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漢紀》光武皇帝紀卷第五

霸字君房,河南密人也。矜嚴有威容,家累千金,不事產業,篤志詩書。成哀間,仕為郎。王莽時,歷職有稱,為臨淮太守〔一〕。莽敗,霸保郡自守,吏民安之。更始初,遣謁者征霸,百姓老弱相攜啼泣,遮使者車,或當道臥。皆曰:“願乞復留侯君期年。”民至戒乳婦勿舉子,侯君當去,俱不能全耳。謁者恐霸就征,失亡臨淮,於是不敢〔授〕(受)璽書〔二〕,具以狀聞。會更始敗,世祖即位,征霸為尚書令。是時朝廷新立,制度草創,政令有不便於民者,霸輒奏省之。

〔一〕 臨淮太守,莽時改作“淮平大尹”,此從漢稱。

〔二〕 據東觀記及范書改。

霸辟太原人閔仲叔〔一〕,既至,霸勞問之〔二〕,不及政事。〔仲〕叔對曰〔三〕:“始得明公辟,且喜且懼。何者?喜於為明公所知,懼於虛薄,不能宣益拾遺。今未越府閫〔四〕,喜懼才半。親知政教,已見掾吏。及見明公,喜懼皆去。何則?望明公問屬何以明政美俗,調陰陽,訓五品〔五〕,令宇內乂安也。以〔仲〕叔為不足問邪?不當辟也。如以為任用而不使陳之,則為失人。智者不私人以位,亦不失人,是以喜懼皆去。”因自劾去。後博士征不至,終於家。

〔一〕 李賢注引謝承書曰:“閔貢字仲叔。”

〔二〕 李賢曰:“勞其勤苦也。”

〔三〕 稱字不當僅呼末字,范書作 “仲叔”,故補之。下同。

〔四〕 閫音捆,即門檻。府閫,府門也。

〔五〕 書堯典曰:“百姓不親,五品不遜。”傳曰:“五品謂五帝。”疏曰:“品謂品秩,一家之內,尊卑之差,即父、母、兄、弟、子是也。教之義、慈、友、恭、孝,此事可常行,乃為五常耳。 ”

太子少傅王丹被征將至,侯霸遣子昱迎拜之,丹下車答拜。昱曰:“家公欲與公俱定恩分〔一〕,何為拜子孫邪?”丹曰:“君房有是言,丹未許也。”〔二〕丹常受人言,有所薦及舉者有罪,丹坐免官,終不言,客甚慚,自絕於丹。丹俄為太子太傅,使人呼客見之:“何遇丹之薄也?”〔三〕客自安如故。其子有同門生遭親喪,白丹欲奔之,丹撻之五十。或問其故,丹曰:“世稱鮑叔、管夷吾〔四〕,次則百里奚、蹇叔〔五〕,近則王陽、貢禹〔六〕,歷載彌久,如此其難也。張、陳凶其終〔七〕,蕭、朱隙其末〔八〕,故敕子孫,友道難立,非保慎不惑,焉能終乎?”

〔一〕 惠棟曰:“丹時為三公,故曰家公。”楊樹達曰:“家公,猶今人稱‘家君’,謂其父也。”楊說是。“家公”乃昱自稱其父霸也,非謂王丹。

〔二〕 王先謙曰:“丹蓋因霸為中常侍任子,又仕王莽,故輕之。”

〔三〕 范書王丹傳“何遇”上有“ 謂曰”二字,袁紀當有脫字。

〔四〕 史記管晏列傳曰:管夷吾貧困,常欺鮑叔,鮑叔終善遇之,不以為言。後鮑叔事公子小白,管夷吾事公子糾。小白立為桓公,糾死,夷吾囚。鮑叔進夷吾,任政於齊,桓公以霸。管夷吾曰:“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於 是天下不多管仲之賢,而多鮑叔能知人。

〔五〕 史記秦本紀曰:秦穆公聞百里奚賢,以五羖皮贖之於楚,授以國政。百里奚讓曰: “臣不及臣友蹇叔,蹇叔賢而世莫知。”於是穆公使人厚幣迎蹇叔,以為上大夫。

〔六〕 王吉與貢禹俱昭宣時琅邪人。漢書王吉傳曰:“吉與貢禹為友,世稱‘王陽在位,貢公彈冠’,言其取捨同也。”