‘驪馬’作‘騮馬’,蓋據明刻本《穆天子傳》,現從洪頤烜校本。《爾雅正義》所引,《存真》、《輯校》、《訂補》失收。

《逸周書·王會》:‘北唐以閭。’孔晁註:‘北唐,戎之在西北者。’朱右曾《逸周書集訓校釋》卷七云:‘案《穆天子傳》注引《竹書紀年》云:“北唐之君來見,獻一驪馬是生騄耳。”即此戎也。’

[一五]《竹書》亦曰:穆王北征,行流沙千里,積羽千里。《山海經·大荒北經》注

《紀年》曰:穆王北征,行積羽千里。《穆天子傳》注

《竹書》曰:穆王北征,行流沙千里,積羽行千里。《文選·江賦》注

案:《存真》云:‘《大荒北經》云:“有大澤,方千里,群鳥所解。”《穆天子傳》云:“北至廣厚之野,飛鳥所解其羽乃於此中,鳥獸絕群,載羽百車。”即謂此也。’

[一六]【天子北征於犬戎】。《紀年》又曰:取其五王以東。《穆天子傳》注

案:《穆天子傳》:‘天子北征於犬戎。’註:‘《紀年》又曰:取其五王以東。’《存真》作‘征犬戎,取其五王以東’,云:‘《後漢書·西羌傳》亦引此,而雲“遂遷戎於太原”,疑亦《竹書》本文,而注不詳,未敢羼入。’《輯校》亦云:‘《後漢書·西羌傳》:“王乃西征犬戎,獲其五王,遂遷戎於太原。”考《西羌傳》前後文皆用《紀年》,此亦當隱括《紀年》語。’作‘【西征犬戎】,取其五王以東,【王遂遷戎於太原】’。

[一七]《紀年》曰:穆王十三年,西征,至於青鳥之所憩。《藝文類聚》卷九一鳥部

《竹書》曰:穆王西征,至於青鳥所解。《山海經·西山經》注

《紀年》曰:穆王十三年,西征,至於青鳥之所解。《太平御覽》卷九二七羽族部

案:《存真》云:‘《西山經》云:“三危之山,三青鳥居之。”注曰:“今在敦煌郡,三青鳥主為西王母取食者,別自棲息於此山也。”《藝文類聚》引郭璞贊曰:“山名三危,三鳥所憩。往來崑崙,王母是隸。穆王西征,鏇軫斯地。”’是《紀年》原文當作‘憩’。

[一八]《紀年》:穆王十七年,西征崑崙丘,見西王母。其年來見,賓於昭宮。《穆天子傳》注

《紀年》曰:穆王見西王母,西王母止之曰:‘有鳥○人。’《穆天子傳》注

《竹書》:穆王(五)十七年,西王母來見,賓於昭宮。《山海經·西山經》注

《紀年》云:穆王十七年西征,見西王母,賓於昭宮。《列子·周穆王》釋文

郭璞曰:《紀年》云:穆王十七年,西征於崑崙丘,[遂]見西王母。《史記·秦本紀 》集解

《紀年》曰:周穆王十七年,西征,至崑崙丘,見西王母,王母止之。《藝文類聚》卷 七山部

《紀年》曰:穆王十七年,西征,至於崑崙丘,見西王母,乃宴。《白氏六帖事類集》卷二崑崙山

《紀年》曰:周穆王十七年,西征,至崑崙丘,見西王母。《太平御覽》卷三八地部

案:《輯校》云:‘《山海經》注引作“穆王五十七年”,然《穆傳》注引作“其年來見”。其年即承上文“十七年”,則《山海經》注所引,衍一“五”字。’《訂補》亦云:‘《列子·周穆王篇》釋文引作“穆王十七年,西征,見西王母,賓於昭宮”,可證《山海經》注“五”字之訛。’是。日本瀧川資言《史記會注考證》所收日本古鈔正義:‘《穆天子傳》曰:……(穆王)西征,至於崑崙之丘,見西王母。其年王母來見,賓於昭宮。’(《趙世家》)實為郭注引《紀年》文,可補今本之脫。《史記·秦本紀》集解所引,日本慶長活字本、朝鮮刊本,‘見’上有‘遂’字(《史記會注考證校補》卷五頁一一),據補。《輯校》誤《秦本紀》為《周本紀》,《訂補》未指出。《白氏六帖事類集》所引,《存真》、《輯校》、《訂補》失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