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育隨筆

愛學生就要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興趣和愛好等;那高中老師是如何做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高中教育隨筆,一起來看看。

高中教育隨筆篇一

近些年來,多次聆聽魏書生、任小艾、丁榕、趙謙祥、鄭傑等教育專家的報告,拜讀陶行知、肖川、朱永新、郭元祥、高萬祥、李希貴等教育大家的文章,受益匪淺,引發了一些思考。今以隨筆的表達方式,與同伴交流,期待能與大家產生心靈的共鳴和思維的共振。

(一)

優秀的教師,不僅為學生做了什麼,更重要的是所做的一切是否有意義,做的方法是否科學有效,是否被學生接受和認可;優秀的教師,最重要的不是為學生做什麼,而是引領學生做什麼和怎樣做;優秀的教師不僅有愛心,而且能把握好愛的時機和分寸;優秀的教師,不僅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更關注學生的精神需求;優秀的教師尊重學生的生命,尊重學生的差異,能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問題,思考問題,再站在教育者的角度進行理性的分析;優秀的教師既不姑息遷就學生,又不無原則的寬容學生;優秀的教師不動輒大呼小叫,那是黔驢技窮的表現;優秀的教師處理“麻煩”事件,就是教育智慧生成或閃爍之時;優秀的教師既愛事業和學生,也愛自己和家人;優秀的教師不常戚戚,而坦蕩蕩,心胸豁達,心態健康;------。總之,優秀的教師,有思想、有理想、有文化、有智慧、有品位、有激情、有能力。

(二)

在工作中,每天都要進行一次反思,要敢於面對自己的過失,勇於面對同事、學生、家長、社會提出的意見或建議,善於傾聽不同的聲音,這是智者的心態,勇者的行為。

反思是痛苦的,但痛苦也是助人重新出發的力量。

(三)

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意味著什麼?就意味著每天都要和一群成長中的孩子打交道。如果,你不能面對這個現實,動輒與學生較勁,暴跳如雷,一味抱怨、訓斥學生,那么久而久之,你就會成為學生心目中的“怨婦”、“怨男”,成為一個不受學生歡迎的人。結果,學生對你的“苦口婆心”、“諄諄教誨”、“嘔心瀝血”決不“買單”。

當我們不想或沒有其他選擇的時候,我的想法是:面對現實,接受現實,改變自己的觀念和行為,以健康樂觀的心態面對必須面對的一切,用真心、真愛、真情潤澤孩子質樸純真的童心,贏得孩子的尊重和擁戴。

選擇了教育的同時,就選擇了“無怨無悔

高中教育隨筆篇二

教育需要思想,教育需要智慧,教育需要夢想,教育需要激情,教育需要詩意,教育需要活力,教育需要堅持,教育需要堅守!

堅持教育規律,堅守教育良知!

教育作為一種喚醒人的生命意識、啟迪人的精神世界的特殊活動,必須在關注學生知識與技能的基礎上,更多地關注學生精神世界的建構和發展。學校教育應該在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失衡、幸福感匱乏、動機錯位、信仰缺失等一系列問題的過程中,讓學生擁有一個強大的精神世界。

每天,我都在心中編制一個夢--讓陽光灑滿校園,讓尚高成為時尚,讓學生感受學習的快樂,讓教師體驗教育的幸福,讓課堂充滿生命的活力,讓校園成為師生的精神家園。我相信,我的未來不是夢!

我心目中的高中校園:清新潔淨,緊張有序,生機勃勃,文化濃郁;我心目中的高中校長:德才兼備,敢於擔當,真抓實幹,勇於創新;我心目中的高中學子:陽光樂觀,自尊自信,志存高遠,腳踏實地;我心目中的高中教師:身體健康,心態陽光,團結協作,追求卓越!

高中教育隨筆篇三:治班之路再重走之對話兩生感悟

中午無事,正在辦公室里休息。這是孔祥豪、孔佩恩兩位同學來到我的辦公室,孔佩恩告訴我他的飯卡掉了(早上就掉了一次,被警官拾到後給他了),問我怎么辦。我告訴他,由於是開學初,持卡人的信息還沒有輸入系統,故而此卡現在被任何人拾到,都無法確認為是你的卡,即使飯卡上有名有姓,但若拾卡人是個好同學,他(她)也許會把卡交給教官或者老師的,那時我們可以把它交給你。否則,恐怕就找不到了。

解決了這個問題,兩個男生並沒有立即離開,而是和我進行了近一個半小時的交流。孔佩恩能說會道,孔祥豪則寡言懶語,和我的交流幾乎都是孔佩恩在講或我在講,孔祥豪只是偶爾插點話。

兩個同學談到了自己的家庭情況,自己的同學情況,自己的理想與追求,甚至自己的興趣愛好。他們都說自己的數學比較好,有優勢。我很高興地指出,數學好是最大的優勢,要好好保持。同時要採用“多”一點的方式方法,力求讓自己的語文和英語略有提升。我們很多同學喜歡玩耍,沒有錯,但我們需要知曉自己的理想與追求,要朝著目標不斷地前行。

孔佩恩提到,他的一個同學說過這樣的一句話:數學和生活幾乎沒有什麼關係,學它有什麼用?自己的說話能說的明明白白的,學語文又有什麼用?自己又不想當翻譯,學英語有什麼用?言之鑿鑿,似乎語、數、外確實沒有什麼大用處似的。我告訴兩個學生,其實不是那樣的:

因為,你要考學,就需要達到基本的分數線,數學是高考最重要的一門課程,況且數學和生活也是緊密相聯的,地理上講到的計算樓間距問題,就需要用到數學計算的方式方法;話能說的明白,並不表明你寫的明白,寫的明白,並不表明,你的語言表達上有文采,要知道將來走上工作崗位,需要寫的地方很多;你不當翻譯,不出國留學,可你也許要做個水手,或者做個導遊,或者做個……,即使你什麼都不做,就想考學,你也需要語數外的成績能助你前行多一步。

我們常講,要做個有準備的人,因為機會總是光顧那些有準備的人。問題是,我們需要從哪些方面作準備,我們將會遇到哪些機會?既然我們不能確定這些問題,那么我們是不是應該儘自己所能,力求讓自己有一個特別突出的地方,(這叫金剛鑽理論),比如書法、美術、音樂、籃球、武術等等,甚至你的學習成績特別突出也可以,因為,你需要藉此考上比較理想的學校,然後接受更全面、更專業的教育,而這些教育也許就是你為機會預留的準備。

我們期待機會的到來,但我們為機會預留的準備做好了么?同學們,請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