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語類》卷四十五 論語二十七



或問:"'不莊以蒞之'一章,下兩句,集注以為氣質之小疵。"曰:"固有生成底,然亦不可專主氣質,蓋亦有學底。"〔燾〕

君子不可小知章

問:"'小知',是小有才;'大受',是大有德。如盆成括小有才,未聞大道,是也。"曰:"卻如何說'可、不可'字義理?且看他本文正意是如何說。今不合先以一說橫著胸中,便看不見。"〔必大〕

當仁不讓於師章

或問:"'當仁不讓於師',這'當'字,是承當之'當'否?"曰;"然。亦是'任'字模樣。"〔燾〕

子善問:"直卿云:'"當仁",只似適當為仁之事。'集注似以'當'為擔當之意。"曰:"如公說'當'字,謂值為仁則不讓。如此,恐不值處煞多,所以覺得做'任'字說是。恐這'仁'字是指大處、難做處說。這般處須著擔當,不可說道自家做不得,是師長可做底事。"〔賀孫〕

君子貞而不諒章

亞夫問"貞而不諒"。曰:"貞者,正而固也。蓋見得道理是如此,便須只恁地做,所謂'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為'正'字說不盡,故更加'固'字,如易所謂'貞固足以幹事'。若諒者,是不擇是非,必要如此。故貞者,是正而固守之意;諒則有固、必之心也。"〔時舉〕

"'諒'字,論語有三個:'匹夫之諒','貞而不諒',是不好;'友諒'卻是好。以貞對諒,則諒為不好。若是友,與其友無信之人,又卻不如友諒也。諒,信之小者。孟子所謂'亮',恐當訓'明'字。"〔廣〕

辭達而已矣章

"辭達而已矣",也是難。〔道夫〕

《朱子語類》 宋·朱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