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書紀年》周紀



《楚辭·離騷》:‘麾蛟龍使梁津兮。’王逸註:‘似周穆王之越海,比鼉黿以為梁也。’王氏漢人,生當《紀年》出土之前,必源於他書。《書鈔》引作‘伐大越’者,或為王注所云‘越海’之誤。

意者穆王南征似有一大段故事,如架黿鼉以為梁,君子為鶴,小人為飛鴞(見下),以及《左傳·昭公四年》之‘穆有塗山之會’。(塗山,杜注在壽春東北。)此種種有關南征之傳說,當與《穆天子傳》所記西征相類。

[二一]《紀年》曰:穆王南征,君子為鶴,小人為飛鴞。唐寫本《修文殿御覽》殘卷

案:《藝文類聚》卷九0、《太平御覽》卷九一六引《抱朴子》:‘周穆王南征,一軍盡化,君子為猿為鶴,小人為蟲為沙。’《御覽》卷七四、八五同,惟卷八八八所引‘鶴’作‘鵠’。今本《抱朴子·釋滯》云:‘三軍之眾,一朝盡化,君子為鶴,小人成沙。’不雲穆王南征,當有脫文。

《修文殿御覽》出敦煌石室,現存法國巴黎國民圖書館(伯字二五二六號),羅振玉影入《鳴沙石室佚書》,定為北齊《修文殿御覽》。洪業《所謂〈修文殿御覽〉者》一文(見《燕京學報》第十二期),認為系蕭梁之《華林遍略》,似可信。現姑從舊稱。

[二二]《紀年》曰:穆王西征,還里天下,億有九萬里。《穆天子傳》注

《紀年》曰:穆王東征天下二億二千五百里,西征億有九萬里,南征億有七百三里,北征二億七里。《開元占經》卷四

案:郭璞《注山海經序》云:‘案汲郡《竹書》及《穆天子傳》,……穆王駕八駿之乘,右服盜驪,左驂騄耳,造父為御,奔戎為右,萬里長騖,以周曆四荒。名山大川,靡不登濟。東升大人之堂,西燕王母之廬,南躒黿鼉之梁,北躡積羽之衢,窮歡極娛,然後鏇歸。’所論即穆王四征,西南北皆見《紀年》,唯‘東升大人之堂’未見徵引,(《山海經·大荒東經》云:‘有大人之國,有大人之市,名曰大人之堂。’)亦不見《穆傳》,疑出《紀年》,以無確證,姑識於此。

《楚辭·天問》:‘穆王巧梅,夫何為周流?環理天下,夫何索求?’是《紀年》之‘還里’應作‘環理’,‘還’、‘環’古通,即周行天下之意。

[二三]《汲冢紀年書》曰:懿王元年,天再旦於鄭。《太平御覽》卷二天部

《汲冢紀年書》曰:懿王元年,天再啟。《開元占經》卷三

《汲冢紀年》:懿王元年,天再旦於鄭。《事類賦》注卷一天

[二四]《紀年》曰:夷王二年,蜀人、呂人來獻瓊玉,賓於河,用介圭。《太平御覽》卷八五皇王部

《紀年》云:夷王二年,蜀人、呂人來獻瓊玉。 《北堂書鈔》卷三一

案:《御覽》卷八五,《輯校》誤作八四,《訂補》未指出。《存真》不誤。雷學淇《竹書紀年義證》卷二三云:‘《爾雅·釋詁》曰:“介,大也。”《釋器》曰:“圭大尺二寸,謂之介。”蓋此猶夏後芒以玄圭賓於河矣。’

[二五]《紀年》云:【夷王】三年,致諸侯,烹齊哀公於鼎。《史記·周本紀》正義

《紀年》曰:……【夷王】三年,王致諸侯,烹 齊哀公於鼎。《太平御覽》卷八五皇王部

案:《史記》正義所引,宋黃善夫本迄清殿本‘烹’皆作‘翦’,‘鼎’作‘昴’,金陵書局本據《御覽》改,今從之。《御覽》卷八五,《輯校》誤作八四,《訂補》未指出。《存真》不誤。

[二六]《書紀年》云:夷王獵於杜林,得一犀牛。 《太平御覽》卷八九0獸部

案:《存真》作‘桂林’,云:‘“桂”一作“社”。’《輯校》亦作‘桂林’。雷學淇《考訂竹書紀年》卷四云:‘“杜林”,近本(詩銘案:指今本《紀年》。)俱訛作“社林”,《太平御覽》八百九十引作“桂林”。案《漢書·地理志》曰:“鄠杜竹林,……”據此,則王之行獵,在杜林甚明,“桂”、“社”皆字誤也。’《竹書紀年義證》卷二三同。《御覽》鮑刻本作‘社林’,然據《存真》、《考訂》,似有一本作‘桂林’。雷氏以為當作‘杜林’,是,影宋本《御覽》正作‘杜林’。影宋本所據為日本所藏宋蜀刻本,文字多勝於今本,見張元濟跋。本條作‘杜林’,足證鮑刻之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