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漢紀》孝明皇帝紀下卷第十

〔二〕 沈欽韓曰:“案其後竇固出酒泉,擊呼衍,破白山,皆如其計。”

〔三〕 據南監本補。黃本作“異” ,誤。議者所言非推翻秉計,實補充之。故帝與秉復論議,以為有益而採納之。更,復也。

十四年(辛未、七一)
夏四月,故楚王英自殺,以諸侯禮葬之。上遣中黃門視英妻子,慰勞楚太后,悉釋諸與英謀者,而封燕廣為折奸侯。
初英獄起,內及京師諸侯,外連州郡豪傑,坐死及徙者以千數,而系獄者尚數千人。顏忠、王平辭及隧鄉侯耿建、朗陵侯臧信、灌澤侯劉鯉、曲成侯竇建〔一〕。御史寋朗治其獄〔二〕,奏建等未嘗與忠相見,詰驗無實,為平所枉,疑〔天〕下無辜者眾〔三〕。上曰:“建等未嘗見平、忠,何故引之?”朗曰:“所犯不道,冀引建等以自明。”上曰:“若四侯無事,何不出之而輕系邪?”朗曰:“考之無事,恐海內發其奸者,故未奏之。”上怒曰:“吏持兩端,巧為其辭。將下捶之!”朗曰:“願一言而死。”上曰:“誰共作章?” 朗曰:“臣獨作之。”上曰:“何以不與三府議?”朗曰:“臣自知當族滅,不敢多污良善。”上曰:“何故族滅?”朗曰:“臣考事一年,不能窮盡奸狀,反為罪人訟,自知無狀,雖族滅不恨。夫陷人死地,復無憂責,是以考一連十,考十連百。公卿每朝,陛下問得失,皆言‘天下之惡,禍及九族,陛下大恩,裁止於身,天下幸甚’。歸舍皆仰屋竊嘆,雖口不言,指揮可知,皆謂多冤獄,莫敢言者。今建等無驗,而陛下殺之,誠願留神有察,得其情實,使刑有不怨,死者不恨。故臣冒死懇言,誠不敢為私。”上深納朗言。自幸洛陽寺,出者千餘人,天下即大雨。

〔一〕 范書寒朗傳作“護澤侯鄧鯉 ”、“曲成侯劉建”。胡三省曰:“鄧鯉、劉建無考。 ”王先謙曰:“案袁宏紀作灌澤侯劉鯉、曲成侯竇建。劉玄傳:“玄三子求、歆、鯉。求為襄邑侯,鯉為壽光侯。求卒,子巡嗣,徙封灌澤侯。然則灌澤侯乃劉巡,非鯉也。竇建亦無考。”

〔二〕 “寋”原作“寒”。通鑑考異曰:“范書作“寒”。陸龜蒙離合詩云:‘初寒朗詠徘徊立。’袁紀作‘寋’。按今有寋姓,音件,與袁紀合。今從之。”可知宋本本作“寋”,今本袁紀皆作“ 寒”,乃校刻者依范書而改。今復其舊。

〔三〕 據范書補。

是時楚獄系者數千人,天子盛怒,吏治之急,自誣死者甚眾。於是有司舉能治劇者。以袁安為楚郡太守〔一〕,安之郡,不入府舍,遙至獄所,案驗無實者,條上出之。府丞、掾吏皆叩頭爭之,曰:“
不可!”安曰:“如有不合,太守當坐之,不以相及也。”遂別具奏。會帝感悟,即報許,得出四百餘家。頃之,征入為河南尹〔二〕。召入見,上問以考楚事,名簿甚備,安具奏對,無所遺失,上以為能也。問安: “本自何為官?”對曰:“臣本諸生。”上曰:“以尹故吏也,何意諸生邪?”安為河南尹十年,號為嚴明,然未嘗加罪鞫人。常稱曰:“凡士學問,上欲望宰相,下則牧守,錮人於新地,尹所不為也。”其下聞之,皆自激厲,名重朝廷。

〔一〕 袁安碑曰:“十三年十二月丙辰,拜楚郡太守。”載河北第一博物院半月刊一九三三年第二期。而范書繫於永平十四年,與袁紀同。張宗芳釋碑文曰:“以上皆就楚事終言之,非為安敘官閥也,不得以諸書為誤。且按劉義叟長曆,永平十三年十二月癸卯朔,丙辰乃十四日,庸知安非是日被命,至明年始上任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