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語類》卷四十四 論語二十六



問:"'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知,恐是與天契合,不是真有個知覺否?"先生曰:"又似知覺,又不似知覺,這裡也難說。'不怨天,不尤人',聖人都不與己相干。聖人只是理會下學,而自然上達。下學是立腳只在這裡,上達是見識自然超詣。到得後來,上達便只是這下學,元不相離。下學者,下學此事;上達者,上達此理。"問:"聖人亦有下學,如何?"曰:"聖人雖是生知,亦何嘗不學。如'入太廟,每事問','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便是學也。"〔銖〕

"下學而上達",每學必自下學去。〔泳〕

未到上達,只有下學。〔芝〕

下學、上達,雖是二事,只是一理。若下學得透,上達便在這裡。〔道夫〕

下學者,事也;上達者,理也。理只在事中。若真能盡得下學之事,則上達之理便在此。〔道夫〕

下學只是事,上達便是理。下學、上達,只要於事物上見理,使邪正是非各有其辨。若非仔細省察,則所謂理者,何從而見之。〔謨〕

下學是低心下意做。到那做得超越,便是上達。〔佐〕

道理都在我時,是上達。譬如寫字,初習時是下學,及寫得熟,一點一畫都合法度,是上達。〔明作〕

問"下學而上達"。曰:"學之至,即能上達,但看著力不著力。十五而志乎學,下學也;能立,則是上達矣。又自立而學,能不惑,則上達矣。層層級級達將去,自然日進乎高明。"洽。

問:"'下學上達',聖人恐不自下學中來。"曰:"不要說高了聖人。高了,學者如何企及?越說得聖人低,越有意思。"〔季札〕

蔡問:"有一節之上達,有全體之上達。"曰:"不是全體。只是這一件理會得透,那一件又理會得透,積累多,便會貫通。不是別有一個大底上達,又不是下學中便有上達。須是下學,方能上達。今之學者於下學便要求玄妙,則不可。'灑掃應對,從此可到形而上,未便是形而上',謝氏說過了。"鄭曰:"今之學者,多說文章中有性天道。南軒亦如此說。"曰:"他太聰敏,便說過了。"〔淳〕

須是下學,方能上達。然人亦有下學而不能上達者,只緣下學得不是當。若下學得是當,未有不能上達。釋氏只說上達,更不理會下學。然不理會下學,如何上達!〔道夫〕

問"不怨天"一段。曰:"如此,故天知。"〔可學〕

問:"'知我者其天乎!'只是孔子自知否?"曰:"固然。只是這一個道理。"〔廣〕

問"莫我知也夫"一節。曰:"此語乃是提撕子貢。'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處,聖人無異於眾人;到那'上達'處不同,所以眾人卻莫能知得,惟是天知。"又曰:"中庸:'苟不固聰明聖知達天德者,其孰能知之!'古注云:'惟聖人能知聖人。'此語自好。所謂天知者,但只是他理一般而已。樂天,便是'不怨天';安土,便是'不尤人'。人事、天理間,便是那下學、上達底。"〔植〕

先生顧義剛云:"公前日看'知我者,其天乎',說得也未分曉。這個只管去思量不得,須時復把起來看。若不曉,又且放下。只管恁地,久後自解曉得。這須是自曉,也十分著說不得。"〔義剛〕

問:"'莫我知也夫'與'予欲無言'二段,子貢皆不能復問,想是不曉聖人之意。"曰:"非是不曉聖人語意,只是無默契合處。不曾有默地省悟,觸動他那意思處。若有所默契,鬚髮露出來,不但已也。"〔僩〕

問:"'方其為學,雖上智不容於不下;及其為達,雖下愚不容於不上。'此與'上智下愚不移',不相梗否?"曰:"不乾那事。若恁地比並理會,將間都沒理會了。且看此處本意。方其學時,雖聖人亦須下學。如孔子問禮,問官名,未識須問,問了也須記。及到達處,雖下愚也會達,便不愚了。某以學者多不肯下學,故下此語。"問:"何謂達?"曰:"只是下學了,意思見識,便透過上面去。"〔淳〕

問:"明道言:'"下學而上達",意在言表。'"曰:"'意在言表',如下學只是下學,如何便會上達?自是言語形容不得。下學、上達雖是兩件理,會得透徹冢合,只一件。下學是事,上達是理。理在事中,事不在理外。一物之中,皆具一理。就那物中見得個理,便是上達,如'大而化之之謂聖,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然亦不離乎人倫日用之中,但恐人不能盡所謂學耳。果能學,安有不能上達者!"〔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