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素材專輯(221)

1、感覺剝奪實驗

1954年,加拿大麥克吉爾大學的心理學家首先進行了“感覺剝奪”實驗:實驗中給被試者戴上半透明的護目鏡,使其難以產生視覺;用空氣調節器發出的單調聲音限制其聽覺;手臂戴上紙筒套袖和手套,腿腳用夾板固定,限制其觸覺。被試單獨呆在實驗室里,幾小時後開始感到恐慌,進而產生幻覺……在實驗室連續呆了三四天后,被試者會產生許多病理心理現象:出現錯覺幻覺;注意力渙散,思維遲鈍;緊張、焦慮、恐懼等,實驗後需數日方能恢復正常。這個實驗表明:大腦的發育,人的成長成熟是建立在與外界環境廣泛接觸基礎之上的。只有通過社會化的接觸,更多地感受到和外界的聯繫,人才可能更多地擁有力量,更好地發展。

2、遲延滿足實驗

發展心理學研究中有一個經典的實驗,稱為“遲延滿足”實驗。實驗者發給4歲被試兒童每人一顆好吃的軟糖,同時告訴孩子們:如果馬上吃,只能吃一顆;如果等20分鐘後再吃,就給吃兩顆。有的孩子急不可待,把糖馬上吃掉了;而另一些孩子則耐住性子、閉上眼睛或頭枕雙臂做睡覺狀,也有的孩子用自言自語或唱歌來轉移注意消磨時光以克制自己的欲望,從而獲得了更豐厚的報酬。

研究人員進行了跟蹤觀察,發現那些以堅韌的毅力獲得兩顆軟糖的孩子,長到上中學時表現出較強的適應性、自信心和獨立自主精神;而那些經不住軟糖誘惑的孩子則往往屈服於壓力而逃避挑戰。在後來幾十年的跟蹤觀察中,也證明那些有耐心等待吃兩塊糖果的孩子,事業上更容易獲得成功。實驗證明:自我控制能力是個體在沒有外界監督的情況下,適當地控制、調節自己的行為,抑制衝動,抵制誘惑,延遲滿足,堅持不懈地保證目標實現的一種綜合能力。它是自我意識的重要成分,是一個人走向成功的重要心理素質。

3、情緒實驗

古代阿拉伯學者阿維森納,曾把一胎所生的兩隻羊羔置於不同的外界環境中生活:一隻小羊羔隨羊群在水草地快樂地生活;而在另一隻羊羔旁拴了一隻狼,它總是看到自己面前那隻野獸的威脅,在極度驚恐的狀態下,根本吃不下東西,不久就因恐慌而死去。醫學心理學家還用狗作嫉妒情緒實驗:把一隻飢餓的狗關在一個鐵籠子裡,讓籠子外面另一隻狗當著它的面吃肉骨頭,籠內的狗在急躁、氣憤和嫉妒的負性情緒狀態下,產生了神經症性的病態反應。實驗告訴我們:恐懼、焦慮、抑鬱、嫉妒、敵意、衝動等負性情緒,是一種破壞性的情感,長期被這些心理問題困擾就會導致身心疾病的發生。一個人在生活中對自己的認識與評價和本人的實際情況越符合,他的社會適應能力就越強,越能把壓力變成動力。

4、阿希實驗

"阿希實驗"是研究從眾現象的經典心理學實驗,它是由美國心理學家所羅門·阿希在40多年前設計實施的。所謂從眾,是指個體受到群體的影響而懷疑、改變自己的觀點、判斷和行為等,以和他人保持一致。阿希實驗就是研究人們會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他人的影響,而違心地進行明顯錯誤的判斷。

阿希請大學生們自願做他的被試,告訴他們這個實驗的目的是研究人的視覺情況的。當某個來參加實驗的大學生走進實驗室的時候,他發現已經有5個人先坐在那裡了,他只能坐在第6個位置上。事實上他不知道,其他5個人是跟阿希串通好了的假被試(即所謂的"託兒")。

阿希要大家做一個非常容易的判斷---比較線段的長度。他拿出一張畫有一條豎線的卡片,然後讓大家比較這條線和另一張卡片上的3條線中的哪一條線等長。判斷共進行了18次。事實上這些線條的長短差異很明顯,正常人是很容易作出正確判斷的。

然而,在兩次正常判斷之後,5個假被試故意異口同聲地說出一個錯誤答案。於是許多真被試開始迷惑了,他是堅定地相信自己的眼力呢,還是說出一個和其他人一樣、但自己心裡認為不正確的答案呢?

結果當然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從眾傾向,但從總體結果看,平均有33%的人判斷是從眾的,有76%的人至少做了一次從眾的判斷,而在正常的情況下,人們判斷錯的可能性還不到1%。當然,還有24%的人一直沒有從眾,他們按照自己的正確判斷來回答。一般認為,女性的從眾傾向要高於男性,但從實驗結果來看,並沒有顯著的區別。

5、要把寶物帶回家

從前、某皇帝不喜歡皇后,就對她說:“從明天開始,我要與你離婚,不過,這皇宮裡的一切,那一件是你看為最寶貴的,你可以拿回家去。”那晚上,皇后要求皇帝最後一次飲宴,她用酒灌醉了丈夫,然後用轎將他抬回娘家。

翌晨、皇帝醒來,很詫異自己竟睡在平民的屋裡,就問坐在旁邊的皇后,皇后答道:“你不是說任我將皇宮內最寶貴的拿回家去嗎?我看你最為寶貴,所以把你抬回家來。”皇帝嘉其聰明,就與她和好如初,攜手再入宮廷。她因為有了皇帝,其它一切也都屬於她了。

6、為了事後不後悔

據說歐洲某國有一條奇怪的法律:夜裡12點過後,警察不能抓小偷,否則就有可能受到小偷的控告,接受法律的制裁,因為前者侵犯了後者的人權。

幹了十幾年警察的哈德利當然對這條法律爛熟於心,不敢輕易違背。有一次,哈德利下班回家時有點晚了,當經過一家自來水廠時,他發現一個黑影正在翻越自來水廠的圍牆。是小偷?哈德利抬手看看錶,時間已過12點,管還是不管?就在他左右為難的時候,他忽然下意識地感覺今天的這個黑影,可能不是一般的小偷,因為很少有小偷到自來水廠去行竊。哈德利決定挑戰一回法律,哪怕僅僅是個誤會,他也要把那傢伙抓住,問問他想乾什麼。哈德利當機立斷,把那傢伙從圍牆上拉了下來。小偷不肯就範,哈德利一拳將對方打昏,從對方身上搜出一袋白色粉末。那袋白色粉末是劇毒藥物氰化鉀。白色粉末的持有者,是一個邪教組織成員,企圖把它投進自來水系統。如果這個陰謀得逞,後果將是多么嚴重,不言而喻。

後來,哈德利不僅沒有受到法律的制裁,還得到了提升,受到了政府的嘉獎和全市人民的感謝,成為人們心目中的英雄。面對記者的採訪,哈德利只說了一句話:“我之所以不顧一切地抓住那傢伙,是因為我明白,在當時我是惟一能夠制止他的人,如果我因為害怕某種規定而不抓住這個機會,事後我肯定會後悔,儘管當時我並不清楚那個傢伙到底想乾什麼。”

為了事後不後悔——有時候,促使一個人成為英雄的原因,就這么簡單。

7、座次

重要會議的出席人員,所坐的位置,有種種規定。

我不久前讀楊義著《京派海派綜論》,見到一幅當年(1936年)的上海漫畫。其中有一幅《文壇茶話圖》,魯少非畫,畫的是當時中國文壇的大人物開的一次茶話會。雖說是漫畫,卻也很有寫實性,大體也是當年文藝界開會的樣子吧。畫下面有文字說明,一一指實畫裡的每一人,還真是挺像。一共畫了27人。主持人位置上不知為什麼畫了邵洵美,大概因為他有錢,是“孟嘗君”式的主人吧。其左是茅盾,其右是郁達夫。魯迅倒是站在桌旁,同巴金一起談話。要是按現在畫法,怎能不把魯迅畫到主持人位置上呢?人們都挨挨擠擠,極隨意。別的不說,我覺得那才是文藝界或文化界的氣氛。那漫畫上畫的27位人物,如今看來可以說都是文學史上的人物。從那時的人看來,好像坐在會場的什麼地方並不標誌一位作家的地位。事實也是如此。“座次”並不能掩住偉人的光輝。

8、“鬧元宵”的由來

關元宵節的來歷,民間有幾種有趣的傳說。

一、故事傳說。很久以前,有一隻神鳥因為迷路而降落人間,卻意外地被獵人射死。天帝得知後命天兵於正月十五日到人間放火,欲將人們通通燒死。

天帝女兒,不忍心看人間受難,冒著生命危險把訊息傳遞。眾人聽說,嚇得不知所措。一位老人出了個點子: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三天裡,每戶人家都掛起紅燈籠、點爆竹、放煙火,以此迷惑天帝。正月十五這天晚上,天兵發覺人間一片紅光,果真以為是燃燒的火焰,就稟告天帝不用下凡放火了。從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懸掛燈籠,放煙火來紀念這個日子。

二,歷史傳說。據說漢高祖劉邦死後,呂后之子劉盈登基為漢惠帝。後大權漸落呂后之手。對此,朝中老臣,劉氏宗室深感憤慨,但都懼怕呂后殘暴而敢怒不敢言。呂后病死後,諸呂惶惶不安害怕遭到傷害和排擠。於是,在上將軍呂祿家中秘密集合,共謀作亂之事,以便徹底奪取劉氏江山。後來,開國老臣周勃、陳平取得聯繫,設計解除了呂祿,“諸呂之亂”終於被徹底平定。平亂之後,眾臣擁立劉邦的第二個兒子劉恆登基,稱漢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來之不易,便把平息“諸呂之亂”的正月十五,定為與民同樂日,京城裡家家張燈結彩,以示慶祝。從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個普天同慶的民間節日“鬧元宵”。

9、“感冒”源出官場

翻遍中醫經典,均無“感冒”一詞。說來別致,該病名的直接源頭不在醫家,卻在官場。

南宋年間,在當時單叫館閣後來納入翰林院的那箇中央級學術機構,設有輪流值班制度,每晚安排一名閣員值宿。但管理相當寬鬆。開溜在值班登記簿上寫上“腸肚不安”四字即可。一位名叫陳鵠的太學生偏不循例照寫“腸肚不安”,卻標新立異大書“感風”二字。感者,受也。“感風”一典因之得以傳世。迨至清代,卻發生突破性形變。

卻說清代官員辦畢公事請假休息,例稱請“感冒假”。這裡的“假”,即假期;“感”,乃“感風”一詞的省縮;“冒”,透出也。“感冒假”可作如是闡釋:本官在為該公務操勞之際,已感外淫,隱病而堅持至今,症狀終於爆發出面!故而不得不請假將養。

把官場用語中的“假”字去除,留下難於望文生義的“感冒”作為病名奉給醫家,似在洋務運動之際。

10、上帝就在你身邊

曾經有一對拾破爛維生的孿生兄弟,他倆盼星星盼月亮,就盼哪天能夠發大財。上帝亦因他倆的每一個夢都與發財有關而大受感動。

一天,兄弟倆照舊沿街一邊一人從家裡出發,一路同向而去。可一條偌大的街道仿佛被上帝來了一次大掃除,連平日裡最微小的破破爛爛都不見了蹤影,唯一剩下的就是稀稀拉拉東一個西一個冷冰冰地躺在地上的小鐵釘。

三兩個小鐵釘能值幾個錢?老二不屑一顧。老大不嫌棄,一一彎腰拾了起來。

及至街尾,老大卻差不多盆滿缽滿。

瞧瞧老大,老二若有所悟。老二羨慕得欲回頭去撿,可是,來時路上的小鐵釘,一個都沒有了。

忽然,兄弟倆幾乎同時發現街尾新開了一家收購店,門口赫然掛出一牌,云:本店急收×寸長的舊鐵釘,一元一枚。

老二後悔得捶胸頓足。老大將小鐵釘換回了一大筆錢。

鬚髮飄雪的店主走近呆在街上一愣一愣的老二,問:“孩子,同一條道上,難道你就一個鐵釘也沒看到?”

老二很沮喪:“上帝啊,我當然看到了。可那小鐵釘並不起眼,我更沒想到它竟然這么值錢,待我知道它很有用時,這不,那可惡的傢伙卻全部消失了。”“孩子,上帝時刻在你們身邊。小小鐵釘,看似一文不值,可關鍵時刻,它價值連城啊!不善積累的孩子,不是上帝不給你機會。”話剛說完,飄雪的老者風一樣地飄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