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觀漢記》東觀漢記卷十四


一四〕真定之際復擾,〔一五〕而大將軍所部不過百里,守城不休,戰軍不息,兵革雲翔,百姓震駭,奈何自怠,不為深憂?夫并州之地,東帶石陘關,〔一六〕北逼彊胡,年穀獨熟,人庶多資,斯四戰之地,攻守之場也。如其不虞,何以待之?故曰‘德不素積,人不為用。備不豫具,難以應卒’。今生人之命,縣於將軍,將軍所杖,必須良才,宜改易非任,更選賢能。夫十室之邑,必有忠信。無謂無賢,路有聖人。〔一七〕審得其人,以承大將軍之明,雖則山澤之人,無不感德,思樂為用矣。然後簡精銳之卒,發屯守之士,三軍既整,甲兵已具,相其土地之饒,觀其水泉之利,制屯田之術,習戰射之教,則威風遠暢,人安其業矣。若鎮太原,撫上黨,收百姓之歡心,樹名賢之良佐,天下無變,則足以顯聲譽,一朝有事,則可以建大功。惟大將軍開日月之明,發深淵之慮,監六經之論,觀孫、吳之策,省群議之是非,詳眾士之白黑,以超周南之跡,垂甘棠之風,令夫功烈施於千載,富貴傳於無窮。伊、望之策,何以加茲。”范曄後漢書卷二八馮衍傳李賢注

西歸故里。〔一八〕書鈔卷三二

款子喬於中野兮,遇伯成而定慮。〔一九〕范曄後漢書卷二八馮衍傳李賢注

伏朱樓而四望兮,采三奇之華靈。〔二0〕范曄後漢書卷二八馮衍傳李賢注

揵八枳而為籬兮,築蕙若而為室。〔二一〕范曄後漢書卷二八馮衍傳李賢注

馮敬通廢於家,娶北地任氏女為妻,〔二二〕忌不得畜媵妾,兒女常自操井臼也。文選卷三八任昉為范尚書讓吏部封侯第一表李善注

馮敬通少有淑儻之志,明帝以為衍材過其實,〔二三〕抑而不用,遂陷□失志,〔二四〕以壽終於家。 文選卷五四劉峻辯命論李善注

〔一〕 “馮衍”,字敬通,京兆杜陵人,范曄後漢書卷二八有傳。又見汪文台輯華嶠後漢書卷一。

〔二〕 “馮衍說吳漢曰”,原脫“ 說”字,聚珍本有,今據增補。聚珍本注云:“范書,更始二年,吳漢為大將軍,斬更始幽州牧苗曾,衍時為更始立漢將軍。”

〔三〕 “陳政言事”,范曄後漢書馮衍傳云:“更始二年,遣尚書僕射鮑永行大將軍事,安集北方。衍因以計說永曰:‘衍聞明君不惡切愨之言,以測幽冥之論’”云云。李賢引東觀漢記“衍更始時為偏將軍”至“陳政言事”一段文字作注,李賢注又云:“自‘明君’以下,皆是諫鄧禹之詞,非勸鮑永之說,不知何據,有此乖違。”從此注來看,范書馮衍傳所載“衍聞明君不惡切愨之言”云云,在李賢看到的東觀漢記傳本中,係為馮衍諫鄧禹之詞。下面所輯馮衍諫詞,就是根據李賢注從范書中輯錄的。聚珍本亦輯有馮衍諫詞。而姚本馮衍傳未輯,注云:“相其詞義,說永為近。”文選卷一一王逸魯靈光殿賦李善注引云:“馮衍說鮑永曰:‘社稷復存,炎精更輝。’”又卷五九王巾頭陀寺碑文李善注引云:“馮衍說鮑永曰:‘衍珪璧其行,束修其心。’”與姚本注文相合。

〔四〕 “危言之時”,謂有道之時。“危”,正也。或雲高也。論語憲問云:“子曰:‘ 邦有道,危言危行。’”

〔五〕 “東郡之師”,王莽居攝二年,東郡太守翟義起兵於東郡討莽,莽遣孫建、王邑等八將軍擊義。事詳漢書王莽傳、翟義傳。

〔六〕 “西海之役”,漢書王莽傳云:居攝元年,“西羌龐恬、傅幡等怨莽奪其地作西海郡,反攻西海太守程永,永奔走。莽誅永,遣護羌校尉竇況擊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