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地質博物館作文

有人說:想要了解一個城市的人文歷史可以參觀博物館.而安徽有名的就是地質博物館。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安徽地質博物館作文,給大家作為參考,歡迎閱讀!

安徽地質博物館作文篇1

十一長假,媽媽準備帶著我和小姨去地質博物館玩。

來到地質博物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兩隻巨大的霸王龍。它們身呈藍色,看起來很威武。進了博物館內,我來到了通往負一樓的小道上,笑道兩旁都是一些古代動物的化石,有恐龍化石、魚的化石、蛇的化石等。我發現一塊石頭上有一個指甲般大小的鏡片,我用一隻眼觀看那鏡片裡的東西,是一些小圓球,媽媽告訴我是古生物的細胞,喔,原來這個鏡片是一個放大鏡。我來到一塊恐龍化石的面前,那塊恐龍化石上恐龍的雙臂有羽毛的痕跡。這使我想起了三年級時學的一篇課文——《飛向藍天的恐龍》,課文插圖和這塊化石基本相同。

我們走到了負一樓,這裡有許多恐龍,翼龍、三角龍、霸王龍……接著,我們來到里一個小山洞內,那裡有一個娛樂設施,和恐龍賽跑。遊戲規則是這樣的:有一台跑步機,還有一個螢幕,開始選和哪一隻恐龍比賽,再選一個時代,選過後螢幕里會出現一個人,就是你,後面有隻恐龍追你,你在跑步機上跑,看誰先到達終點。我和三角龍比賽,我用盡全力跑,經過了半分鐘後,我險勝三角龍。

看過負一樓,我們來到了二樓,二樓全是古代動物,有猛獁象、始祖鳥、甲冑魚……三樓可以成為最漂亮的一樓,這一樓都是自然金石、鑽石、水晶。我最喜歡紫水晶洞,洞大概有五個籃球這么大,洞裡都是紫水晶,漂亮極了。

到了下午,我們戀戀不捨地回了家,我說:“這次去地質博物館不僅讓讓我學會了許多知識,也讓我增長了見識,正式一舉兩得啊!”

安徽地質博物館作文篇2

末考試後,學校組織我們參觀了位於北京西四羊肉胡同的地質博物館。、 中國地質博物館的基本陳列有:地球廳、礦物岩石廳、史前生物廳和國土資源廳。地球廳主要介紹內動力地質作用:以板塊運動、褶皺斷裂、火山、地震等地質作用為重點;外動力地質作用:主要介紹了水和風的地質作用。

礦物岩石廳展示了自然界種類繁多千姿百態的礦物岩石,這些精美奇特的礦物標本生動地向我們訴說著它們在漫長的地質歷史時期在自然界中所形成的原因和它們自身的特點。

寶石廳展示寶石、玉石、有機寶石、貴金屬等展品。這些展品旁的文字說明簡潔,再加上講解員的認真介紹,使我們很快了解了它們的形成過程。來展廳參觀後,我們還可以基本掌握寶石的鑑別方法,區分天然品與相似品、合成品與模仿品的本質。還可以在顯微鏡下放大並觀察一些礦物體的顯微結構,直觀地認識寶石。

史前生物廳以生物進化過程中發生的重大事件為線索,向我們介紹生物的發展路程和各地質時期常見的化石,展示地球上生物的發生、進化和滅亡的過程。

通過一個下午的參觀學習,使我受益匪淺,收穫頗多。既拍照了許多值得留念的照片,同時又學到了地質科學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在娛樂的同時又豐富了自己的課外知識,可謂是娛樂、學習雙豐收。

安徽地質博物館作文篇3

七月十日,我、媽媽、劉新顏和官阿姨到博物館去玩。

到了那裡,我和劉新顏便迫不及待的參觀起博物館來。博物館有植物廳、動物廳、地質廳、中國古代文化廳等,還有科學畫廊、書畫廊和輝煌成就展覽。

就說中國古代文化廳吧,那裡有許多象徵中國古代文化的遺產:有原始人用的石斧;有古代人用的青銅劍;還有出土的古人陪葬品等。有一個站著的豬頭俑特別奇怪,身子和人一樣,穿著古代的衣服,頭卻和豬差不多,長著長長的嘴巴,兩隻大大的豬耳朵耷著,有趣極了!可惜展品介紹里我們有很多字不認識,無法讀出“它”的名字。於是,我把媽媽叫上來用手機查,有一個字是“鉞”,我猜它讀“yue”,劉新顏沒猜出來,我媽媽用手機一查,果然讀“yue”,我高興地大叫:“我猜對了!”真沒想到,在這裡參觀,我除了增添了不少科學知識以外,還認識了很多漢字,實在太開心了!

不知不覺,我們在博物館裡已經參觀了兩個小時,直到坐上了回家的車,我還沉浸在剛才參觀時的情景里。難忘的峨眉山博物館,我一定會再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