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三大糾紛”調處工作情況的調研報告

(七)地方政府職能錯位是糾紛產生的體制性原因

在社會轉型期,政府職能錯位、行為失范的現象時有發生。在政府與農民的關係上,表現為:一是有些政府行為不規範,對農民的自主經營權干預過多,時有越權處理農村承包契約的行為,對荒山、荒地等承包契約的干涉尤為突出,甚至違法行政侵害農民的土地利益;二是有些鄉(鎮)政府工作不到位,缺乏必要的鄉(鎮)、村幹部行政規範指導,造成農村承包契約的訂立和履行以及土地使用證書的發放和管理中不必要的失誤,導致糾紛產生。

五、進一步加大xx市“三大糾紛”調處工作力度的建議

(一)要提高認識,切實加強對調處工作的領導

“三大糾紛”問題情況複雜、涉及面廣,直接影響到人民民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是影響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各級黨委、政府和有關職能部門務必高度重視,要充分認識到“三大糾紛”調處工作的重要性、複雜性和艱巨性,要把“三大糾紛”調處工作作為維護社會穩定,構建和諧社會的一件大事來抓。要樹立“發展經濟是政績,維護穩定也是政績”的政績觀,要推行“三大糾紛”調處工作“黨委主要領導調第一案,解第一難;政府主要領導調第二案,解第二難;分管領導調第三案,解第三難,其他領導以此類推”的個案負責制,形成“三大糾紛”一把手負總責,分管領導專門抓,專門班子具體抓的調處工作格局,切實維護xx市的社會穩定,促進xx市的經濟發展。

(二)要健全機構,為確保依法履職奠定基礎

一是要規範調處辦設定。目前,在xx14個市中,xx、xx5個市調處辦的級別為正處級單位,xx5個市調處辦的級別為副處級單位,防城、xx2個市調處辦的級別為科級單位,xx2個市調處辦未定級別。除xx市調處辦人員編制屬參公事業編制外,其他市調處辦人員編制均為行政編制,並且人員編制均有5-12人。為便於協調市直有關職能部門、各縣(區)政府和各縣(區)調處辦領導,要將xx市調處辦獨立掛牌辦公,定為副處級單位,下設辦公室、綜合科、調處科3個科室,並將編制增加到8—12人,機構性質定為行政編制。同時,將各縣(區)調處辦獨立掛牌辦公,下設辦公室、綜合股、調處股3個股室,並將編制增加到8—12人,機構性質定為行政編制,徹底解決有人辦案、積極辦案、依法辦案的問題。二是要建立和完善有關職能部門內設調處工作機構。各級黨委、政府要把有關職能部門內設調處工作機構列入議事日程,安排人員編制,配備專職人員,落實辦公用房及專項調處經費,確保有人管、有人抓、有錢辦事,並抓出成效。

(三)要落實責任,紮實有效開展調處工作

要堅持“屬地管理”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開展“三大糾紛”調處工作。對本行政區域內發生的“三大糾紛”,當地政府必須責成有關主管部門及時組織力量進行調解;符合立案條件的“三大糾紛”,要逐件落實承辦單位、承辦人、負責人,重大案件應實行領導督辦制,在規定期限內妥善處理好,做到小事不出村,中事不出鄉(鎮),大事不出縣(區)。對“三跨”糾紛,當地鄉(鎮)和縣(區)政府應及時進行調查和組織調解,同時將情況向上級政府和主管部門報告;經調解無法達成協定的,方可將案件移交給有管轄權的上級主管部門。各有關職能部門負責具體承辦跨縣(區)“三大糾紛”調處工作,要按照《條例》規定期限辦理。凡立案調處的“三大糾紛”,各級調處辦和有關職能部門,要逐件列表造冊登記上報,以便督促檢查。

(四)要突出重點,積極消除重大糾紛隱患

各級黨委、政府要對本轄區內的五類糾紛重點調處:一是跨縣(區)、跨市、跨省邊界糾紛,要做到不等不靠,積極主動與對方溝通,構建互諒互讓和友好協商的良好氛圍,本著實事求是和依法處理的原則,與對方共同聯手化解邊界矛盾糾紛。二是影響經濟建設的重大工程案件,要按照“定任務、定時間、定牽頭單位和定責任人”的“四定”要求,突擊調處,限期調結。三是久拖不決的歷史積案,要集中力量,落實責任,從有利於團結和社會穩定出發,通過為民辦實事等措施,使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四是涉及重大群體性事件的糾紛,要制定突發事件處置預案,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五是國有農林場與周邊民眾的重大糾紛案件,要強化措施,確保國有農林場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及周邊的社會穩定。各級黨委、政府要針對因“三大糾紛”引發的群體越級上訪和聚眾鬧事械鬥等不同類型突發事件制定相應處置預案,對指導思想、處置原則、組織領導、處置措施(宣傳疏導、現場管制、緊急處置、力量組織、後勤保障、通訊聯絡、工作策略)等都要作出詳細而明確的規定,確保做到臨危不亂、反應迅速、處置果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